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香港粤剧发展路径与传承策略

    韩佳彤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新的大众娱乐方式的出现,香港粤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式微,但在二十一世纪其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中原因深可研究.本文从香港粤剧的文化传统与背景出发,归纳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分析其在现代变革中遇到的挑战及革新的内容,最后从主体的角度分析其传承策略,借此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融合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香港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

    浅论锡剧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空间

    袁远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植于太湖之滨的锡剧最早被称为"滩簧",与毗邻的苏剧、甬剧以及沪剧等剧种同属于"滩簧系统".锡剧起源于无锡、常州一带的苏南民歌,初以山歌形式逐渐演变成带有人物、故事情节等说唱形式的早期"滩簧".清乾隆以后,吴语滩簧开始盛行.道光年间,出现了职业或半职业的滩簧艺人,甚至还出现了职业的女艺人,一举打破了早期滩簧艺人清一色为男性的局面.与此同时,一些滩簧艺人开始选择进入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内进行表演活动.1914 年辛亥革命后,部分滩簧艺人进驻上海演出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时有"苏锡文戏""常锡文戏"或"常锡剧"等之称.直至 1953 年 4 月,江苏省锡剧团正式成立,"苏、常文戏""常锡剧"等开始统一称之为"锡剧".如今,锡剧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滩簧锡剧现状锡剧发展空间

    《野鸭》中"野鸭"形象之论析

    马文涛桂良琪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戏剧之父亨利克·易卜生在其经典作品《野鸭》中设置了一个"野鸭"的形象,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象征主义创作略有不同.剧作家试图通过嵌入一个写实形象,来最大化构建"野鸭"的象征主义命题,通过"野鸭"这一形象来隐喻不同人物的内心与精神世界,通过探讨舞台"理想"与生活"谎言"哪个环境更适合野鸭生存来达到戏剧的美学和谐.

    野鸭形象象征

    上党落子专业剧团调查研究——以山西潞城红旗剧团为例

    刘宇梵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党落子作为晋东南地区代表性戏剧剧种,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山西潞城红旗剧团是传承上党落子的专业剧团之一.文章通过对潞城红旗剧团的历史沿革进行论述,对剧团概况进行探析,探究长期以来红旗剧团对上党落子的传承与发展.以期阐明红旗剧团的历史渊源、演出情况、传承发展状况等基本内容.

    上党落子红旗剧团戏剧

    贾克·乐寇表演训练法——打开角色与演员心门的钥匙

    王钰茹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贾克·乐寇表演训练方法是以动作为基础,以多样的艺术创作为核心,由内到外,让内外达成一致的一种科学、实用、有效的表演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简洁的方法唤醒诗意的身体,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在训练时,这些肢体上的表达往往会带给演员全新的感受,将这些表达运用到表演实践中时,演员会发现"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有了很好的联结.在舞台上,演员的感官变得敏锐起来,可以更好地与对手交流,与角色交流,与观众交流.

    贾克·乐寇呼吸空间音乐

    论戏剧表演中的"虚"与"实"

    车新怡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与"实"的关系是探索戏剧表演的一个关键问题."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者对立统一,相互交织.虚拟性是戏剧表演的前提,真实性是戏剧表演最终的目标.演员需要在虚构中展示真实的自我,并在真实的自我中塑造虚构人物.本文探讨了戏剧表演中的"虚"与"实",从概念入手,揭示了两者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总结了虚实关系的表达方式与演变.

    戏剧表演虚拟性真实性演进和未来

    戏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艺术

    唐丹梅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是当前社会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括各种各样的肢体语言,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表情,这些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表演艺术.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艺术可以给观众带来超乎想象的艺术美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艺术,观众可以感受到戏剧表演的无穷魅力.因而,戏剧表演者要将各种表情与肢体语言做到和谐统一,才能够向观众呈现出良好的表演效果.

    戏剧表演肢体语言表情艺术

    演员的创作研究——角色塑造

    吴昊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员塑造角色,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变化过程,演员通过自身的心灵,创作出角色的心灵.演员塑造角色,从拿到剧本就要分析剧本,分析所要塑造的角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去体验人物生活等,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称之为前期的案头工作.在做足了案头工作,对剧本、对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之后,就要进入最关键的排练阶段,在排练中慢慢与角色磨合,我们称之为与自己的角色"谈恋爱".在排练中,演员需要达到与角色的形神合一,从外部体态、气质上要符合人物,从逻辑思维上,演员的逻辑思维要符合角色的思维逻辑.行话说:"不会演戏的才演戏,会演戏的演的是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早期就提出了,表演艺术是要"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心理学表演艺术天性表演教学

    戏曲导演的艺术创新与舞台实践研究

    窦龙人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戏曲艺术中,导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导演结合戏曲剧本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和组织演员的表演活动,从而实现戏曲艺术核心元素的充分表达,提高表演质量.然而,戏曲导演的实践才刚刚起步,导演理论研究亟待跟进.在此背景下,研究戏曲导演的艺术创新与舞台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戏曲导演的角度探讨戏曲导演的艺术创新与舞台实践研究.

    戏曲导演艺术创新舞台实践研究

    戏曲演员的角色体验

    杨琳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角色体验和情感表达对戏曲的整体表演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戏曲演员角色体验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戏曲演员如何在角色体验中融入情感表达,从而在舞台表演中达到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本研究旨在为戏曲演员的表演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戏曲演员角色体验情感表达舞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