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3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张淑芳郑嵘炅唐莉何丽...
    377-38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描述2020年1月21日-2月28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3例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肺部高分辨CT等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分析新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结果 3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为中青年,有武汉及内地居住或旅居史,有家庭内聚集发病现象,以“发热、咳嗽、咳痰、恶心、腹泻”为主要症状,发热多为中、低热,肺部CT表现为双肺斑片状淡薄渗出影,部分可实变,3名患者均在确定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的24 h内完善咽拭子的核酸检测,明确诊断.其中1例为新冠肺炎重型,经治疗后好转,1例已治愈,预后较好.结论 新疆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多为输入性病例,需警惕家庭聚集性发病,总体来说新冠肺炎一般预后较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韩丹郑嵘炅邓泽润郭静...
    382-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疑似新型冠状肺炎患病毒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20年1月21日-2月1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并符合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第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新冠病毒核酸初筛结果分为确诊组和疑似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肺部CT特征的差异.结果 162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为患者3例(1.85%).疑似组中有104例(65.41%)患者有异地旅居史或密切接触史,确诊组中2例(66.67%)有武汉旅居史,1例(33.33%)有四川旅居史.疑似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9.25%)、咳嗽(47.80%)、乏力(42.14%),确诊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6.67%)、乏力(33.33%).两组患者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介素-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疑似组比较,确诊组患者血液中降钙素原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患者肺部CT以外带渗出样改变为主(66.67%),疑似组患者肺部CT异常改变128例(80.50%),其中双肺病变76例(47.80%),多发病变85例(53.46%),渗出样病变107例(67.30%).疑似组患者中47例转往专科病区诊治(29.56%),112例居家医学观察14 d(70.44%),经随访目前体温均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得以改善,预后良好.结论 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易漏诊及误诊,精准诊断需依赖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查及肺部CT的综合判断.

    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史

    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及干预

    姚磊孔维蕾邓泽润董辉...
    386-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微信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新疆某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95名医护人员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95份、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92份,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行定量及定性研究,分析不同性别、职业、学历、职称的医护人员对疫情流行的心理应激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干预效果.结果 共参与问卷调查95人,其中医生34人,护士61人,采用GAD-7焦虑症筛查量表.依据得分情况分组:其中无症状47人,占49.5%;评分有焦虑症状的占多数,共有48人,占50.5%.其中轻度焦虑最多,共34人,占35.8%;中度焦虑9人,占9.5%;重度焦虑5人,占5.2%.护士比医师焦虑程度更重,学历越低,焦虑程度越重.采用PHQ-9简短抑郁严重程度测量,根据得分情况分组:其中正常48人,占53%;评分有抑郁症状的共有44人,占470%.其中轻度抑郁占比最大,共有24人,占260%;中度抑郁12人,占13%;重度抑郁7人,占80%.医师抑郁程度高于护士,学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针对中-重度心理障碍的医护人员及时请专业心理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及干预1周后,均再行量表检测,得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广泛存在焦虑及抑郁,与疫情因素、工作负荷、职业危险及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理解程度等因素有关.

    新冠肺炎医护人员心理抑郁焦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留观病房管理与感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何丽白玉霞林栋羚郭静...
    39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患者留观病房管理与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设立留观病房,严格界定3区划分,人流物流通道分开;对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创建符合留观病房工作方法的排班模式,制定分区护士岗位职责和3级防护要求,明确分工联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规范患者分流模式;建立院科2级新型冠状病毒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组织机构且明确职责,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观察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共收治的16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及参加防治工作的103名医护人员COVID-19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162例疑似患者中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转往定点医院收治,其余159例患者COVID-19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103名医护人员COVID-19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结论 留观病房管理与感染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和医护人员的COVID-19院内感染的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留观病房管理感染控制

    新疆地区发热门诊现状调查

    邓泽润宋玉霞杨圆圆潘文娟...
    395-397,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状态下新疆在发热门诊设置和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热门诊运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疆各地州50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定量调查包括:对发热门诊设置和运行方式、就诊病例数、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情况、隔离病房及负压病房设置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50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存在如下问题:(1)发热门诊设置不规范,发热门诊成立于SARS前及期间医院10家,占20%,15家医院发热门诊成立于此次疫情期间,占30%,余下的为SARS后成立的,但未运转;(2)发热病人就诊流程不明确,特别是预检分诊制度落实不到位;(3)防护物资准备不足;(4)专业人员缺乏;(5)缺少隔离病房及负压病房;43家医院(86%)有隔离病房,7家医院(14%)无隔离病房;12家医院(24%)设有负压病房;(6)2家医院发热门诊日就诊量在180人次左右,占10%,14家医院发热门诊日就诊量在10人次以下,占28%.结论 医院应完善发热门诊设置、建立门诊预约系统、加强预检分诊、配备适量的防护用品、加强学科建设.

