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大学生心理困扰与心理求助状况调查及心理调适策略分析

    王冬雪才运江王丽宁周郁秋...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大学生的心理困扰程度及心理求助特征,提出居家心理调适的策略和建议,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制定适合居家大学生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在线填写,对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根据一般资料调查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及心理健康服务求助态度量表(IASMHS)的调查结果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大学生的心理困扰程度及心理求助特征.结果 研究共调查1111名大学生,K10平均得分为(14.93±6.79)分,其中32.0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困扰.IASMHS得分平均为(82.28±12.61)分;疫情期间遇到心理困扰时,其中60.85%的大学生向亲朋好友求助,40.50%的大学生自己解决和忍受,37.71%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寻求帮助,34.38%的大学生向专业人员(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心理困扰程度有显著影响(P<0.01);年龄、性别、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心理求助态度有显著影响(P<0.01).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困扰与心理求助倾向因子、不在意社会污名因子及心理求助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居家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其多倾向于非专业性心理求助,专业心理求助利用率不高,应加强大学生居家心理调适技能及专业心理求助意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大学生心理困扰心理调适心理求助

    疫情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生涯阻碍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万恒阳余俊渠颜农秋黄家瀚...
    40-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生涯适应力现状,探讨疫情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生涯阻碍知觉、生活满意度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51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MOS24.0和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关系分析及中介模型检验.分析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生涯阻碍知觉、生活满意度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样本的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维度得分及生涯适应力总分显著低于常模.性别对生涯适应力、生涯阻碍知觉的主效应显著,即男生的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生涯阻碍知觉显著低于女生;年级对生涯适应力、生涯阻碍知觉的主效应显著,即大一、大四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的生涯阻碍知觉显著高于大二.个体在疫情下的生涯适应力和生活满意度均与生涯阻碍知觉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生涯适应力在生涯阻碍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9.53%).结论 疫情下大学生个体的生涯适应力能够有效调节生涯阻碍知觉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新冠肺炎疫情生涯适应力生涯阻碍知觉生活满意度大学生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曾婷刘文伟覃文贤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框架,构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实施方案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试验组基于奥马哈系统,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干预前后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评估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及在2、8、12周时的血压达标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周时,试验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12周时,试验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制定的康复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缩短血压控制达标时间.

    奥马哈系统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康复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意大利华侨心理状况的调查

    陈王梽詹慧静洪映留嘉遥...
    46-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境内外意大利华侨的心理状况.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方式调查1周内从意大利回国在隔离酒店的100名青田籍华侨,同期在意大利的100名青田籍华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两地华侨归国/不归国的原因,比较其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对归国华侨归国原因调查结果显示,52名华侨因躲避疫情回国,20名因探亲回国,20名因签证更换回国,8名因工作需要回国.100名未归国华侨暂不回国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50名因路途风险过大暂不回国,33名因回国经济成本高暂不回国,17名因回国手续繁琐暂不回国,没有人选择国家政策而暂不回国.境外意大利华侨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均高于境内意大利华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情况与子女情况、防疫知识了解程度及目前所在地有关(P<0.05);抑郁情况仅与目前所在地有关(P<0.05).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境外意大利华侨更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其线上及线下心理疏导至关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心理状况华侨

    新冠肺炎流行期三年级小学生与家长焦虑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晓东李金明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期间三年级小学生与家长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两个班级的90名三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析影响小学生及其家长SAS评分的因素.结果 86名小学生SAS评分为(41.28±7.47)分;存在轻度焦虑情绪12名.86名家长SAS评分为(51.42±8.99)分;存在焦虑情绪51名,包括轻度焦虑34名、中度焦虑15名、重度焦虑2名.学生与家长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家长与女家长、家长们受教育程度、职业稳定性的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两个班级学生之间、两个班级家长之间、男学生与女学生之间的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家长SAS评分的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稳定性(P<0.05).结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家长们较学生们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影响其情绪产生的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稳定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年级小学生家长焦虑情绪影响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某高职学院553名学生为例

    刘丹
    51-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某高职学院55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553名高职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3.63%.16.09%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9.58%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7.96%的学生存在重度心理问题.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单亲、人际关系满意度及对未来是否有目标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下应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单亲家庭、人际关系较差及目标模糊的学生更应加强沟通和辅导.

    新冠肺炎疫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体格发育及食物频率的研究

    吴薇岚李成志韦秋玲唐峥华...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体格发育与食物频率的关系,对ASD家庭喂养提出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暨发育行为儿科门诊收治的149例ASD儿童为ASD组,同时纳入健康儿童163例为对照组.通过体质量、身高及头围(HC)等体格测量和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统计两组一般人口学信息,比较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及食物频率,并分析ASD儿童体格发育与饮食结构的关系.结果 ASD组身高别体质量Z值(WH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BAZ)、头围Z值(HCZ)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SD组主食、奶类、蛋类、肉类及制品、水产类、蔬菜的食用频率低于对照组,零食食用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SD儿童蛋类及干坚果食用频率与HC呈正相关(P<0.05),菌类食用频率与WHZ、BAZ呈负相关(P<0.05),蔬菜食用频率与WHZ呈负相关(P<0.05).结论 ASD儿童可通过增加主食、肉蛋奶、干坚果等食物的食用频率促进体质量、HC的增长,减少生长发育偏离的发生.

    儿童体格发育孤独症谱系障碍食物频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栾斐斐李军海
    56-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各地高校纷纷延迟开学时间,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隔离在家的大学生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学校延迟开学、开展网络授课等特殊情况下,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本文从疫情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和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学生心理健康

    耳穴压豆联合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乔海燕张爱荣高翠侠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消化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耳穴压豆心理护理肝硬化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公众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了解与帮扶意愿研究——以秦东地区为例

    权玮涵苏静杜佳玉
    61-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不被社会重视的弱势群体,但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及网络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关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本文以秦东地区为例,探究该地区公众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了解与帮扶意愿现状.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秦东地区帮扶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