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梅戏改编海外题材研究——以《贵妇还乡》和《仲夏夜之梦》为例

    潘竞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的瑰宝,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里,其海外题材的改编佳作频出,为戏曲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以《贵妇还乡》和《仲夏夜之梦》为例,深入分析黄梅戏海外题材改编的特点与创新之处.研究发现,黄梅戏在改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创新,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的完美融合.同时,黄梅戏的跨文化改编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本文旨在通过对成功案例的探讨,以期为黄梅戏海外题材的改编提供可行性的指导,从而推动黄梅戏艺术的繁荣发展.

    黄梅戏海外题材改编中西融合

    莫里哀闹剧中的医生形象塑造

    张睿涵陈元博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戏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对后代法国戏剧和世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生角色的创作贯穿了莫里哀的整个戏剧创作生涯.这些医生角色或是以医生为职业的真医生,或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假扮的医生.在那些关于医生的桥段里,莫里哀致力于用滑稽戏剧讽刺滑稽可笑的医学.目前,大多数的医生形象研究多集中于莫里哀的知名喜剧,而较少涉及其尚未在国内表演过的短闹剧.研究这些闹剧中的医生形象有助于补充、完善莫里哀戏剧中的医生形象研究,开拓关于莫里哀戏剧创作思路和思想内涵的研究领域,推动对莫里哀不为人所熟知、未被充分研究的作品的发掘,并为国内的莫里哀研究提供支持.

    莫里哀闹剧讽刺医生形象

    一种"诗化意象"的音乐剧美学表达——原创音乐剧《党章守护人》赏评

    梁卿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主题的原创音乐剧作品,从其艺术表现本质而言更应具备独特的叙事范式与美学追求,创作者们对此的认知需须臾不离其宗.音乐剧《党章守护人》正是以"诗意"为主要创作路径,努力探寻红色主题文艺作品的"诗化"之叙事风格和"诗化意象"之美学特征,让磅礴坚定和激情澎湃之青春沸腾力量借助诗意与唯美的翅膀,走近观众、沁入心扉.

    音乐剧诗化意象创制

    一灯燃诸灯 终至万家明——艺术疗愈剧《心灯》导演阐述

    徐凤萍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灯》是一部结构新颖、视角独到、主题向上向善、社会意义重大、文化价值独特、当下文艺舞台稀缺的艺术疗愈系儿童(盲童)题材戏剧作品.该作品以艺术治疗公演的形式,讲述了一名治疗师带领志愿者团队帮助盲童与家长适应社会、体悟自己和互相疗愈的真实故事.本文围绕剧作的思想立意、现实意义、故事梗概、形象种子、人物塑造、创作定位和艺术特色展开分析,对表演舞美、灯光以及道具高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心灯》戏剧疗愈儿童题材(盲童)

    溯源八桂乐音,契合当代新声——评民族原创歌剧《大汉海路》

    梁少茹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幕歌剧《大汉海路》以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以民族团结共荣为主题,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简洁有效的多声语言,赋予了该作品较高的艺术价值,获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大汉海路》在音乐语言民族化方面的探索是有设计并成体系的,本文将从剧本创作、音乐本体和融合多元文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研析,关注蕴含于剧本与音乐语言构建之间的思想文化内涵.

    歌剧《大汉海路》民族化多元文化

    新世纪中国原创歌剧排演的窠臼与追求

    肖光澜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艺术作品也逐渐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然而,在当今这个艺术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中国的歌剧事业却屡屡止步不前,作品同质化严重,人才匮乏等问题限制了歌剧艺术的发展.面对当下原创歌剧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与困境,本文将从导表演的角度阐述歌剧创作和排演中人才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作机制的转变.

    歌剧音乐戏剧戏剧导演原创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评昆剧《瞿秋白》兼及粤剧现代戏之探索

    马媖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汉城老先生认为"现代戏是中国戏曲现代化最后的试金石".进入 21 世纪以来,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成为重要课题.如何用传统戏曲描摹现代生活,结合与用好剧种自身作为古典戏曲范式的形式特征,成为戏曲界的巨大挑战.毋庸置疑,昆剧《瞿秋白》的诞生仿佛一声春雷,激发了古老戏曲的新的生机,成为包括粤剧在内的戏曲现代戏的典范之作.本文试分析《瞿秋白》的成功经验,同时探讨粤剧现代戏的探索之路,望能从中借鉴一二.

    粤剧现代戏《瞿秋白》戏曲形式

    于细微处见真章——我学演程派名剧《锁麟囊》的心得

    王宇超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剧是我国古典文艺中的精粹,是凝结了古今无数艺术家心血后的传统艺术之大成.京剧中,青衣与老生是舞台上的两大支柱.青衣中,程派尤以其幽咽婉转的声腔,柔美多姿的身段,典雅精致的唱词,俘获了无数戏曲观众.笔者作为学艺从艺多年的程派传人,对京剧表演实践与理论总结均有自己的体会.本文将以《锁麟囊》为中心,浅析程派艺术的演唱、表演特征及文学性体现.

    程派戏曲发声京剧表演

    无锡地区锡剧剧目数量及其来源的考察

    邢鑫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锡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传地域遍及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是为近亿观众服务的地方剧种.以《珍珠塔》《双推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剧目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传唱.无锡作为锡剧的发源地,该地区流传的锡剧剧目浩如烟海.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和总结出无锡地区现存的锡剧剧目总数为 533 部,并将来源分为直接继承滩簧和对子戏、民间故事改编、新创作等五类.

    锡剧滩簧剧目

    从《赵阎王》看中国早期话剧转型

    宋宇轩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阎王》是洪深留美归国后的第一部剧作,受剧本本身、演员表演、舞台技术、观众接受等因素影响,其首演惨遭失败,但不可否认洪深在这部剧作中运用了西方现代派戏剧手法,引入了导演、剧本等现代戏剧制度,同时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其后来的戏剧实践打下了基础,因此《赵阎王》是中国早期话剧转型的一道分水岭.

    《赵阎王》《琼斯皇》洪深文明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