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陈嘉明

双月刊

0438-0460

xdxbs@xmu.edu.cn

0592-2182366

361005

福建省《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厦门大学主办的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一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在整体构思方面力求展现严谨、科学、客观的特色。内容上包含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注重反映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多年来保持较高的摘转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赋能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王艳艳樊立伟何如桢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支撑力,而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首要特征,是否以及如何赋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 2011-2020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公告后的漂移视角,可探究创新产出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厘清创新产出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产出能够显著缓解盈余公告后漂移,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而且创新产出的突破性程度越高,其影响作用越强.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创新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提升主要缘于:创新水平高的企业具有高的盈余持续性以及较低的信息不确定性.异质性检验发现:创新产出对盈余公告后漂移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多、媒体报道较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的企业;而且,相对于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四大"审计的公司的创新产出对盈余公告后漂移的作用更为突出.

    创新产出盈余公告后漂移信息不确定性定价效率新质生产力

    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行为识别研究——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证据

    陈汉文欧娟杨道广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是打开组织内部治理与经营黑箱的关键环节之一.以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知识密集型组织为切入,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投入与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中的大客户显著负相关、与小客户显著正相关,说明会计师事务所会根据客户在其客户组合内的相对重要性而差异化地配置审计资源.其次,区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客户组合大小发现,在非"四大"、客户组合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中效应更强.最后,区分客户的产权性质、公司治理水平发现,在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弱的客户中效应更弱.

    组织内部资源配置审计资源审计投入会计师事务所

    林语堂的时空图景与文化理想

    王兆胜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其他中国现代作家相比,林语堂的时空图景注重天、地、人、心,有时甚至呈现出超时空的神秘感与不可知论,显得异常广阔、壮观、博大、深厚,这在其地理时空、社会时空、心理时空、精神时空中得以充分体现.林语堂的文化思想主要包括矛盾中的和谐、生命的循环、诗化人生、融通与对话,这对于克服世界人生中的矛盾冲突、悲观绝望、人心分裂,以及存在的战争风险,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意义.

    林语堂地理时空社会时空心理时空精神时空文化理想

    仪式表演和公共情感——《礼记·月令》与中国早期的感物经验

    闫月珍
    15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成感通互动的境域.在此一语境中,祭祀物色与所处季节直接相关,祭物参与仪式展演,成为意义的生成方式.月令图式是祭祀仪式的根据,这一图式展现出物候、农事和政令的协调.因而,感物与礼制场景直接相关,感物应物候之变,感人循礼制之限.在早期文本中,物不仅是外物,更是祭祀之物;情不仅是私人情感,也是公共情感.通过情实现群体的共鸣,是仪式表演的抒情策略,它最终指向家庭、族群和社会,在更高层面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因此,在礼制背景中,所谓中国文学抒情性,其早期形态并非指向个人情感,而是指向公共情感.

    《礼记》月令仪式礼乐公共情感

    超文本创作与网络文学的媒介考古——以斯图尔特·莫斯罗普为起点的考察

    周才庶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媒介带动文学转型,网络文学日新月异.美国网络文学学者莫斯罗普的超文本小说创作、网络文学文献整理与文学理论探索具有媒介考古的效果.他所创作的小说《胜利花园》被视为美国网络小说的标杆.莫斯罗普开展"探路"与"遍历"项目,以技术模拟、屏幕截图、语料库归档等方式对早期网络文学进行文献整理.莫斯罗普进行"文段"与"超文本"的理论辨析,超文本小说以文段为阅读单位,具有非线性、互文性的修辞特征.欧美与中国的网络文学走向不同的发展路径,前者在文本内部进行先锋的形式探索,后者在文本之外展开宏阔的产业运营,但两者共同面对文学性的失落和延展,以及来自后人类的考验与质询.

    超文本莫斯罗普《胜利花园》网络文学媒介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