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舞蹈意境的内涵及生成研究

    林敏敏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舞蹈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然而,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的基本审美观念都不会发生改变,人对艺术意境的探索也不会终止.基于此,本文从舞蹈意境的生成变化、文化特征、内涵及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入手,对舞蹈意境进行了探讨.

    舞蹈意境审美内涵生成及发展

    论舞蹈基训伴奏中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与舞者动作的融合

    林思遥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舞蹈基训伴奏中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与舞者动作的融合.首先分析了钢琴音乐的特性及其在舞蹈基训中的情感引导作用,然后阐述了舞者的动作理解与响应钢琴音乐情感的要点,并提出了舞者动作与钢琴音乐情感融合的技巧,包括节奏、力度和姿态等方面.最后,通过对具体案例《卡门》的分析,阐述了钢琴音乐情感与舞者动作的深度融合过程.本文旨在强调舞蹈基训中钢琴音乐与舞者动作的紧密配合与情感交融对于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钢琴音乐情感表达舞蹈基训动作融合艺术表现力

    地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路径探析——以江苏传统舞蹈文化为例

    王雨虹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学前阶段更是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认同的关键时期.本文聚焦于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以江苏传统舞蹈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实施原则.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明确活动主体,强化活动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活动内容,提高课程的适宜性;创新组织形式,探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在实践反思部分,文章从幼儿、教师、社区资源这三个维度出发进行了剖析,期待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引发更多关于地域文化传承与幼儿艺术教育的讨论与实践.

    地域文化幼儿园艺术教育江苏传统舞蹈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黄泽仪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于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改革与实践.针对当前幼儿舞蹈教学偏重理论、方法单一、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通过选取教育意义丰富的舞蹈作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进行舞蹈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议.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及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旨在提升舞蹈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学前教育人才.

    "岗课赛证"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OBE理念下齐鲁文化融入高职舞蹈课程的改革策略与措施

    张雯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OBE理念在高职院校的舞蹈课程创新改革中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以灵活的形式突出了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其也为齐鲁文化在高职院校舞蹈课程中的融入提供了契机.本文介绍了OBE理念的核心思想及其在高职舞蹈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然后分析了齐鲁文化的艺术特色和将其融入高职舞蹈课程的方法与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与展望.OBE理念下齐鲁文化融入高职舞蹈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来的高职舞蹈课程才会更加完善,才能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OBE理念齐鲁文化高职舞蹈课程策略与措施

    高职高专舞蹈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细论

    张佳晨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高专舞蹈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更是各族人民生活、情感和文化的直接反映.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正面临着传承危机.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舞蹈教育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成为教育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民族民间舞蹈特征、高职高专舞蹈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的现实意义以及传承方略,以期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高职高专舞蹈教育民族民间舞蹈传承教学方法

    试论电视剧《繁花》的人物改编

    楚卫华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家卫根据金宇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繁花》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导演基于其对上海改革开放及戏剧逻辑的理解,将《繁花》改编成一部戏剧冲突极强的商战传奇,不仅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叙事风格等进行了大幅度地改编,对其中的人物角色也进行了系统的改写与增删.其中,完全改写了阿宝、汪小姐等主线人物,增加了爷叔等辅助人物,删减了沪生、阿毛等无关人物,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电视剧的戏剧性.

    电视剧《繁花》人物角色改编

    剧与影的穿透——中国早期电影放映配套加演"登台剧"

    黄党乐羊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中国早期电影与戏剧之间跨媒介互动时,电影与登台剧的配套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微观且聚焦的讨论视角,不需刻意在两种媒介之间找寻潜在联系.登台剧的发生作为事实呈现在面前,其呈现出的混杂是一种间性的体现,是两种媒介互融、穿透和区隔的表征.

    登台剧媒介融合配套关系

    70后女性电影导演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研究

    李诗仪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女性导演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 世纪以来,众多杰出的女性导演开始在中国的电影圈崭露头角.李玉、杨荔钠和马骊文等女性导演均出生于上世纪 70年代,她们通过自己的电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表达了对当代社会问题及女性问题的独到见解.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选取 70 后女性导演及其主要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 70 后女性电影导演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创作特点.

    70后女性电影导演现实主义题材

    电影化的理念——文学、戏剧与电影之间的本体论探析

    段海阔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解析部分国内经典电影的一些优点,旨在具体通过对文学本体、戏剧本体、电影本体的分析,梳理出三者的特征与相互关系.对电影的研究,需要围绕电影的本体论展开,需要去除电影文学性与综合论的错误观念,才能实现电影化的理念与实践.

    电影本体文学本体戏剧本体重叠电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