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剧小生表演艺术探微

    童辉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汉剧小生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精湛技艺.通过详细分析汉剧小生在舞台上的表现,揭示其表演风格的核心要素:唱工的婉转、念白的清晰以及身段动作的优雅与协调.汉剧小生通过唱、念、做、打等方式,成功塑造了"文人墨客"或"公子哥儿"等多样化的角色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儒雅气质与内心世界.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汉剧小生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强调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戏曲舞台上的重要价值.通过对汉剧小生表演艺术的深入研究,本文不仅为戏剧爱好者提供了欣赏和理解汉剧的新视角,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汉剧七小传承非遗

    契诃夫戏剧美学创新分析——以《樱桃园》为例

    刘颖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国著名剧作家契诃夫凭借其独特的戏剧美学风格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戏剧作品在俄罗斯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广受赞誉.契诃夫的戏剧创新突破了传统戏剧的美学观念,不以夸张的情节和戏剧化的冲突来吸引观众,而是通过生活中的普通场景和人物的日常行为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种创新使得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契诃夫的代表作《樱桃园》中,其戏剧美学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本文以《樱桃园》为例展开具体分析,阐述契诃夫戏剧创作中的美学创新.

    契诃夫美学创新樱桃园

    论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达丽拉的咏叹调《我心花怒放》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任雨雯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米尔·圣-桑是浪漫主义时期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他的著名代表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的《我心花怒放》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强烈的戏剧性,成为经典的女中音歌剧唱段之一,并被众多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演绎.本文以《我心花怒放》为研究对象,对这一作品进行音乐以及演唱处理上的各类分析,进而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这部歌剧的内涵以及演唱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供音乐爱好者参考借鉴.

    《参孙与达丽拉》《我心花怒放》卡米尔·圣-桑情感处理音乐分析

    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探究

    龙明珠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表演离不开台词与潜台词,台词能够直观地推动剧情的发展,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而潜台词则强调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的细致表达,因此,潜台词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让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他"或"她"真正"活起来".本文主要分析戏剧表演中的潜台词对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戏剧表演中运用潜台词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以发挥潜台词的应用价值,切实通过加强人物塑造提升戏剧表演效果.

    潜台词戏剧表演塑造人物重要作用

    文艺创新视域下话剧与影视的融合研究

    郑民源汪紫佩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文艺创新也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文艺领域的两大支柱,话剧与影视的融合既是艺术形式的创新,又是文化产业的新趋势,二者共同推动文化的繁荣,让更多观众享受到优秀文艺作品带来的愉悦感.本文通过介绍文艺创新的内涵,分析新时代话剧与影视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讨论话剧与影视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研究文艺创新视域下话剧与影视的融合策略.

    文艺创新话剧影视融合

    数字媒体与戏剧舞台艺术的融合研究

    张君陶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舞台艺术的有效融合,就像一颗璀璨的新星,为艺术创作指明了新的道路.利用科技的优势,艺术家们可以用更具活力和吸引人的手法来表达他们的艺术理念,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享受.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拓展了艺术工作者的眼界,还使其创造性得以扩散,并为戏剧表演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对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舞台艺术的结合进行深度探讨,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艺术和科技的相互作用,同时也能让人们对戏剧舞台艺术做出全面的反思,以此来增强戏剧表演的总体品质.毫无疑问,这是艺术和科技相辅相成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促使戏剧领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数字媒体艺术戏剧舞台艺术融合

    浅析中国钢琴音乐中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

    甘钰宁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钢琴艺术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一大批国内艺术家想要在钢琴曲中加入戏曲音乐元素,以此来凸显中国的特色.但是,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加入戏曲音乐元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分析如何将戏曲音乐元素运用到中国钢琴音乐当中去.本文就以此为主题,具体研究戏曲音乐元素以及将这些音乐元素运用到钢琴曲中的方法和实例.

    中国钢琴音乐戏曲音乐元素

    戏曲化妆在话剧舞台中的运用——以话剧《此心光明》为例

    唐琦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角色是表演的主体,对演员进行化妆,有助于更好地刻画角色形象,使演员更加切合角色,从而完善角色的人物形象.化妆在刻画人物形象、提升角色辨识度以及渲染角色情感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戏曲作为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精粹,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话剧演员在化妆时,除了需要结合剧本挖掘人物精神世界外,还需要探索有助于反应人物精神面貌的外部特征.因此,话剧舞台中的化妆可以借鉴戏曲的化妆技术,提升话剧的表演效果,深化观众的感受.

    戏曲化妆话剧舞台运用《此心光明》

    涵化理论视阈下漳州布袋木偶戏儿童剧的生命科学教育价值和优化路径

    谢颖灵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漳州布袋木偶戏是国家非遗艺术,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2021年4月起,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推出系列儿童剧,其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呈现出"科学观念""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方面的生命科学涵化教育价值.本文提出优化木偶戏涵化教育价值的三个路径,即在剧团增加木偶戏儿童剧的开发、在学校开拓"木偶戏+"跨学科传播的实践、家校共创儿童亲身体验木偶戏的机会.

    漳州布袋木偶戏儿童剧涵化理论优化路径

    京剧课程进校园的意义与当代青少年的审美素养

    张群利胡新科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2006 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 年更是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京剧艺术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多.在"戏曲进校园"的政策推动下,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与京剧艺术有关的课程,不少中小学教材中也出现了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内容,比如将京剧和音乐教材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促进了京剧艺术的普及,还对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情操有很大帮助.

    京剧戏曲进校园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