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除颤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张静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除颤监护仪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监护的应用价值及相应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本院急救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2019年6月到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急诊抢救过程中两组患者都进行再灌注、镇痛等治疗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基础上使用除颤监护仪实施监护;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期间心室颤动率、心脏骤停率、患者出院2年内存活率.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后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期间心室颤动率、心脏骤停率进行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后,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2年内存活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除颤监护仪进行监护和抢救并采取相应护理策略,可有效提升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其2年内存活率,对其急救与护理具有明确临床价值.

    除颤监护仪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对策

    边疆地区农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郭忠军吴鹏昊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边疆地区农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析出解决思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农科高校大学生边疆地区问题解决思路

    分娩过程中应用阴道产钳助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程广霞岳纪芬王丽焕
    5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分娩过程中应用阴道产钳助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产妇,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阴道产钳助产,对照组行剖宫产助产,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尿潴留等不良结局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肺炎、头皮血肿、面部擦伤等不良结局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分娩过程中应用阴道产钳助产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分娩阴道产钳母婴结局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干预效果

    柴亚莉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实际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2018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7月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器械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清洗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及回收及时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器械供应及时性及器械无菌操作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至消毒供应中心,既可保证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又可减少器械污染、损坏情况,整体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

    产后访视中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李瑾鑫张杰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产后访视中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石景山区广宁辖区居住并接受产后访视的20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访视,实验组在常规产后访视基础上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产后初次访视及满月访视时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初次访视时,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月随访时,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中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母乳喂养有着积极影响,可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进一步促进母婴健康.

    母乳喂养产后访视中医适宜技术

    以抑郁呈现的自恋

    张拯平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发作是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为主要表现,以无意义感为主.而自恋人格障碍的表现是需要他人赞扬跟缺乏共情的自大,无法调节自尊为主.从动力学层面来看,抑郁是因为客体丧失,而产生自我功能受挫的表现.而病理性自恋是因为无法投注到客体,也属于自我功能受损.这样说来,无论是抑郁还是自恋,最后都是将应该外投的力比多撤回指向自己,以发展自我功能.

    如精神分析抑郁自恋

    关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马可欣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心理健康并使用有效的方法预防和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但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社会关系逐渐复杂化,人们的心理逐渐发生偏移,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想法,及时有效的解决心理发生的问题,保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群体或个体在社会中表现的心理现象,它直接反映人们心理的健康程度并为形成健康心理状态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基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对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我国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1例留守经历高职生失恋的个案研究

    汤云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案例求助者Z某,大二学生,有留守经历,因失恋引发失眠、抑郁、不想和人说话,没心思上课等症状,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与来访者的会谈交流,咨询师评估来访者的问题是由于其不合理的信念引起的,结合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试结果,判定来访者存在轻度抑郁情绪,因此,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对其进行咨询.经过8次咨询,求助者基本走出失恋阴影,抑郁情绪也得到缓解,取得了满意效果.

    留守经历高职生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

    实习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刘芳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实习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120名实习生进行职业认同、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问卷调查,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职业认同总分(59.86±9.79)分值处于中等水平,而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自我效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认同受居住地、职业自我效能和就业意向等因素影响较大.结论 通过培养或提升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实习生职业认同度,培养实习生的工作责任意识,有助于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职业认同心理弹性职业自我效能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葛亮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如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也有很多,像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亟须得到解决.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着手分析,进而得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方法.谨以此文,希望能给广大高效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和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