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分析

    李晓梅
    468-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合适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利普刀进行手术治疗,B组使用微波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显著少于B组(P<0.05),在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两方面均显著优于B 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未见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利普刀治疗宫颈炎效果显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利普刀微波治疗宫颈炎

    血吸虫病疫区农村居民血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邓凤祥
    469-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吸虫病疫区农村居民血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选取我市2个血吸虫病疫区农村,A村与B村,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入户问卷调查303名农村居民.结果:经过调查后得知,“是否听过血吸虫病”选项的知晓率为100%,螺钉有关知识知晓率小于80%,两村的“当地是否存在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病的传播方式”选项知晓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血吸虫病的传播螺钉”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渔船民、农民的血吸虫病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其它职业人群(P<0.05).30岁以上者的血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者(P<0.05).结论:针对血吸虫病知识,我市仍需提高农村居民的知晓水平,加强农村的疾病健康教育,以从源头控制传染.

    血吸虫病农村血防知识知晓调查

    脊髓损伤后发生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李奕婷关彩云梁丽精谭群芳...
    470-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的护理要点及健康宣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发生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的30例患者的护理经过。结果:30例患者发生自主神经反射异常通过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自主神经发生异常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症状,去除诱因,做好大小便管理,给患者提供舒适环境,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脊髓损伤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护理健康宣教

    手足口病分布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分析

    陆加新
    470-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分布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市A区2009年~2011年的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描述性分析其疫情资料.结果: A区2009年~2011年的手足口病报告1700例,年均病发率为37.1/10万,2011年报告有955例病例,病发率为62.7%/10万.2009年A起出现学校聚集性疫情3起.2009年~2011年共检出73株肠道病毒,其中49株EV71病毒,21株Cox A16病毒,3株其他病毒.A区三年的手足口病强度逐年增大,经过统计学分析,2009年与2010年的病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3.04),2010年与2011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140).结论: A区手足口病疫情逐年增加,各级卫生部门必须加强监测、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手足口病分布特征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措施

    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现状监测

    万华生
    47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监测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现状.方法: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正常人群的麻疹 IgG 抗体,计算出其阳性率.结果:2011年全年共监测标本5080份,阳性率高达94.2%,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省的健康人群中,具有极高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不太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流行、爆发,个别年龄、个别地区的阳性率仍较低,应做好免疫工作.

    年龄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监测

    2-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的调查分析

    郑军和
    472-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我市A区2-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的调查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我市A区1960名入托体检的儿童,给予静脉血抽取,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经过检测后得知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检测率为:2~3岁72.2%,~4岁66.3%,~5岁52.3%,~6岁51.5%,儿童各年龄段之间的表面抗体检出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3岁同~5、6岁组对比,~4岁组同~5、6岁组对比,其表面抗体检出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3岁组同~4岁组对比,~5岁组同~6岁组对比,其表面抗体检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2~6岁而儿童,随着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逐渐延长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随之下降,定期每年给予一次乙肝抗体检测,若抗体水平低于保护性标准,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3~4岁儿童,再给予一阵最为合理.

    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

    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疫苗接种的情况与影响因素

    周和太
    473-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疫苗接种的情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有的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乙肝疫苗接种,调查其接种情况、未接种原因.结果:经过调查后得知,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9.1%,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种率为93.4%,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农村、城区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由于免疫效果差而未接种.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为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需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乙肝疫苗接种影响因素

    妊娠期妇女口腔急症78例临床分析

    邱玉丽
    474-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常见口腔急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78例妊娠期口腔急症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特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提出治疗原则。结果:妊娠期女性口腔急症的发生与其特殊时期有相关性。结论:女性妊娠前口腔基础疾病的存在;妊娠期肌体内环境和体型、体重及心理的变化是妊娠期口腔急症发作和治疗棘手的主要原因。

    妊娠期妇女口腔急症临床分析

    127例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

    王卉
    474-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FGR的主要相关因素、终止妊娠的方法以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近年127例FGR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FGR主要相关因素为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其次为胎儿、胎盘因素;FGR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剖官产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结论:加强孕期卫生宣传教育,合理营养,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利于降低FGR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改善FCR的预后。

    生活方式干预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影响

    侯爱江李瑛张振晓
    475-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危重并发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消耗了大量的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及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高血压病尚无根治的方法.有研究表明,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TLC).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发生、发展,而且还可以控制血压,防止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0lO年新版的高血压指南也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生活方式干预即改善患者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本文针对具体的干预方式及健康宣教的内容进行阐述.

    高血压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