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08例舒缓疗护病人诊疗与问题分析

    邹凡孙吉朱梅霞吴玉苗...
    341-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108例舒缓疗护病人的诊治过程,分析相关数据及存在问题,促进舒缓疗护发展,更好的为舒缓病人服务.方法:我们对2017年6至2018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108例晚期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生存期的评估以及症状治疗效果等的分析.结果:终末期患者经过舒缓疗护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疼痛均能得到满意控制,但存在7.4%舒缓疗护病人退出治疗.病人家属满意度调查90.0%,明显减少医疗资源消耗.结论:108例患者在进入舒缓疗护后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34.3%舒缓疗护患者未得到最大限度的舒缓治疗收益.疼痛的治疗上本社区已基本能消除,但对于其他症状尚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技术支持.早期的转诊介入舒缓疗护、减少舒缓疗护退出率等舒缓疗护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医护工作者进一步去努力.

    转诊舒缓疗护舒缓疗护退出率

    腹部超声对精神病患者并发肠梗阻诊断的应用分析

    袁小娟薛祎泊
    34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并发肠梗阻腹部超声在精神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单纯肠梗阻患者作为参考对象,精神病患者为实验组,单纯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并发肠梗阻腹部超声,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检查依从性.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病症确诊率为57(95.00%),对照组患者的病症确诊率为58(96.67%),组间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诊断依从性为51(85.00%),对照组患者的诊断依从性为60(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部超声应用于精神病患者并发肠梗阻诊断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但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况可能存在异常,所以患者的诊断依从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配合,以保证患者的顺利检查.

    并发肠梗阻腹部超声精神病应用价值

    精细化管理在心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肖俊
    34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心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文书书写、物品管理、无菌操作、护理安全等护理管理指标评分方面,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精细化管理心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降低血透导管比率中的应用

    李琳於建根朱华
    345-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降低血透导管比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有在我院血透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病人,计算运用PDCA前后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观察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血透患者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中的作用.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长期血透导管比率为22.4%(56/250),运用P DCA管理模式后长期导管比率逐年下降,2018年1月长期导管比率降至11.2%(34/302).结论:PDCA方法在持续降低血透导管比率中切实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PDCA循环法基层医院血透导管比率

    精神动力学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关于改善自尊的方法述评

    马晓蒙黎雪梅
    346-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在自尊研究存在的理论研究较多、零散、应用研究缺乏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精神动力学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这两种使用较广泛的心理疗法中改善自尊的具体方法,得出了修复潜意识创伤情结、平衡人格结构、改变核心信念,学习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等方法,为精神病学、心理学相关领域同行做自尊的应用研究提供更多方向和参考.

    精神动力学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自尊

    多次电话回访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何淑萍林利萍黄艳芳
    348-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多次电话回访在诊断AMI患者行PCI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行PCI术的患者共142例,患者病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用健康教育知识卡进行出院健康教育,并于出院后第1周电话回访1次,并在第6个月再电话回访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4个月、第6个月再进行4次电话回访.出院第1周和出院第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食欲、精神、睡眠、疼痛、对冠心病的认识、医嘱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评分对比,观察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多次电话回访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AMI患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但需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交流,并加强电话沟通能力.

    多次电话回访PCI术后延续性护理

    关于护患沟通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探讨

    潘玉霞
    350-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护患沟通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通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49/50)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43/50)86.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应该注意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病史以及病情发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安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制定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恢复.

    心内科护患沟通满意度

    产妇临产后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对产程进展的影响分析

    李诗静
    35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临产后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妇,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体位护理,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的体位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高、产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临产后通过体位护理能够极大的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产妇临产体位护理产程进展影响分析

    行为管理应用于儿童口腔门诊中的价值评价

    夏熙彦罗华群
    352-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行为管理应用于儿童口腔门诊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0例在本院口腔门诊进行医治的儿童口腔疾病患者,并且将所有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管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行为分级和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的总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管理应用于儿童口腔门诊中可以明显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并且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行为管理儿童口腔门诊中评价

    中耳后鼓室腺瘤病例1例

    康子威卫来王志强
    353-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1例中耳后鼓室腺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听力学特点、颞骨CT特点及病理特点对明确诊断的意义,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有无肿瘤局部复发及听力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检查的1例中耳后鼓室腺瘤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包括临床变现与体征、听力学检查、颞骨CT检查结果、病理结果及术后15d、1月及1年随访过程中患者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该患者入院时左耳进行性听力下降,左耳骨膜松弛部可见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凸向外耳道,左耳感音神经性聋,颞骨CT左侧室内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形态不整,大小约0.8cm×1.6cm,听小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乳突气化良好,乳突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乳突腔骨壁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均无明显特异性来确诊中耳后鼓室腺瘤,病理为左后鼓室腺瘤(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K(+)、CgA(+)、Sgn(+)、CD56(-)、Ki-67index 1%可明确中耳后鼓室腺瘤诊断,术后随访过程中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左耳听力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耳后鼓室腺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听力学特点、颞骨CT特点无明显特异性来明确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可明确中耳后鼓室腺瘤诊断,其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们该患者术后无肿瘤局部复发、患耳听力无明显改善.

    中耳鼓室腺瘤病理神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