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刘子阳
    313-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过于片面,很多高中生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困扰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学会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本文主要研究自尊与自我能效感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心理求助态度的干预措施,

    高中生心理求助态度自尊自我能效感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戴晓月朱晓梅
    314-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摄入的铁不足引起。婴幼儿膳食中,人乳和牛乳的铁含量均较低,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体内储存的铁耗竭后即发生缺铁。本文笔者回顾性调查了2013—2015年的141例IDA患儿情况,并就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评估、分类,治疗、管理及预防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

    社区管理在老年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印春华蒋利华陈伟
    316-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在老年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间老年医院收治并出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采用社区医师和患者自我管理结合的模式,设定为实验组;出院后一般随访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实验组用药依从性、再住院率、心功能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可显著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社区管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价值

    健康教育干预对于儿童计划免疫率的影响观察

    徐丽华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儿童计划免疫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的300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150名儿童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观察组150名儿童在免疫程序接种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计划免疫率。结果:观察组接种率为96。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浅谈如何提高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张君华
    318-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南京市六合区2016—2018年三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各项工作指标,分析影响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规范性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南京市六合区所有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六合区近三年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逐步提升,得益于社区医院、精防医生、疾控中心以及精神专科医院共同发力,相互配合。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规范性

    中药超声导入在心血管外科术后脾胃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现状

    秦瑶侯明晓
    319-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随着心外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使许多心血管系统疾病得到根治或改善,尤其是心脏移植术的成功更是为许多重度心衰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因心外科手术通常是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等非生理状态下进行,患者的生理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对全身内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常出现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根据患者术后不适将其概括为3组症候群:①发热;②气虚汗出,心悸乏力;③脾胃失调;其中,脾胃失调症候群即胃肠功能障碍多见于VR及CABG术后。(1)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会给机体产生刺激而产生炎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使患者出现器官功能紊乱、组织水肿等症状,给各器官功能造成直接影响。(2)由于胃肠应激、术后疼痛、麻醉药物暂时性抑制及体外循环后低钾等原因,且部分患者术前已经出现体循环淤血等情况,导致胃肠道缺氧、缺血等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致术后出现GIDF。

    中药超声心血管脾胃功能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

    吴丽媛
    320-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入选病例为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15例(51。72%)、满意13例(44。83%)、不满意1例(3。45%),护理满意度96。55%;对照组非常满意11例(37。93%)、满意12例(41。38%)、不满意6例(20。69%),护理满意度79。3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肠瘘、1例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结论:加强对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观察

    武俊
    32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眼科2015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130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130例病人治疗后治愈的有99例,有效的有26例,无效的有5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130例病人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有2例出现眼痒,1例出现灼热感,1例出现轻微的视力模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症状较轻微,不影响治疗;随访半年后,只有2例病人病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54%。结论:对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病人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观察

    下胫腓关节损伤的治疗进展

    丽莎·阿迪凯丽方志鲍同柱
    32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胫腓关节损伤多发生于低能量转转暴力所致的各类踝关节损伤中。其解剖复位是使踝关节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行下胫腓关节固定的指征是对内外后踝固定后仍存在下胫腓关节的不稳定,但如何准确判断下胫腓关节的稳定性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螺钉是目前固定下胫腓关节的主流方式,但螺钉的固定否能使踝关节获得最好的功能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下胫腓关节显著分离治疗解剖复位稳定性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黄伙生管雯
    323-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关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选择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9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进行护理流程的干预,B组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指导,对两组不同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干预以后,本文A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1。54%(24/39),B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31%(36/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90%(14/39),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5/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事件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本文B组患者优于A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胸痛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够缩短抢救的时间,使患者恢复效果大大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胸痛患者急诊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