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情感把控与表现技巧

    刘旭岳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情感控制和表达技巧的培养与提高是舞者在舞台上成功传递情感和表现舞蹈作品的关键.情感把控包括情感的选择、深度和一贯性,而表现技巧包括舞蹈动作的技术执行、面部表情的细腻程度和身体语言的自然性等.本文通过分析情感把控与表现技巧的培养方法和提升途径,为舞者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展示更高水平的情感把控和表现技巧提供有效的指导.

    舞蹈表现技巧情感把控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东北秧歌及教学浅析

    刘锦儒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民间舞是舞蹈课较为重要的内容.其中,东北秧歌因其自身的艺术特质,对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具有突出的作用.

    学前教育秧歌特质功能

    电影《狗十三》中的主体性缺失和残酷成长物语

    石箫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狗十三》讲述 13 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且父亲重组家庭,而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理解、陪伴和爱.而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沟通,李玩为小狗取名"爱因斯坦",暗流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的意外走失开启了它汹涌又无奈的成长之路.本文将通过电影符号学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中少女李玩主体性的缺失和长大成人的社会建构过程进行研究.

    电影符号能指与所指精神分析镜象阶段成长

    陕西电影"讲好陕西故事"的历史经验与发展策略

    马晓虎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地方叙事到国家叙事的内在发展脉络出发,通过对陕西电影中的现代变迁故事、革命历史故事、民俗文化故事以及日常生活故事进行系统梳理,对陕西电影"讲好陕西故事"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尝试为陕西电影中的"陕西故事"如何"讲得出、传得开"以及如何塑造提升"陕西文化形象"等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与发展策略.

    陕西电影陕西故事历史经验发展策略

    网络剧《邻里一家人》中的新疆形象构建与故事讲述

    王晓旭李振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当前影视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围绕新疆本土创作的网络剧《邻里一家人》便以此为出发点,立足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该剧依托题材选择、矛盾冲突设定、故事讲述方式、作品传播路径等方面的创新,在树立现代化新疆形象、讲述并传播好新疆故事方面初见成效.基于此,本文对网络剧《邻里一家人》中的新疆形象构建与故事讲述进行了分析.

    新疆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网络剧《邻里一家人》

    环保纪录片《迷失的家园》的创作理念与价值传递

    李斌娟张韩冰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迷失的家园》是一部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纪录片.影片体现了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并将公益理念成功植入观众内心.导演乔乔秉承"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的创作理念,用镜头呈现了野生动物严峻的生存危机.影片运用独特的拍摄手法,呈现了大量撼人心魄的画面,背景音乐营造出凄婉悲凉的气氛,达到强烈的情感渲染效果.视听语言营造的情感张力让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唤醒大家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环保纪录片主题画面镜头声音

    论年代剧的叙事套路

    李旎睿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0年《渴望》一经开播迅速火爆后,年代剧不断涌现,《金婚》《大宅门》《父母爱情》时至今日依旧被大众铭记,《山海情》《人世间》《风吹半夏》《漫长的季节》开播后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可见该类题材剧已经成为国产剧的收视密码.本文从年代剧的叙事切入,运用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分析近七年播出的年代剧在叙事上的共同点.通过观察发现,首先,年代剧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时空表达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其次,其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展现出社会和国家的变迁;再次,其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展现出具有特有的时代与地域气质的集体形象;最后,其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映射出社会发展背后的问题.

    年代剧叙事套路人物群像家国同构

    当代国产现实题材动画电影研究现状综述

    黄静妮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 年以来,国产动画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现实题材动画电影也在开始尝试新的表述方式.随着动画电影市场的繁荣及动画电影理论研究深度的增强,学界对国产现实题材动画电影的研究维度不断拓展,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探讨、题材创作、现实主义与动画三方面,在范式表达、类型电影、叙事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对现实题材动画的价值思考倾向于美学、民族风格等方面,对于影片时代精神、社会责任层面的思考还可进一步深入.

    动画电影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叙事

    情感的寄托:《钢的琴》中女童的形象探究

    宋昕睿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究了《钢的琴》中女童的形象及其在情感寄托中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女童的角色背景和性格特点,以及母亲形象对其性格的影响,并着重描述女童在困境中的形象.本文认为女童作为一个无辜、纯洁的孩子,成为整个故事情感寄托的核心,她的存在为主人公带来了温暖和关怀,同时也在背后默默守护着他的内心深处;女童与钢琴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是钢琴音乐的传递,也是一种心灵的碰触;女童通过钢琴演奏的逃离,很好地弥补了自己的情感缺失,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在一些动人的情感描写中,这个角色的形象变化及其内心世界的讲述,更是展示了这个角色的多维面貌和与主人公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情感寄托《钢的琴》小元形象

    法国二维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探析——以雅克-雷米.吉埃尔作品为例

    姚楠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法国动画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即与传统绘画与图像艺术以及本土民族性相结合.雅克-雷米.吉埃尔的三部二维动画电影《青蛙的预言》《姨妈希尔达》和《米芽米咕人》是一系列具有强烈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的法式动画长篇.本文旨在探析创作者多部长篇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表达的新异之处,并通过对其作品主题意蕴、视觉表现、角色塑造、动画表演等方面的讨论,揭示出作者的艺术风格特点,即回归自然的主题呈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继承、天马行空的诗意想象、对现实幽默的批判与颠覆以及风格化的视觉效果.同时,这几部作品天马行空的诗意创作也是吉埃尔个人哲思的最好注脚.

    雅克-雷米.吉埃尔法国二维动画艺术风格主题意蕴动画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