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延安时期舞蹈艺术的历史演进与多维价值解析

    赵瑞雪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舞蹈艺术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记录了动荡与变革的历史场景,体现了艺术实践与时代精神的交融.该时期的舞蹈艺术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初创探索期(1935 年—1938 年)、快速发展期(1939 年—1945 年)、深化提升期(1946 年—1948 年).每个阶段都扎根于特定历史背景,展现独特发展风貌.对延安时期舞蹈艺术的深入探究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确保延安时期舞蹈艺术的精神力量得以传承.

    延安时期舞蹈艺术多维价值解析

    身体文化视角下傣族孔雀舞的美学阐释

    黄章琪姜松孙德朝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创造及展现出的身体形式美逐渐成了人们的关注点.傣族孔雀舞的身体技巧形式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能够形象而准确地模仿和表现孔雀以及当地的地域环境,成为学界研究傣族孔雀舞体育历史中身体运动文化的重要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身体文化视角透视傣族孔雀舞的美学特征,从多个角度剖析傣族孔雀舞身体美的内涵,对傣族孔雀舞的身体塑造与美学追求进行分析,凸显傣族孔雀舞的身体美.本文旨在强调孔雀舞的美学价值及面临的审美困境,完整构建傣族孔雀舞的象征体系,为傣族孔雀舞的多元发展与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身体文化傣族孔雀舞美学

    产教融合下的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

    郭芸熙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和文化积淀的重要体现,其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在非遗项目中,传统舞蹈不仅仅是艺术表演形式,更是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传统舞蹈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如何在当代背景下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

    文化遗产舞蹈传承产教融合传承保护

    探讨"体态律动"在学前教育声乐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乔琦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声乐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提出将"体态律动"融入学前教育声乐课程,通过优化声乐教学方式,强化音乐的节奏、旋律,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声乐练习,进而有效促进声乐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体态律动学前教育声乐课程重要性

    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问题研究

    郭馥璇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与舞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两者虽然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但音乐是舞蹈的基础,舞蹈表演离开音乐便难以进行.学生音乐素养一直是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音乐素养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内容、增强舞蹈表现力、更好地进行舞蹈编排.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音乐素质培养和教育尚不完善,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体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各专业院校与舞蹈专业应当明确音乐素质培养的目标,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高校教育研究舞蹈教育音乐素养

    《水形物语》:"水"世界在电影画面与音乐中的建构

    许诺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片《水形物语》通过"水"这一元素构建了一个层次丰富、内涵深厚的感官世界.导演以其独特的叙事语言,通过表现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以隐喻的方式折射不同的社会现象,表达其对人性的思考.在视觉呈现上,影片的色彩运用不仅富有表层的美学意义,更深层次地参与了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传达,形成了一种视觉语言的深度表意系统.同时,作曲家通过对旋律线条的塑造、对色彩性乐器的运用和对音色的设计与视觉元素的配合,构建了一幅音画交融的"水"世界.

    《水形物语》色彩性音色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水元素

    《坚如磐石》:霓虹作为一种"方法"

    许晋通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霓虹作为一种色光,与黑色电影的创作具有极强的契合性.张艺谋导演的新作《坚如磐石》颇具霓虹黑色气质.影片中的霓虹除了作简单的色光表现,还成为一种"方法".霓虹不仅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榫接于张艺谋整体的色彩脉络,还实现了对黑色电影作为"情绪"与"调性"的功能性接替与城市形象的想象性建构,无疑对国产黑色电影或悬疑类电影创作中的美学意义延伸具有一定的启示.

    《坚如磐石》霓虹黑色美学张艺谋功能风格

    从叙事艺术看小说《推拿》的电影化改编

    张陆祎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与电影密不可分,而文学与电影在叙事艺术上存在差异,如何将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成为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推拿》,延续了原著爱与尊严的主题,在不改动小说精神内核的基础上,从盲人的角度重建叙事结构,侧重空间刻画,构建视听细节,在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和叙事视角方面上都实现了较为成功的改编和转化,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推拿》影视改编叙事艺术

    《小城之春》古典诗学观念管窥

    朱超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本文旨在探讨费穆导演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古典诗学中"比""兴"手法和儒家诗学的观念,并通过对影片画面、声音、情节以及道具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进而揭示出影片《小城之春》如何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表现手法,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诗学文化内涵.同时,本文也期望未来中国诗电影创作在融合传统诗学与现代表达上能够找寻新的启示与方向.

    《小城之春》诗电影"比""兴"儒家诗学

    《小巷人家》:温暖现实主义年代剧的叙事路径和价值建构

    吴伟琦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巷人家》作为年代剧的典范之作,通过对家庭、社会、历史层面的精微刻画,彰显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对普通民众生活的深刻影响.本文立足温暖现实主义的研究视角,对《小巷人家》的叙事路径与价值构架进行探讨,关注其如何借助多层次叙事结构,将时代背景、人物塑形与情感共鸣有机融合,从而凸显出温情底色与社会担当的内在统一.本文还将分析剧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伦理叙事的铺陈以及集体记忆的再生,阐释作品在传递社会价值与强化文化认同中的功能与意义.

    《小巷人家》温暖现实主义叙事路径集体记忆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