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让群众舞蹈更贴近生活——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创新

    程维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其中文化舞蹈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产业价值,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创新,探索如何在传承中打破束缚、创新发展,使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引领舞蹈艺术的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舞蹈创作创新策略

    基于数字化背景下中职校舞蹈专业"舞+3"智慧化教学模式发展探析

    苏婷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将"舞+3"智慧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基础舞蹈》的课堂教学中,以"学习通"作为智慧教学平台,以"拍摄技术"作为跨学科技术手段,最终构建以拍摄、数据采集、线上练习室等智慧化教学环境为主的"舞蹈+互联网""舞蹈+拍摄技术""舞蹈+作品呈现"的"舞+3"智慧化教学模式,开展"舞+3"智慧教学实践.本文从中职舞蹈教育中智慧化教学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中职舞蹈教育智慧化教学的改进方案、智慧化教育变革对中职舞蹈教学的意义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中职校基础舞蹈舞+3拍摄技术智慧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下的芭蕾教学模式探究

    秦滨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媒体技术下的芭蕾舞教学模式探究"是指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芭蕾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舞蹈教学资源,促进舞蹈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升舞蹈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在多媒体技术日益兴盛的当下,芭蕾舞蹈教学仍然有以下问题:教学认知存在偏差、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教师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我们应从改变教师对舞蹈教学的认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舞蹈专业水平等三方面加以改进.

    多媒体技术芭蕾教学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多元化方式融入舞蹈教学的路径研究

    杨盈春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融入多元化方法的路径,让学生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他人的沟通和互动,进一步沉浸在多元化的舞蹈课程中.本文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多元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将舞蹈教学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探索将多元化教学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前教育专业多元化舞蹈教学高职

    印象、缩影与期待——评《繁花》影视与戏剧改编策略差异

    丁之馨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初,电视剧《繁花》上映并引发热议,不久后舞台剧《繁花》也重返舞台.文学作品改编影视、戏剧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两种截然不同的改编引发了业内外的对比与探讨.本文将从电视剧版的上海印象、舞台剧版的时代缩影、观众的审美期待三个角度探讨《繁花》的改编策略差异.

    《繁花》金宇澄王家卫改编期待视野

    《无名》:历史罅隙中的电影美学

    曾煜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无名》秉承了导演程耳"严肃电影"的创作风格,通过细腻节制的历史呈现,真实地呈现了电影背景年代普遍的情感与生存状态.导演程耳深思熟虑地探讨了历史和宿命的问题,对上海孤岛时期人们的遭遇表达出深切的同情之情.这部电影提供了一份极其独特的、艺术性的诠释历史的范式.

    程耳《无名》美学历史追索人性关怀

    共同体美学视域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

    徐瑶李选一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基于民族工作新形势部署的新战略.作为民族话语重要文化载体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见证并勾勒了其话语表达逻辑及实践机理."共同体美学"源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共同体美学"可以帮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跨越不同种族,打破文化壁垒,更好地摆脱民族文化的封闭性.

    少数民族电影共同体美学现实主义

    从平民的生活轨迹探寻社会变革规律——论《人世间》日常生活叙事

    马若宁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世间》是一部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编年史".作者从平民的生活入手,结合自身的经历,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采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语言和视角,关注和反映社会历史的变化.小说以周秉昆为结构中心,编织了一张丰富而立体的城市底层人民关系网.从他们的生活变化和人际关系中,探寻社会变迁的脚步和规律,表达作者对人性向善、社会向美的期望.

    《人世间》平民化视角叙述结构语言

    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

    李思樾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华语电影圈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作品,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我国电影的发展.在这些杰出的电影人中,王家卫导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凭借着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深入反思,王家卫不断对电影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新,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和传统电影截然不同的艺术世界,构建了独特的电影语言并彰显出强烈的后现代性特征.王家卫电影作品的创作立足于多元的香港文化、丰富的电影市场需求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模糊的时空观念、细腻的艺术语言和相应的音乐元素,彰显出人物形象的情感危机、漫无目的的自我追寻、虚无缥缈的边缘身份等后现代性主题,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巧妙的文化氛围.

    王家卫电影后现代性香港文化

    尘烟中的自由和尊严——《隐入尘烟》的存在主义解读

    李婷婷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隐入尘烟》以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为视角,透露出导演对这一人群的自由与尊严的介入式关怀,赋予了评论者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角度解读影片的可能.存在主义哲学是关注人的哲学,它认为,人在虚无荒诞的现实中,通过自主行动、承担责任,掌握自己的命运,获得作为人的尊严.本文从"人的尊严""自由选择"和"他人即地狱"三个方面阐释此电影的存在主义元素,分析导演创作与剧中情节、人物行为所传达出的存在主义之思.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影片的哲学主题,强调了哲学作为一种解码工具在电影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国内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角度.

    《隐入尘烟》存在主义自由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