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分析

    杨斌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音乐艺术中,声乐技巧在演唱歌曲、表达情感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演唱者表现出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因此,明确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具体价值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强化,可以提升声乐表演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声乐技巧声乐艺术价值

    音乐创作中的灵感来源与创作过程研究

    李欣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发生在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时,反映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在音乐创作中,灵感对音乐创作者具有重要意义.灵感的闪现可以引导音乐创作者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这是音乐创作者追求和寻找的重要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无法通过训练来获得.其实不然,音乐创作灵感具有一定的来源.只要创作者明确音乐创作灵感的来源,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捕捉灵感的能力,就有助于提高音乐创作者的创作能力和音乐水平.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音乐创作灵感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了音乐创作灵感的来源,并指出了锻炼灵感捕捉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音乐创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音乐创作灵感创作过程研究

    "新师范"下的音乐教育视唱练耳教学思考

    丁璐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基础乐科尤其是视唱练耳,是开启学生音乐殿堂之门的第一把钥匙.目前,音乐教育专业中的视唱练耳教学仍基本照搬专业音乐学院的精英教学体系和表演体系,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不能服务于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后备教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下,融合视唱练耳在内的基础乐科和教学法,有利于使基础乐科更贴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理解、掌握音乐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

    音乐教育基础乐科视唱练耳学科融合

    钢琴启蒙教学常用曲目演奏技法研究

    赵诗梦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启蒙教学中曲目的选择非常重要,有助于建立儿童对音准的正确认知、对和声的认知和对交响的认知.本文分析了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对曲目的选择提出了三个基本的原则,并对《滑滑梯》《骄傲的小白兔》《钢琴小前奏曲和赋格曲》等不同曲目的演奏技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要兼顾技法和民族化审美培养的建议.

    教育演奏儿童

    钢琴演奏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刘雨奇徐洲传杨帆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艺术教育同样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以及跨界融合发展的趋势.钢琴演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新时代音乐艺术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下,艺术教育的内容边界不断被拓展,艺术教育的形式不断被转化创新,这离不开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本文以钢琴演奏中的基本要点进行分析,说明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不足的原因,阐述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以此为音乐的教师及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钢琴演奏教学音乐表现力音乐教育

    广西壮族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邓涵睿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民族音乐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始终流转于历史长河中.千百年来,广西壮族童谣在壮族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随着社会更迭与时代跃迁,受多元文化及艺术思潮演变的影响,广西壮族童谣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本文对广西壮族童谣传承与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从本土幼儿教育的现状切入,通过分析教育理念匮乏、家校协作欠缺、资源开发不足等现存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以文化研究为基础、师资培养为抓手以及合作教育主导结合多元互动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旨在充分发挥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幼儿音乐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推动广西壮族童谣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广西壮族童谣幼儿教育音乐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东固民间歌谣创作路径及其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实践的思考

    钟汉音田艳萍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固地区的民间歌谣,有如山歌、小调、道情、渔鼓、莲花落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爱情还有命运故事,这些歌谣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文化底蕴也深厚.当下传统民间歌谣怎样有效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体系成了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探讨了东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路径,还提出高校音乐教学中整合民间歌谣的策略,如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跨界合作促进学科交融、实践体验与音乐表达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等.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推动传统艺术传承和现代教育需求相结合,促进文化创新与教育发展双向提升.

    东固民间歌谣艺术特色创作路径高校音乐教学文化融合

    基于美育视角的高职院校合唱艺术教学实践与创新

    程敬乔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在"五育并举"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是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探讨了合唱艺术在高职院校美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了合唱艺术改革面临的教学资源不足、学科定位不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引入多元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与团队建设等具体改革路径.这一全面的改革方案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为高职院校合唱艺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美育高职院校合唱艺术教学创新

    如何实现高职音乐教学与民间艺术的有效融合

    卢点点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将其引入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艺术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是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重要摇篮,其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民间艺术传承的困境以及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将民间艺术引入到高职音乐课堂中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音乐教学与民间艺术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高职音乐教学音乐民间艺术融合

    从三组演员谈《白天鹅双人舞》的审美标准与变迁

    闵子寒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三个版本的《白天鹅双人舞》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三组演员皆在技术性与艺术性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只是其身体条件和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的差异使她们的表演存在不同.本文从演员的动作表现、动作细节层面,从个人技艺与双人配合角度,探讨古典芭蕾之美的标准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并结合时代变迁下人们对芭蕾的审美标准的变化,分析演员身材条件的变化和芭蕾经典的变化.

    技艺白天鹅双人舞动作细节美的标准审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