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心理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铀刘诗惠钟浩曹鎏...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心理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41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分析其身体质量指数(BMI)、家庭成员数量(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心理认知功能和疼痛类型之间的关系,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认知功能评定及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创建MMSE和MADRS模型并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MMSE和MADRS模型分析表明: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夜间痛、静息痛及家庭成员数量是患者心理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夜间痛、家庭成员数量会影响患者的心理认知功能;而静息痛是影响患者心理精神状态的重要因素.结论 患者术后心理认知功能变化与家庭成员数量及术后疼痛症状有关,相对于独居的患者,与家人一起生活的患者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承受术后疼痛感,也能保持相对较好的心理认知功能.

    心理认知功能股骨颈骨折多元回归性分析MMSEMADRS

    反刍思维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

    林杰才巫颖党彩萍
    4-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反刍思维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27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反刍思维量表(RRS)、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逐步法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结果 女生的社交焦虑高于男生(t=2.973,P=0.003<0.05),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正向预测社交焦虑(β=0.211,P<0.001),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正向预测反刍思维(β=0.421,P<0.001),反刍思维可以正向预测社交焦虑(β=0.433,P<0.001),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86.26%.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可以通过反刍思维影响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开展反刍思维的心理干预将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负性生活事件反刍思维社交焦虑中介效应

    PBL与LBL相结合应用在留学生心电图教学中的作用及对学生心理影响分析

    张卓琦张凤云陈文苏陈保花...
    6-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BL)相结合应用在留学生心电图教学中的作用及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8月,共有40名留学生在本院实习接受心电图教学,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案将40名留学生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20例采用PBL与LBL结合教学,获取两组教学实际效果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20例的理论成绩(91.53±6.42)分、实际操作成绩(90.89±6.61)分、心电图读片成绩(91.34±6.57)分均高于对照组(78.93±6.98)分、(78.34±6.79)分、(78.69±6.88)分(P<0.05).试验组20例的教学满意度(增加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提升自学能力、强化知识掌握、提升学习积极性、理论和实践联系、心电图判断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0例的抑郁发生率(0.00%)与焦虑发生率(0.00%)小于对照组(20.00%)、(25.00%)(P<0.05).结论 PBL与LBL结合教学不仅可提升留学生心电图教学的实际效果,还可提升留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减轻留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心电图教学实习成绩教学满意度

    心理弹性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

    陈娜娜刘媛媛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对2019年4月~2020年10月到本院治疗的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所有患者心理弹性,研究心理弹性与患者的疼痛的关联,分析心理弹性和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110例患者进行术后24 h心理弹性测试可得心理弹性平均得分为(51.34±10.24)分;110例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为(3.25±0.38)分,机械痛阀值为(16.05±1.72)分;110例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和应激反应为负相关.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手术之后心理弹性相对不佳,而且心理弹性与患者的疼痛以及应激反应存在负相关,和机械痛阀值为正相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弹性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心理应激反应.

    心理弹性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疼痛

    综合性护理配合精神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单美芹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配合精神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计前瞻对照实验,依据奇偶数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同时配合精神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及敌对猜疑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及敌对猜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动性和交往情况以及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动性和交往情况以及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配合精神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综合性护理精神康复训练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

    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在提高自尊水平中的应用价值

    高学柱倪文博李亚男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提高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7月,选择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配合团体心理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比对照组的76.0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自尊水平评分较差,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自尊水平都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时候,通过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自尊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团体心理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自尊水平常规治疗

    慢性头痛患者焦虑发生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措施分析

    郭宇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头痛患者焦虑发生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168例慢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广泛性焦虑症状量表-7(GAD-7)对患者焦虑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合并焦虑组与非合并焦虑组.查阅两组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疼痛程度、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数、伴有抑郁症状种类数、病程、疼痛持续时间等,并完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干预.结果 168例慢性头痛患者中有41例患者伴有焦虑,发生率为24.4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慢性头痛患者焦虑发生率与性别、文化水平无统计意义(P>0.05);与年龄、疼痛程度、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数、伴有抑郁症状种类数、病程、疼痛持续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头痛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降低焦虑发生率.

    慢性头痛焦虑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心理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研究

    何慧君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8例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P<0.05).结论 心理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评价.

    心理护理模式急性心梗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心理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李子惠李辉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ICU接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抽取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入组,摸球实验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干预,基于此,为实验组加用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满意度、护理前后血糖和血酮监测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和症状改善、血糖控制、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血糖和血酮监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血糖和血酮监测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较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症状改善、血糖控制、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满意度,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和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可借鉴.

    心理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时间满意度血糖水平

    心理护理在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孝佐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CRRT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磷达标率(96.67%)及透析充分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磷达标率(80.00%)与透析充分率(86.67%),差异显著(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CRRT治疗的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其整体疗效及安全性的保证均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理护理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