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调控网络分析肺栓塞患者外周血中lncRNAs、miRNAs和mRNAs的差异表达

    何丽丽曹国磊马荣辉唐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RNA(miRNA)和信使RNA(mRNA)的差异表达.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神经内科确诊为PTE患者(PTE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各4例,采用TRIzol®Reagent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测序,筛选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lncRNA、miRNA、mRNA.对DEGs(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网络分析.构建PTE患者的miRNA-mRNA-ln-cRNA网络.结果 在PTE组和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共鉴定出2014个差异表达DEGs,包括430个lncRNA、63个miRNA、1521个mRNA(P均<0.05).GO及KEGG分析显示DEGs主要参与的通路有基因表达、Wnt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蛋白激酶1(PLK1)在G2/M期的活性调节、TLR级联中MAP激酶的活化、细胞周期、DNA重建等.分析miRNA-mRNA及miRNA-lncRNA调控关系并基于mRNA-lncRNA调控网络预测ceRNA,结果显示调控关系最多的miRNA为miR-1260和miR-1260a.结论 调控网络分析能够用有效分析健康人群与肺栓塞患者血液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或可作为肺栓塞诊治的新靶点.

    肺栓塞高通量测序长链非编码RNA小RNA信使RNA

    肺栓塞患者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及分析研究

    曹嘉芮曹国磊李伟何丽丽...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PE患者,4例为PE组,另取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5ml,测定血液中的In-cRNA表达,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bcl2fastq软件测定血液中的IncRNA表达,采用limma包/DESeq包和StringTie软件/PrepDE.Py技术分析PE与健康人群外周静脉血中lncRNA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E组MERGE.25018.15,ERGE.30895.15,MERGE.32169.24,MERGE.30939.2,MERGE.22370.6,MERGE.32217.13,MERGE.9106.11,MERGE.7438.3,MERGE.30701.47,MERGE.6007.5升高;MERGE.27071.1,MERGE.14825.18,MERGE.30701.1,MERGE.20578.5;MERGE.32241.2;MERGE.15426.3;MERGE.10320.15;MERGE.2905.16,MERGE.22859.26,MERGE.28441.1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倍数最大的上调lncRNA为MERGE.25018.15差异倍数最大的下调IncRNA为MERGE.27071.1.差异表达的lncRNA靶基因在GO生物学途径方面主要涉及呼吸系统的发育、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正调节作用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VEGF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胆碱代谢、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PE患者在lncRNA中调控呼吸系统的发育、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正调控、血管内皮的生成、低氧状态、恶性肿瘤等方面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

    肺栓塞长链非编码RNA基因芯片生信分析

    肺腺癌患者血清中非编码RNA差异表达的分析研究

    牛海文崔浩波李宏曹国磊...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非编码RNA的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呼吸神经内科收治的肺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各4例,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两组患者外周血中RNA,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检测lncRNA表达谱,利用lncTar软件对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行共表达分析,进而采用KOBAS软件对mRNA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804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425个表达上调,379个表达下调,P≤0.05),对存在差异的lncRNA靶向的mRNA行GO分析发现,肺腺癌对比健康人主要与翻译起始、mRNA分解过程相关,KEGG主要与核糖体、代谢途径等通路相关.结论 LINC02193、SNHG17、TUG1、LINC01503可作为肺腺癌发生发展的标志物,肺腺癌的发生可能与核糖体、代谢途径等通路有关.

    肺腺癌高通量测序非编码RNA差异表达

    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DNA甲基化基因的表达差异的分析研究

    唐乐李宏牛海文曹国磊...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GO富集分析联合KEGG通路分析筛选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参与肺栓塞形成的甲基化驱动基因.方法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肺腺癌患者各4例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总RNA及DNA,利用Illumina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Illumina 850K芯片甲基化检测平台测定转录组测序数据及DNA甲基化数据,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及差异甲基化基因相关性分析筛选甲基化驱动基因,并通过KOBAS注释系统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肺癌合并肺栓组相对于肺癌组中筛选得到14个甲基化驱动基因为CD177、RNASE1、GMPR、NTN4、HIST1H2BM、SMIM5、MARCH2、CMBL、LGALS3、NME4、KIR2DL1、RNASE1 ANKRD9、SPTB,对应基因的差异表达log2FC值分别为2.594、3.666、1.946、-2.748、1.859、1.512、1.352、2.327、2.027、1.076、2.438、3.666、2.106、2.198.这些甲基化驱动基因通过自然杀伤细胞抑制、免疫突触形成、层粘连蛋白结合、细胞外基质结合等分子功能及核苷酸代谢、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抗原处理和提呈、轴突引导等通路参与肺癌相关肺栓的发生.结论 显著下调的NTN4和显著上调的RNASE1或参与肺癌患者肺栓塞的发生.

