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抑郁和焦虑的临床跟踪研究

    欧阳海春麦思资夏风帆卢剑华...
    62-6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术后患者,分别在直接PCI术后24 h内,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测试,统计各时间节点焦虑阳性、抑郁阳性、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对焦虑、抑郁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做相关分析.结果 抑郁症状阳性在直接PCI术后24 h内发生率最高(35.80%),出院前明显下降(15.80%),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21.10%、29.40%、27.40%.焦虑症状阳性在直接PCI术后为33.70%,出院前为14.70%,随后分别为20.00%、29.40%和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接PCI术后24小时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51.60%,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22.10%、36.80%、41.00%、37.90%;在各个时期焦虑得分、抑郁得分与睡眠质量总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 接受直接PCI术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在直接PCI术后24 h内的发生率较高,出院前负性情绪明显下降,但在直接PCI术后1年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前增加,焦虑或抑郁情越来越明显,睡眠质量越来越差,提示要及时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孟俊君邹志丹周琨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入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按照系统随机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选择心理护理,在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显示,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更为良好,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展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了解关于宫颈癌的基本知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宫颈癌全程系统化护理护理

    早期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

    刘雪梅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态度、康复护理质量、并发症护理质量等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态度、康复护理质量、并发症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NIHSS评分、HAMD评分、ADL评分、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HAMD评分、ADL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改善患者抑郁心理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心理护理康复护理脑梗死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洪雷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遴选本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以红蓝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GQOL-74)得分状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焦虑、抑郁分值与GQOL-74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8周对患者展开调查,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有助于病情控制与恢复,值得推广.

    糖尿病心理护理抑郁焦躁生活质量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蒋忠华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母乳喂养率.其中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护理满意度则以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06±4.12)分、(39.23±4.1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76±4.85)分、(44.06±3.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09,t=6.321,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60,P=0.025<0.05).实验组的母乳喂养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46,P=0.016<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的负性情绪,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改善母婴预后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剖宫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不良妊娠结局负性情绪

    认知心理学用于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探析

    姜东儒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学用于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心理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认知心理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咨询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0%、71.4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6.53%、46.9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下降,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及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心理学治疗心理疾病患者有显著效果,能够减少抑郁的发生率,减少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恢复,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咨询认知心理学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陈瑛仇月菊乔晓曼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抽选出5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电脑随机挑选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和常规组患者展开对比后,未发现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和常规组患者展开对比,发现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形式,可为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宫颈癌根治术睡眠质量围手术期

    探讨肺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周荣花邢华兰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肺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肺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1 d和术后3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更低(t=20.760、t=26.630、t=18.159、t=58.10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电监护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更短(t=5.989、t=26.662、t=41.386,P<0.05);与对照组比较(16.07%),观察组(1.78%)并发症发生率更低(x2=5.380,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肺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

    肺手术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负性情绪术后恢复社会支持

    分期心理护理对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肖颖华李炎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实施分期心理护理,分析效果.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从本院接收治疗的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中,抽取符合条件的7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性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分期心理护理,就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后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 分期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促进手指屈肌腱损伤康复和提升预后效果.

    心理护理手指屈肌腱损伤并发症疼痛程度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街头无偿献血人员的价值

    王玉娟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街头无偿献血人员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2020年8月88例参与街头无偿献血的人员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直接进行献血操作,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则在献血时在常规护理干预之外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相关不良反应、再次献血意向、对献血工作开展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8.859、13.345,P<0.05);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1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3,P>0.05);观察组对献血护理工作开展总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27%(x2=4.728,P<0.05);观察组献血后愿意再次献血的比重为93.18%,高于对照组比重75.00%(x2=4.162,P<0.05).结论 对街头无偿献血人员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献血者不良情绪,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意向,且能提升献血者对献血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干预街头无偿献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