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研究

    乔光凤
    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例,其中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6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骨水泥固定假体8例,生物固定假体10例。进行分阶段康复训练与护理。结果:120d所有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结论:良好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措施可以帮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日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训练护理措施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中ILK的表达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杨洋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实验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心梗后大鼠心肌细胞中ILK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检测心功能和BNP表达的动态变化,目的是了解integrin/ILKxintegrin通路是否参与了心梗后心脏重构和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组,术后1周、4周、8周行心脏超声和心脏导管检查评估心功能(n =5),同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评价梗死左室心肌ILK表达变化。结果:AMI后大鼠心肌ILK表达逐步增加,梗死后4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步降低。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和ILK表达的变化规律一致。结论:心肌细胞中integrin/ILK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心梗后大鼠心脏重构和心功能的降低。

    整合素连接激酶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脏重构

    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刘海霞
    5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是目前医学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经分析有多个方面,本文对其进行简单总结,并且就引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胃肠功能紊乱原因对策研究

    颅脑创伤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贺方坤王辉徐华会马跃文...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镇静镇痛治疗的必要性及其安全性.方法:200例因颅内出血昏迷急诊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分为两组, A组给予术后48h静脉持续镇痛,B组给予空白对照.分别观察术后1h、6h、12h、24h和48h患者HR、SBP、DBP、RR、SPO2,疼痛评分等,并随访6个月观察其病情转归等.结果:A组有6例,B组有3例因外科医师认为影响其观察面而终止;A组3例,B组5例病人中途放弃治疗,B组有2例回访失败,故排除标准,A组91例,B组90例共181例纳入标准.两组间患者的年龄(12~75岁)、性别、术前Glasgow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SPO2、ETC02有显著性差异(P〈0.05),MAP、HR及术后恢复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A组出血再手术率(3.29%VS17.78%,P<0.01)、死亡率(32.07%VS 43.33%, P<0.01)较B组明显降低.结论:重症脑创伤的患者实行镇痛镇静治疗是必要的,镇痛镇静在降低颅内压措施中占重要地位,它能减少疼痛应激对ICP、CPP、脑血流及脑细胞氧代谢的不良影响.

    芬太尼利多卡因艾司洛尔镇痛颅脑创伤

    不稳定心绞痛的药物治疗研究

    刘梅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心血管领域的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策略成了关注的焦点。自1977年9月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经皮冠状动脉墙内成形术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更加完善,已经是目前冠心病治疗世界通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此同时,冠心病的医药治疗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医学循证显示,充分有效的药物治疗对心血管病的降低有着显著作用。

    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

    探究更昔洛韦对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何柏梁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更昔洛韦在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喘息性支气管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增加更昔洛韦治疗,5mg(kg·次),疗程为5天,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7%,显著率79.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更昔洛韦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

    屈肘式按压方法运用于静脉输液拔针的效果观察

    李励蓝艳杏
    54-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寻找静脉输液后拔针的最佳方法,从而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1000例患者按照拔针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按压和屈肘式按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屈肘式按压法操作方便、实用,能够有效减少皮下淤血、针眼出血的发生,病人容易接受.

    屈肘式按压静脉输液拔针效果观察

    全胃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方式的效果比较

    孙雪艳
    55-55,56页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王晓飞
    5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行介入治疗后静滴康莱注射液lOOmL,每日1次,20d为1个疗程.对照组行介入治疗后仅予以能量合剂静滴.结果:共收治58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24例.介入联合康莱特注射液对控制肿瘤总有效率63.2%,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为63%.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能有效控制肿瘤,对改善症状及生存质量、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介入治疗康莱特注射液中晚期肝癌

    各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田利辉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各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肝胆管结石临床患者病例9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指征分别采取治愈性肝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肠内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加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定义为甲、乙、丙组,而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甲组和丙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且甲组和丙组的患者残石率均较乙组低(P<0.05).结论:愈性肝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加胆道镜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关注.

    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优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