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莫清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50例脑梗死患者,对这些脑梗死患者均在发病后的24h内进行了2次脑部CT检查,将第一次进行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发病6h内),将第二次进行CT检查作为观察者(24内),比较这两组CT区别和确诊患病类别。结果:在50例脑梗死患者中,静态发病15例(30%)、动态发病25例(50%);20 (40%)例出现意识模糊、12 (24%)例出现偏瘫;在表现类型上,5例为完全脑梗死,38例进展性脑梗死,7例稳定性脑梗死;首次CT检查对于脑梗部位的确定的准确率和检出率低于第二次检查,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CT诊断脑梗死,可以较早准确的确诊部位和类型,对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CT脑梗死诊断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王雷杨芬蔡祥增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0例,所有患者均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治疗前后8:00、16:00以及24:00的血浆皮质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2hPG(餐后2h血糖)、FPG(空腹血糖)水平以及BMI(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8:00、16:00以及24:00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0889、3。4308、15。632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hPG、FPG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1。5226、9。6638,P<0。05;患者治疗后BMI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6789,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浆皮质醇水平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影响

    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何荣清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另择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都施以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血清尿素氮水平比对照组高,P< 0。05。实验组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检出率为98。67%,比血清肌酐以及血清尿素氮的78。67%、76。0%高,P< 0。05。结论: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肾功能检查的过程当中,合理运用血清胱抑素C检测法,可对早期肾损伤进行有效的检出,并能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指导,建议采纳。

    老年糖尿病应用价值血清胱抑素C肾功能

    下颌前牙咬合创伤致慢性根尖周炎病例分析

    汪志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在本院于2015年2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患者当中进行抽样,选取65例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下颌前牙咬合创伤造成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临床当中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叩痛以及咬合痛,疼痛的来源主要位于根尖周围牙周膜感受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结论: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由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牙齿的根髓以及冠髓往往没有产生感染,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更多采用选磨法,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下颌前牙咬合创伤慢性根尖周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

    孙成功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调取我院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档案,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西药疗法,评估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更优;临床症状减轻较迅速,住院时间较短;临床疗效更好(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快速缓解各种临床症状,提升治疗疗效,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琛刘秀芬阎志新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葡萄糖酸辛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86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选取43例研究独享。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进行治疗。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葡萄糖酸锌布拉氏酵母菌小儿病毒性肠炎炎性因子临床疗效

    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对桥本氏甲减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影响

    张季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对桥本氏甲减患者的甲状腺免疫性抗体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桥本氏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人。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固本消散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含量变化、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总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研究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优于对照组44。64%(P< 0。05)。结论: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能明显改善桥本氏甲减患者的自身免疫状况。

    固本消散方优甲乐桥本氏甲减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黄尚涛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腹手术组(开腹手术治疗)与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每组各18例,对比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均较长,同时术中出血量也多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开腹手术组发症发生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低位直肠癌

    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探索

    李贵龙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2例作为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为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降低和稳定,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硝苯地平氯沙坦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探讨

    余振兴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观察,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快速血清学检验。结果:快速血清学检验获得的阳性率为77。42%,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获得的阳性率为88。71%,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对血清学检验结果予以分析,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而言,4~8岁患儿的血清学检验阳性率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无论是微生物快速培养,还是快速血清学检验,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相对而言,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价值更高。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