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孟留伟
    30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的50例患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测评,观察组患者的评测分数高于对照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患者满意程度结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理护理护理方法

    快速康复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徐金平
    302-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近收治的59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进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都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肺癌手术治疗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护理肺癌手术应用效果

    宫颈癌根治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倪结
    304-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于2017年5月,直至2018。6月结束,期间以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计数91,分组处理选择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5)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以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在分值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均得到P<0。05最终结局确认,由此可证明,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论:对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合护理干预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护理效果

    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霍晓
    305-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防范措施实施前的对照组(n=55)和行防范措施实施后的实验组(n=5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失误率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防范措施后,我院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有效降低,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强了护理质量。

    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费春艳
    306-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行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实际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6±0。2)d、术后清醒时间(35。9±7。1)m i n、住院时间(5。9±1。2)d,均显著短于常规组(3。9±0。4)d、(52。7±8。3)m i n、(10。6±2。3)d(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7%(P<0。05)。结论:开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手术室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发症

    心脏移植患者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探讨

    曾庆兵陈柳云陈洁春
    30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移植患者的围术期心里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我院2014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实施心脏移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心脏移植患者的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心脏移植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护理对策

    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何招玉
    308-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02±4。75)分,躯体化(1。19±0。33)分、恐惧(1。30±0。13)分、抑郁(1。37±0。14)分、敌对(1。35±0。25)分。结论:在先兆流产护理中应用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研究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行为干预先兆流产护理应用效果

    护理程序在规范化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谭雪萍
    309-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规范化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方法,将医院2016—2018年270例规范化护士分为观察组(140倒)和对照组(130倒),观察组按照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对照组按常规模式教学进行。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和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程序模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护理教学的效果。

    护理程序规范化培训管理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罗艳
    311-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护理干预信息的5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随机抛掷硬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止血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综合止血效果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止血优质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分析

    吴周军
    312-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阐述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旨在找寻最佳的精神分裂患者护理干预手段。方法:以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分裂症患者为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日常用药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手段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更优。在护理前对照组患者H A M D评分为(15。93±1。21),观察组患者H A M D评分为(15。09±1。31),两组患者H A M 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9。30±1。20),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7。24±1。01),观察组更优。结论:经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以此提升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干预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