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刺激、感觉与反应的身体语言:电影表演作为可视化的情态生成

    韩开洁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的身体语言经过实验、测量和分析,有一整套数据体系.电影表演是演员通过身体语言在镜头前进行情感表达的过程,演员可见的身体行动在规定情境中为叙事服务,作为观众欲望与情感投射的载体,肢体动作是演员在镜头前表达情感的语法,其已然成为一种可见的身体情感存在形式,观众也透过银幕上演员与对手的有形与无形的交流生发情态想象.电影表演中,演员通过身体语言在情感想象与表达中在镜头前呈现情感表演状态,这一情感状态一定发生在演员受到刺激、产生感觉、形成反应的表演过程中,这一过程与情动本体论联系紧密.

    情动身体语言情态想象角色创造

    Madao人生、荒诞梦想、滑稽场景的治愈——《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的喜剧性构建

    马睿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讲述了人到中年的大黑静雄辞职寻找自我,并逐渐在屡战屡败的现实处境中坚定为寻找自我而全力以赴的信念的励志故事.本文将从大黑静雄与身边人的反差人生、荒诞梦想以及充满脱力系特色的场景建置三方面对该影片的喜剧性展开研究,以期窥见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和治愈之路.

    福田雄一《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喜剧性

    浅谈电视剧《甄嬛传》影视艺术表现形式

    戚语涵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甄嬛传》改编自流潋紫的小说《后宫·甄嬛传》,自 2011 年在各大卫视首播以来,一直广受欢迎.该剧不仅剧情上扣人心弦,人物选角也高度契合,后期配音更是广受好评.同时,该剧服饰搭配也十分精致.《甄嬛传》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影视艺术表现形式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广为赞誉.

    《甄嬛传》影视剧视听语言配音服饰造型

    以《长安三万里》为例看唐韵风貌的空间化呈现与诗歌意蕴的视觉化表达

    张宗泽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小门神》到历史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民族风格成为追光动画制作者的共识性追求.《长安三万里》借助动画形式对盛世大唐的社会景观进行视觉呈现和奇观想象,同时对唐诗作品的气韵意象和美学意境进行解读,得到了观众的喜爱.本文从人物形象设计、唐代建筑风格、地理文化风貌三个方面探究影片对大唐盛世图景的构建,剖析中国传统美学对《长安三万里》的影响,揭示动画电影如何通过视觉效果再现气韵生动的中国美学空间.

    动画电影视觉符号中国传统文化诗歌视觉化

    论德勒兹影像美学下的神韵表达

    樊婧雯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韵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体现在艺术作品中是一种超现实的、纯粹的美,是在审美静物下的驰神运思,是艺术作品的精华所在.吉尔·德勒兹在其电影著作《电影Ⅰ:运动与影像》和《电影Ⅱ:时间与影像》中,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影的运动和时间的关系,为研究影像美学提供了一个形而上的思路.他在继承亨利·柏格森绵延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影像的时空关系,在解构西方传统哲学二元论的过程中消除了存在的主导性和确定性.其在影像美学探索中提出的叙事空白和纯视听情境以及影像内在的生命流淌,都与中国传统神韵说中的气、意、灵等题旨产生了异域共振,生发出许多新的影像美学阐述空间.

    神韵说德勒兹"时间-影像"

    逃亡的终点是"家"——托妮·莫里森《家》的空间叙事策略

    庞黎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里森作品《家》的叙事风格别具一格,不是因果流线叙事,而是呈现出典型的空间叙事特征.本文以空间叙事为理论关照,探讨其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空间,发现了三种空间形式:平行叙事、环状叙事和橘瓣式叙事.读者想象中的抽象空间隐含了莫里森对黑人族裔的生存、黑人族裔的家园构建和黑人种族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同时,对《家》的空间形式的思考能丰富对莫尼森文学作品的研究,启迪外裔美国文学创作,为其提供跳脱种族对立、两性对立的新思路.

    空间形式平行叙事环状叙事橘瓣式叙事

    黎族传说在影视IP开发中的应用

    郭佳敏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本土传说众多,尤其以黎族传说为主,海南传说的独特性为影视IP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灵感.对海南传说的运用也是对海南本土文化的深度开掘,为形成独特的海南岛影视文化提供了现实依据,传播了海南精神.

    影视IP黎族传说影视改编

    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中国钢琴作品应用及教学研究

    栾锡玲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高校钢琴学科的发展经历了百年历程,逐渐从人才匮乏、教学能力薄弱转变为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趋势.这与钢琴教师的努力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通过梳理中国高校钢琴学科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高校钢琴学科与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应用在我国高校钢琴学科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钢琴音乐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审美与西方钢琴艺术相融合,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语境和语汇是学习这些作品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可以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高校钢琴学科中国钢琴作品人才培养

    五育融合时代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跨学科融合研究

    叶蕾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艺术课程的发展历程,突出音乐与其他艺术课程及文理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历史,强调五育融合理念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意义,以及对提升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价值.探讨了音乐学科跨学科教学策略,包括跨学科课程设计、项目实践和教师合作,旨在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五育融合音乐课程义务教育跨学科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建设路径研究

    王涛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与传承是深化高校音乐教育建设的切实需求,是推动落实学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成长成才的现实诉求.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融入传统音乐越来越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但目前的高校音乐课程中传统音乐内容融入不足,音乐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相对薄弱,音乐课程建设缺乏体系维护,阻碍了音乐课程建设的步伐,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传承效果.为优化高校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课程建设,学校音乐教师要挖掘音乐课程元素,促进中国传统音乐与音乐课程的深度融合,学校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要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利用新媒体增强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与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高校音乐教育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