    新疆发热门诊设置现状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最新研究进展

    鲁晓擘唐莉沙尼亚·尼亚孜孙晓风...
    398-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3月10日,2019-n Co V已导致我国感染80955人,COVID-19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为尽快了解COVID-19感染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对COVID-19的病原学、治疗、预后及重症化预测因子及目前亟待阐明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做一综述,为COVID-19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SARA-CoV-2抗病毒治疗预测因子科学问题

    E型前列腺素受体2在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中的表达

    杨宁吕国栋毕晓娟刘辉...
    403-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型前列腺素受体2(EP2)在小鼠肝部分切除术(PHx)后肝再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雌性C57BL/6N小鼠36只,体质量为18~20 g,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8只.对照组小鼠行剖腹探查术假手术处理,模型组小鼠行2/3 PHx,制作小鼠肝再生模型,选取肝切除术后1、2、7d3个时间点测定各组小鼠肝脏增殖指标BrdU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水平以及EP2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7天肝脏指数分别为(3.24±0.51)%、(4.75土0.63)%、(6.57±0.90)%,对照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7天肝脏指数分别为(4.91±0.41)%、(5.82±0.29)%、(4.60土0.13)%.模型组肝脏指数术后第1天、第2天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BrdU和Cyclin D1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rdU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提示肝脏增殖水平的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及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EP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2在小鼠PHx术后剩余肝脏中表达上调,提示EP2可能参与了肝再生的过程,为阐明肝再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小鼠肝再生E型前列腺素受体2肝部分切除术

    EGFL7及CD34在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方俊童文捷黄波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创伤性脑损伤后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7(EGFL7)及血管生成因子(CD3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按损伤后1h、6h、24 h、3d、7d、14 d分为6个亚组,每组12只.研究组大鼠按创伤性脑损伤进行造模,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对两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EGFL7、CD34表达并计算其微血管密度;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大鼠脑组织EGFL7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EGFL7mRNA表达.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随受损时间延长,神经行为学评分呈上升趋势(P<0.05),于1~3 d到达高峰(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研究组脑组织损伤区有EGFL7、CD34表达,EGFL7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伤后24 h表达最高,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CD34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伤后3d达最高峰,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脑损伤后的大鼠微血管数高于对照组;WB结果示,研究组脑损伤区EGFL7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呈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伤后24 h表达最高;RT-PCR结果示,研究组脑损伤区EGFL7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伤后3d时表达最高.结论 EGFL7、CD34在创伤性脑组织中表达升高,局部微血管密度增加,主要与新生的血管形成和内皮细胞的正确排列有关,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植、迁移、粘附,促进局部微循环,修复局部受损脑组织.

    EGFL7CD34创伤性脑损伤作用机制

    布鲁氏菌Omp25蛋白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志强沙桐李智伟丁剑冰...
    414-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羊布鲁氏茵Omp25蛋白进行分析,预测其T细胞以及B细胞的优势抗原表位.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羊布鲁氏茵的Omp2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应用ProtParam在线软件分析Omp25蛋白的理化性质,应用SOMPA在线软件分析Omp25蛋白二级结构,应用Phyre2及SWISS-MODEL在线软件构建并分析Omp25蛋白三级结构,应用ABCpred和BepiPred等在线软件预测Omp25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应用SYFPEITHI和IEDB在线软件预测Omp25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Omp25蛋白含有23个强碱性氨基酸,含有21个强酸性氨基酸,归类为亲水性稳定蛋白,Omp25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4.88%,β-折叠占25.35%,β-转角占2.82%,无规则卷曲占46.95%.联合不同软件的预测结果分析后,最终获得1段CD4+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3段CD8+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以及3段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结论 通过生物学信息的方法较为全面地预测了羊布鲁氏茵Omp25蛋白的优势T细胞以及B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制羊布鲁氏茵表位疫苗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布鲁氏菌Omp25生物信息学抗原表位

    TMT筛查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差异表达蛋白质

    努尔比亚·阿力甫马文静西尔艾力·买买提张盼盼...
    419-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技术筛选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差异表达蛋白质,初步寻找少精子症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阐释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及代谢通路,为少精子症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随机选取少精子症患者和正常人精子样本,各30例.应用TMT技术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对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共鉴定1 050种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561种蛋白质上调表达,489种蛋白质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上述差异表达蛋白质参与了终止翻译和核转录mRNA分解代谢过程等生物过程;且主要分布在部分胞质和胞质核糖体中;分子功能是核糖体结构成分和结构分子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涉及代谢通路、核糖体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有助于少精子症发病机制研究,可作为其分子机制研究的参考和补充.

    少精子症TMT技术差异表达蛋白质GO分析KEGG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