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发展现状和策略探究

    时冬瑜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导演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创作者之一,其个性艺术风格对塑造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众体验至关重要.然而,在当代戏剧领域,面对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艺术环境,戏剧导演如何发展和展现个性艺术,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探讨戏剧导演个性艺术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包括提升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和资源支持等,以期为戏剧导演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推动戏剧创作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戏剧导演个性艺术电影发展

    浅谈戏剧导演在读剧项目中发挥的作用与主要工作

    何睿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戏剧导演在读剧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及其所承担的主要工作.通过分析不同的读剧类型与导演角色,本文明确了戏剧导演在读剧项目中的主要工作,涵盖经典学习、剧本分享、技艺提升、商业运作以及发展新剧本等方面.本文将读剧项目中导演的主要工作分成准备阶段和排练阶段,对其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戏剧创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读剧戏剧创作戏剧导演

    地方戏曲多样性的舞台表现:探究导演通过歌队艺术形式的创造性诠释

    龙丽华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究贵州花灯戏的歌队元素及其在地方戏剧中的创新性应用.贵州花灯戏融合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其中歌队不仅扮演艺术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角色,还展示了地域特色.本文重点在于分析歌队如何通过音乐与舞蹈增强戏剧性,并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戏剧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现代导演如何创新性地运用歌队来丰富戏剧的艺术层次,并强化其文化多样性.

    贵州花灯戏古希腊歌队导演的创造性表达少数民族歌舞文化传承多元文化融合

    数字化传播视阈下的传统戏曲录音艺术

    杨博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化传播与传统戏曲录音艺术的结合.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传播已对戏曲录音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改变了其创作与传播方式,更显著提升了音质、音效等.文章通过分析历史演变、影响和融合模式,展望了数字化时代传统戏曲录音艺术的未来.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传播与传统戏曲录音艺术的有效融合,将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同时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

    数字化传播传统戏曲录音艺术创新融合模式未来展望

    文化传承视域下中学戏剧教学方法的优化

    任佳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各个层面,中学戏剧教学就是重要的传承方式.中学戏剧教学不仅是学生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通过介绍戏剧文化的价值,讨论新时期把戏剧引入中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学戏剧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文化传承的中学戏剧教学方法的优化路径.

    文化传承中学戏剧教学方法

    教育戏剧融入高校学前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例

    李玲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将戏剧元素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目的是引导高校学生在建构的真实情境中感受与体验不同的境况.其次,将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高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价值.最后,文章探究了教育戏剧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的关键要素.

    教育戏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堂教学

    教育戏剧融入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设计创新研究

    方珞瑶徐玮余丹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戏剧是一种横跨教育和戏剧两大领域的教学方法,通过戏剧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教育戏剧融入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群存在的教育戏剧本土化过程中内涵不清晰,实施模式不明确、传统课程群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戏剧结合高校专业课程开发及实践研究较少等问题,探讨了教育戏剧与专业课程结合的价值意蕴在于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教育戏剧+语言类""教育戏剧+文学类""教育戏剧+教学理论类"三层递进式课程整合框架,以期能为教育戏剧融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群建设提供参考.

    教育戏剧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秦文琛《大地·云影》与《影子之舞》的音响素材探析

    王潇曈靳竞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秦文琛民族室内乐作品《大地·云影》与《影子之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的阮族乐器的新音色、音响设计手法以及实操效果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探索当代作曲家在创作民族室内乐作品时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及运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音乐元素、传统审美观念的思考、传承与创新.

    秦文琛民族音乐音响

    侗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和声技法的思维碰撞——以邹向平《即兴曲—侗乡鼓楼》为例

    周爱羽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即兴曲—侗乡鼓楼》是一首选取侗族大歌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结合创作的钢琴作品.该作品的创作理念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核心价值相一致,即传承与发展.本文从核心音列的结构控制、和声技法和调性思维这三个维度,由微观的音乐元素投射到宏观的结构层面,探析该作品中的现代和声与侗族音乐元素如何巧妙结合,从而创作出其具有"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意义的中国钢琴作品.

    核心音列核心音程现代和声泛调性

    宋姜白石自度曲伴奏和声编配初探

    巫伟鑫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宋代著名音乐家姜白石的自度曲的研究背景及其和声编配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白石道人歌曲》背景的梳理,本文阐述了姜白石及其作品的重要性.其次,本文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现有的和声编配方案.本文以黄翔鹏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音乐调式理论体系为基础,揭示了该理论在和声编配中的应用潜力.最后,通过全面的理论综述,本文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编配的研究和实践.本文旨在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和声编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当代音乐学者和作曲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引起学界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编配研究的更多关注和重视.

    宋代姜白石自度曲和声编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