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音乐角度探讨戏剧作品中的情感渲染与观众共鸣

    姜忠玉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音乐的角度探讨了戏剧作品中情感渲染与观众共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音乐剧中的音乐元素,揭示音乐如何有效地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深入分析了音乐与观众情感共鸣、文化共鸣和审美共鸣之间的联系,阐述了音乐在戏剧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音乐在戏剧作品中的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观众带来更激动人心、更深刻的艺术体验.

    音乐戏剧作品情感渲染观众共鸣

    教育戏剧的两种模式:议题性与学科融合的异同探讨

    刘微微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教育戏剧中的两种重要模式——议题性教育戏剧与学科融合式教育戏剧,并分析它们的异同.议题性教育戏剧以社会问题或热点议题为核心,通过角色扮演、即兴表演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思考这些问题的特点.学科融合式教育戏剧强调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戏剧活动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比发现,二者在教育价值与教育理念方面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在教育目的、实践模式、教师身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育戏剧议题性学科融合式

    普罗科菲耶夫声乐套曲《5首阿赫玛托娃的诗歌》研究

    周静徐梓洺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分析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声乐套曲《5 首阿赫玛托娃的诗歌》,第一部分介绍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受到的高度评价,第二部分通过详细探讨每首歌曲中的音乐元素,揭示了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一部分凸显了普罗科菲耶夫对爱情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文章强调作品在表达个体情感的同时,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

    普罗科菲耶夫阿赫玛托娃声乐套曲诗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艺术特色及演唱分析

    张嘉祺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灿烂的瑰宝.随着现代多元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日渐繁荣,不仅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的进步,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起着保护和继承的作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古代诗歌的杰作,本文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技巧以及情感韵律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研究其艺术特色及演唱分析,去探寻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并将其传承发展,更好地促进民族唱法与古诗词艺术歌曲完美融合,进而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演唱处理能力.

    古诗词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艺术特色演唱分析

    近现代艺术歌曲中声乐艺术与钢琴伴奏的平衡美学——以《清流》《我爱这土地》为例

    崔莹莹何源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艺术歌曲的表演中,声乐艺术是主要表现形式,钢琴伴奏是通过演奏和弦与旋律,以节奏为歌手提供音准、律动上的支持,为声乐演唱增添丰富的音乐层次的同时,使得歌曲的表现更加动听和感人.完美的声乐艺术表演舞台效果呈现,不仅在于演唱者技术、层次,以及抒发歌曲中的动人情感,同时也离不开钢琴伴奏艺术所发挥的衬托、辅助、提示与补充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二者的平衡融合,以《清流》《我爱这土地》为例,探讨平衡声乐与钢琴伴奏的方式、方法,使艺术歌曲的演绎更具节奏感和整体感.

    艺术歌曲声乐艺术钢琴伴奏《清流》《我爱这土地》

    铮琮弹出宋元韵——浅谈南琵琶在梨园戏中的运用

    李臻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琵琶是一种历史悠久、形制古老独特的乐器,作为梨园戏传统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梨园戏的音乐唱腔体系与表演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与必要的作用.在演员个人唱腔与乐队整体合奏的起曲、过门、拉腔等方面,都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弹奏者弹奏南琵琶时,在对人物情感充分解读与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有灵魂、有温度的音符演绎与节奏控制,能够塑造舞台上的人物情感,用音乐传达台上台下的心理共鸣.

    南琵琶梨园戏音乐唱腔体系运用塑造人物情感

    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歌谣探究

    王晓霖王静怡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歌谣的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期是我国歌谣的形成期,也是我国黄河流域不同地区歌谣风格形成期.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是我国的发展中心,因此这一时期黄河流域歌谣的研究对古代音乐研究有较大的意义.在此,本文将研究先秦时期中原始社会时期和夏商时期的歌谣,从内容、句式、结构、修辞四个角度来探讨阐述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歌谣的风格.

    先秦黄河流域歌谣

    淮河琴书传承与当代民族音乐发展之融合探析

    鄢秀丽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淮河琴书,作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淮河流域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淮河琴书与当代民族音乐发展的融合路径,以期促进淮河琴书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民族音乐发展.

    淮河琴书传承当代民族音乐融合探析

    山西民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解读

    刘丽丽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民歌地域特色鲜明,山西不同地域的民歌在调式、风格和演唱上呈现出多样性,这是山西各地的地理水文、历史文化对民歌产生的影响,因地理的塞上高原特征,晋北民歌呈现出雄浑嘹亮的特征,而晋南地区的民歌则更为委婉细腻.山西民歌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艺术显现,更凸显出历史文化的重量,反映了山西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感表达、历史传承.山西民歌在现代社会面临传承方面的挑战,同时也有创新的机遇,通过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和艺术手法对民歌进行改编和演绎,进行创新性传承,可以有效保护和发扬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山西民歌地域特色艺术风格现代技术文化传承

    黔东南苗族音乐形态的基本特征研究

    侯学敏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一同构成了华夏文明.在音乐艺术的构成方面,我国的民族音乐融合了各个民族的特色音乐.苗族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黔东南地区的苗族音乐则又是苗族音乐中的一枝独秀.本文主要以黔东南地区的苗族音乐为出发点,对其音乐形态的基本特征展开分析,希望能为黔东南苗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文字性参考资料.

    黔东南苗族音乐形态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