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走之后的想象性复归——治愈系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的美学呈现

    杨采熳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哪啊哪啊神去村》以升学失败促发出走选择,遵循"三幕式"结构,试图展现以亲近自然和重建家庭为复归路径的治愈历程.主人公因为爱情、工作等导致的身份认同转变,显得意味深长:城市人的现代性焦虑依旧留存.诙谐戏剧的叙事方式让逆袭之旅显得轻松而奇妙,在神去村的明丽色调下,促发人们在影像中追思过去的渴望.

    治愈复归加速社会现代性焦虑

    早期侦探片(1912-1930):发展、传播、承袭

    张君玮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侦探片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类型电影,《电影艺术词典》中的定义为:"以侦破错综复杂的犯罪案件为题材的故事片."20 世纪 10 年代中期,以意大利人A.E.罗乐与英国人林发为代表的外商引进侦探连集长片,很快便引发了侦探片在上海的风靡,作为一种通俗易懂且剧情十分猎奇的类型影片,侦探片深受时下观众喜爱.文章将探讨早期侦探片的引入发展与其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在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最后探讨早期中国本土侦探片的兴起及侦探片在中国电影整体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侦探片类型电影传播载体中国电影

    微妙现时——论洪尚秀电影中的梦幻与记忆

    郑千惠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洪尚秀导演的电影作品中,长镜头通常用以揭示瞬间的永恒性,重复镜头则表达了生命中差异、自由、开放的非时序性本真.在洪尚秀的电影中,现实是微妙、多元、交织且异质的,时间则是潜在、全体性的.主体的微妙现时跟随时间流向其内在意志,在另类现实、"少数"现实、潜在现实,即梦幻、记忆实在中获得圆融抑或是错综复杂、无限分裂的存在感受.通过"谛听"沉默之时间对现时人生的揭示与回应,影像在时间中屡次跳跃、闪回、弥合、重塑,最终赋予生命以无限可能.因此,鲜活的时间历程从主体的内部生命中迸发出来,涵盖无垠且整一的宇宙人生.

    微妙现时梦幻记忆差异与重复永恒轮回

    从《猫和老鼠》配乐见古典音乐欣赏

    侯佳琦白壮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典音乐的普及工作一直在开展推进,虽然走进音乐厅的人变多了,但人们对古典音乐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刻板印象,且容易以文字性解读和单一专业理论性讲解为依托而使得音乐欣赏"偏文学化"和"偏专业化".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精湛的古典音乐配乐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甚至成人,在古典音乐启蒙中独树一帜,而片中并没有任何关于音乐本身的文字与理论性解读,这给人带来极大思考空间.因此笔者受到《猫和老鼠》以古典音乐做配乐启示,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方式和普及做探讨.

    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猫和老鼠

    类型电影视域下《刺杀小说家》解析

    高杨张远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奇幻电影是指超现实的幻想性电影,表现超现实时空、超自然现象,构建人、神、魔、仙、怪等并存的艺术世界,多制造视觉奇观给观众带来感官的惊颤体验.中国奇幻电影具有本土文化内核,彰显东方文化特征.《刺杀小说家》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关注现实"打拐"题材、书写人伦温情的同时,探讨艺术与人、艺术与现实的抽象命题,显示出介入现实的努力,彰显理想主义情怀.对异世界的想象建构、整合多项复杂数字视效技术、追求技术与人文统一、迎合观众文化审美偏好等特征彰显想象力消费特征.

    类型电影奇幻电影《刺杀小说家》想象力消费

    回归"物"本身的视觉性——对《黑镜:潘达斯奈基》观看的研究

    朱琳呼娜孙雪盈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看先于言语,观看也确立了我们在世界中的地位,但我们却用言语解释着这个世界,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两者的界限是模糊的.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与得出的结论受自身知识与信仰的影响,在我们观看/注视对象的时候,我们也在审视物与我之间的关系.在当下,数字时代使受众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流媒体/移动电视/宽屏影院/VR/XR都使人们从被动的观看者逐渐过渡为主动的观看者,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分析研究 2018 年底Netflix利用互联网技术创作的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对人们的观看行为和交互式电影进行探讨,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基点,回归"物"的本身,重新审视"机器"与"人类"之间的交互关系.

    观看技术互动电影视觉性主动监视

    梦到深处人不省——《梦之安魂曲》视听语言分析

    丁诗琦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梦之安魂曲》,一个梦的开始与破碎的故事.影片融合多种镜头艺术,其精彩的视听语言也为解读影片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本文也将从视听语言入手,对影片的悲剧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视听语言拍摄手段《梦之安魂曲》

    《新蝙蝠侠》:反传统好莱坞范式下的超英电影创新

    杨露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蝙蝠侠》作为美国DC漫画公司超级漫画IP的又一部改编影片,在上映时期的疫情环境与重启舆论压力下获得票房口碑的双丰收,无疑是一场不错的翻身仗.本篇将从叙事策略、视听表现、主题内涵三方面探索《新蝙蝠侠》是如何在经典好莱坞超英电影中突出重围,塑造最写实的英雄、还原最真实的哥谭.

    《新蝙蝠侠》DC电影超级英雄好莱坞电影

    人类学纪录片《虎日》审美特性分析

    李月蓉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虎日》是一部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人类学纪录片.它在18分35秒的时间里,将对吸毒人员仪式治疗以人群聚集、他者口述、头人盟誓演讲、众人杀牲取胆、毕摩掷地有声、成瘾者信誓旦旦、人群离散的过程娓娓道来.该片具有纪录电影审美特性.首先,专注细节、现场收声、长镜头的运用,以及对意外镜头的精准捕捉,成功地展示出此纪录片的真实美、发现美;其次,将仪式过程直观传达给观众,时空交叉的戏剧化电影叙事手段、彝语歌曲艺术元素的生动运用,让观众可以感受到过程美、艺术美;最后,影片通过呈现善、个体形象的人文美、情感性的感性气质,以及引发思考复原物质现实、拭去感觉的锈斑、暴露现实、追问存在根源等问题,将生活、生存、自然、社会紧密结合,展示出丰富的人文美、思辨美.

    《虎日》纪录片审美特性

    《不止不休》:"新主流"发展新阶段的现实主义美学探索

    苗悦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主流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探索理念与实践路径,其重点在"新".新主流电影的"新"不是一成不变的,"新主流"作为一种动态的电影探索其外延也在不断扩展.新主流电影自 20 世纪 90年代出现伊始,历经四个阶段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而作为新主流电影新阶段的发轫之作,《不止不休》不仅更新了新主流电影的美学表现形态,而且以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书写方式开启了其新的篇章.

    新主流电影现实主义电影类型创新美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