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王飞凤谌芳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4例采取手术治疗下肢骨折患者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下肢症状(疼痛、肿胀、皮肤温度)评分、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少于甲组,但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下肢症状,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推广.

    下肢骨折针对性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肖春燕黄德鸿龚奕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将吉西他滨+奈达铂+地塞米松化疗方案用于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7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以分组形式进行研究,A组行GDP方案治疗,B组行CHOP方案治疗,对两组化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A组疾病缓解率为79.41%(27/34),与B组57.58%(19/33)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骨髓抑制、白血胞减少毒副反应率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为出现心脏毒性、肾毒性毒副反应,与B组9.09%、12.12%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吉西他滨+奈达铂+地塞米松联合化疗方案用于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治疗中效果理想,可延缓疾病进展,且不会对心脏、肾脏产生毒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吉西他滨奈达铂地塞米松淋巴瘤

    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

    邱国强刘亚芬曹川贝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用药特点,并且根据其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86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并且对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老年患者经过调查后发现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以及多尿、排尿困难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分别占据着总例数的40.86%、26.88%、12.37%、10.75%和9.14%.结论:为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导老年患者进行合理用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进老年患者用药水平质量的提升,有利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老年人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心血管内科中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分析

    陈加贵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中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8年4月中的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后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观察组治疗后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0.85±0.62)次、(3.44±1.06)分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1.27±0.65)次、(5.63±1.57)分钟,P<0.05.结论: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张文媛刘现亮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电图表现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心血管内科80例急性NSTEMI患者(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间)的心电图表现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二者相关性.结果:ST段压低与冠脉狭窄程度无相关性,r=0.078,P=0.366;与病变支数正相关,r=0.241,P=0.037.结论:急性NSTEMI心电图中ST段压低的程度与冠脉病变支数正相关.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电图冠脉病变相关性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范国志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对原发性的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判断方法进行研究,对比超声法和病理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原发甲状腺淋巴瘤诊断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普勒超声扫描仪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扫描,并将患者的病灶进行组织免疫切片的制备.观察所选患者在两种方法下的检测结果和表现的特征.结果:在这37例的患者中发现,有15例双侧叶均受累,12例单侧受累,10例峡部受累;超声表现为11例呈单纯弥漫型改变,14例呈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合并多发低回声结节型改变,9例呈肿块型改变,3例呈甲状腺双侧叶多发低回声结节.37例PTL中有23例(62.16%)伴周围颈部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超声影像特点.应该综合的应用这些检测手法,以便使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

    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诊断病理对照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

    刘宏张继芝张伟徐仁华...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构建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他医院培养院内培训师资提供参考和启发.方法:应用思维导图设计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选拔、训练、实战,最终形成固定的院级培训师培养模式.结果:经过4年的探索与实践,临床护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得到提升,院级护理培训师团队在市级、国家级各种比赛中也取得丰硕的成果.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构建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有助于管理者从整体角度把握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的架构.通过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了医院护理教学水平与培训效果,推动了护理质量改进活动,保证了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思维导图护理师资培训师培养模式培训护士

    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效果

    郑思刚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10例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尿激素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rt-PA治疗,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安全性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rt-PA联用尿激素酶静脉溶栓的模式来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在获取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rt-PA尿激素酶静脉溶栓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跨专业跨学科项目管理在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廖英桃杨肖嫦徐琳芳贺香君...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中的效果.方法:成立跨专业跨学科项目管理小组,确立项目计划,制定对策,研讨改进.结果:2016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事件14例,2017年发生跌倒事件6例,(P<0.05).结论:项目管理能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

    项目管理精神病跌倒

    鼻内镜手术结合鼻腔冲洗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体会

    杨法伟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结合鼻腔冲洗液治疗的疗效.方法:对耳鼻喉科8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生理盐水组术后实施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干预组术后实施鼻腔冲洗液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结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可提升疗效,降低复发风险.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鼻腔冲洗液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