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干预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肖杨
    441-44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86例儿童龋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儿童龋病治疗操作;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疗法、视觉和听觉疗法、止痛穴位按压、悬赏方法等心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00);实验组的治疗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干预,能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理干预儿童龋病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陈文英
    442-44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症状,易造成误诊、误治。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与心电图的动态观察,进行确诊。结论: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与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肌酶谱的检查,以提高患者诊断率和成功救治率。

    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损害的合理治疗探讨

    虞三乔罗红梅
    443-44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合理选择药物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避免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我们对国内近年来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出现的肝损害情况,及其合理选取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肺结核乙肝病毒标记物肝损害

    560例剖宫产上升原因分析

    张霞
    44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为合理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足月分娩的56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孕妇剖宫产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0例产妇剖宫产原因比例依次为产妇要求40.89;胎儿窘迫15.89;难产15%;回避医疗风险11.97%;臀位7.86%;有剖宫产史5%;妊娠合并症3.39%.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提高对分娩的应对能力,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原因分析

    青云谱区2009-2011年二次供水水质微生物监测分析

    袁国辉付冬莲
    444-444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张卫霞
    445-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显效27例,占67.5%;有效10例,占25%;无效3例,占7.5%,临床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一旦发生,需及时明确诊断,采取有效方案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断治疗

    213名犬咬伤Ⅲ级暴露患者对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知信行调查分析

    赵莹莹
    446-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犬咬伤Ⅲ级暴露患者对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更好地开展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13名首次来我科的犬咬伤Ⅲ级暴露患者进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213名犬咬伤Ⅲ级暴露患者中,27.23%的患者对为什么要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了解,部分患者认为是为了补充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75.12%的Ⅲ级暴露患者不知道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只有6.10%的患者知道体内产生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自第7天开始达到可检测水平;74.57%的病例基于经济、认识不足等原因未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做好犬咬伤Ⅲ级暴露患者的健康教育,消除其恐惧心理;加强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宣传,提高患者的防治意识;提高政府投入的力度,免费为被咬伤人群进行狂犬病预防接种是减少和消灭狂犬病的有力措施.

    首次接种Ⅲ级暴露患者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调查分析

    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及对比分析

    周进
    447-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分析经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M确诊的78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和儿童组(4-14岁).比较不同年龄患儿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 X 线表现及肺外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婴幼儿组 MPP 起病相对较急,咳嗽及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罗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儿童组多表现为高热,咳嗽(主要是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热程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婴幼儿组以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为主,儿童组以肺段实质性浸润为主,肺外表现儿童组高于婴幼儿组.结论:不同年龄患儿 MPP 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 X 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肺炎支原体/诊断对比研究婴幼儿儿童

    护理干预对13例眼球摘除术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朱晓
    448-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例行眼球摘除术的患者,按住院编号,采用奇偶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例、实验组7例,对照组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按计划实施护理干预,经两组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稳定、术后恢复、住院周期及后期心理承受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P<0.05,具有显著的可比性.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对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稳定情绪,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眼球摘除术护理干预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朱丰权
    449-45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其中79例(96.3%)患者心电图表现异常,其中73例(89.0%)患者可见ST段改变,心肌缺血所致ST段下移194次,心肌缺血发作146次.146次无症状心肌缺血表现中,93次(63.7%)发生时间段位于6:00~12:00,发生6:00~22:00发生74次(50.7%),12:00~22:00发生42次(28.8%),22:00~次日6:00发生35次(24.0%).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24h连续监测心脏电生理情况,能够显著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