    肺癌合并肺栓塞癌症相关血栓DNA甲基化基因表达谱联合分析RNA测序基因芯片

    LncRNA MALAT1与肺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罗琴牛海文
    25-28页

    不同浓度丁酸钠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丁龙坤席月闫曼杨大凯...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丁酸钠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发人单核巨噬THP-1细胞炎症反应能力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使用终浓度为50、100、200、400、800μmol/L的丁酸钠预处理THP-1细胞24 h,再以终浓度为50 mg/L的Ox-LDL刺激THP-1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IL-1β、TNF-α、IL-10和TGF-β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量,以及NF-κB p65在细胞核和胞浆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无丁酸钠预处理的Ox-LDL组.结果 与Ox-LDL组比较,分别经终浓度为200、400、800μmol/L丁酸钠预孵育后,THP-1细胞IL-10和TGF-β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50、100、200、400μmol/L丁酸钠预处理组细胞TNF-α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50和100μmol/L丁酸钠预处理组细胞IL-1β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50、100、200、400、800μmol/L丁酸钠预处理组细胞Caspase-1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仅400和800μmol/L丁酸钠预处理组细胞NLRP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其他浓度丁酸钠抑制效果不明显.Ox-LDL刺激后THP-1细胞NF-κB p65蛋白明显由细胞浆移位至细胞核内(P<0.01),而经50、100、200、400、800μmol/L丁酸钠预处理后,NF-κB p65蛋白核转位现象明显受到抑制(P<0.01).与Ox-LDL组比较,200、400、800μmol/L丁酸钠可以显著上调THP-1细胞Beclin-1表达量(P<0.01),50、100、200、400、800μmol/L丁酸钠可以显著上调LC3-Ⅱ表达量(P<0.01).结论 丁酸钠可以抑制由Ox-LDL诱发的THP-1细胞炎症反应,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上调THP-1细胞自噬水平,抑制THP-1细胞NF-κB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复合体活化而产生抗炎效果.本结果为采用"肠道微生物组-免疫炎症轴"理论干预高血脂患者体内慢性非可控性炎症提供了实验依据.

    巨噬细胞丁酸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噬炎症反应

    乳腺癌化疗耐药微小RNA的筛选

    马旭范静婧马斌林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筛选具有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miR)及其靶基因,为其治疗提供潜在靶标.方法 以乳腺癌、化疗耐药及miRNA为关键词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进行检索,并选择以组织为样本的数据集.从数据集筛选出差异表达miRNA并使用TargetScan、MiRDB、miRWALK及Genecards数据库预测其靶基因;采用R语言survminer、survival包,对TCGA数据库中差异倍数显著的前5个miRNA并对其前20个靶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R语言ggplot2包进行可视化操作.结果 GEO数据库中检索出的相应数据集为GSE73736、GSE71142;共筛选出27个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KEGG富集分析主要集中于癌症通路.GO分析结果表明,靶基因生物学过程(BP)主要集中于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分子功能(MF)的变化主要集中于核质,而细胞成分(CC)的变化主要集中于蛋白质结合.生存分析结果发现,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肿瘤蛋白53诱导的核蛋白1(TP53INP1)的生存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差异表达miRNA及其靶基因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有望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潜在靶标.

    乳腺癌化疗耐药微小RNA生物信息学GEO数据库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IK3CA、PTE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马明福崔文丽王玻玮李羿兴...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首次诊断的、且未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组织标本82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IK3CA、PTEN的表达情况、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PIK3CA、PTEN在DLBCL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74/82)、11.0%(9/82);病理参数研究结果显示,PIK3CA与肿瘤物直径、临床分期有关,其中肿瘤物直径≤4 cm、临床分期Ⅲ~Ⅳ期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质在DLBCL中的缺失率为11.0%(9/82),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而PTEN表达与PIK3CA表达有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IK3CA、PTEN与生存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K3CA和PTEN表达与DLBCL的发生、发展相关,有望为DLBCL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PIK3CAPTEN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雄激素受体在T1期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春燕程志原马善义董骏...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T1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宣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T1期TNB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1期TNBC患者AR表达与预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87例T1期TNBC患者中,AR阳性表达28例(32.18%),低于癌旁组织70例(80.45%).AR在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指数≥20%、组织学分级为G3、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降低;其中,Ki-67指数、组织学分级是AR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截止至2020年3月31日,R阳性组总生存率为82.14%(23/28),高于AR阴性组59.32%(35/59)(P<0.05).AR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大于AR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39个月(P<0.05).结论 在T1期TNBC中存在AR的阳性表达,但阳性表达率较低.Ki-67指数、组织学分级是TNBC患者AR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AR阳性表达预示着TNBC患者生存预后良好.

    T1期三阴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miRNA-155、miRNA-21和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徐峥谢松松阿孜古丽·阿布来提谭风雷...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miRNA-155、miRNA-21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了解布病的免疫特点.方法 收集急、慢性布病患者73例以及健康对照者30例血标本,采用CBA法测定其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8)、Th2类细胞因子(IL-10、IL-33)以及Th17类细胞因子(IL-17)表达水平,同时对其中30例急、慢性布病患者以及1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其血标本miRNA-155和miRNA-21的表达情况.采集上述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查(ESR、CRP)结果,对以上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慢性组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8)、Th2类细胞因子(IL-10、IL-33)和Th17细胞因子(IL-17)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其中,Th1和Th17类细胞因子在急性期升高显著,Th2类细胞因子在慢性期增高显著(P均<0.05);急、慢性组miRNA-155和miRNA-21表达均上升(P均<0.05);miRNA-155在急性组升高显著;IL-18的表达与IFN-γ、TNF-α表达呈正相关,IL-33的表达与IL-10表达呈正相关;miRNA-155表达与Th1、Th17类细胞因子以及CRP、ESR均呈正相关.结论 患者感染布鲁菌后,机体免疫应答在急、慢性期存在差异,急性期以miRNA-155、Th1和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为主,慢性期以Th2类细胞因子表达为主;miRNA155与Th1、Th17类细胞因子表达以及布病炎症水平(CRP、ESR)密切关联,推测miRNAs可能影响Th细胞的分化,进而参与布病的发生和发展.

    布鲁菌病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微小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