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内化素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马金锐史文静田常青董志杰...
    4069-4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方法.通过PCR扩增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内化素G(InlG)基因,构建pET-32a-InlG重组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表达获得InlG重组蛋白,将其纯化后免疫小鼠(100μg·只-1),经细胞融合、克隆和筛选共获得了 3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2、1D2-1和2H10.经鉴定,其分泌抗体亚型均为IgG,.利用制备的1D2-1作为捕获抗体,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兔多抗作为检测抗体,初步建立检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抗体(mAb)与InlG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与沙门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均不发生反应.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LM纯培养物的检测限为1.0× 106 CFU·mL-1.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变异系数在5%~10%之间(<10%).综上,本研究利用抗内化素G蛋白的mAb和兔多抗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检测.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内化素G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利用大蜡螟幼虫和小鼠感染模型筛选猪链球菌血清2、3和9型三价灭活疫苗候选菌株

    朋璐张衡庞思琪乔竹林...
    4077-4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评估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血清2、3、9型强毒株制备的三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使用大蜡螟幼虫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中筛选出血清2、3和9型强毒株各1株(SS1803、SS1803024、SS1696),检测其生长曲线和毒力因子.将菌株分别灭活及混合灭活后与佐剂混合,用4×107 CFU、8×107 CFU SS1803、2× 108 CFU、5×108 CFU SS1803024、1 ×108 CFU、5×108 CFU SS1696 及三价灭活苗(2×107 CFU SS1803+1.5× 108 CFU SS1803024+3 × 107 CFU SS1696)分别对 BALB/c 小鼠进行两轮免疫,采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分别用3种菌株致死剂量攻毒后观察小鼠免疫保护率,同时用亚致死剂量攻毒三价苗免疫组,测定小鼠血、脑、肺、脾的组织载菌量和细胞因子IL-6、IL-12水平,并观察脑、肺、脾、肾中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3株疫苗候选菌株的毒力基因鉴定分别为SS1803: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SS1803024: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SS1696: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单价和三价疫苗免疫组均能产生对应免疫血清型的IgG抗体,以产生IgG1型抗体为主.三价疫苗免疫组能对2、3、9型3个菌株攻毒分别提供83.3%、66.7%和66.7%的保护率,能显著降低感染后小鼠组织中的载菌量,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组织病变程度.本研究筛选临床流行率高的2、3、9型强毒株,联合制备三价灭活疫苗,能够对小鼠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为猪链球菌多价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材料.

    猪链球菌疫苗候选菌株三价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

    基于16S rDNA分析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对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何塔娜胡馨匀米洁兰高立...
    4091-4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评估1株替抗专利菌株唾液乳杆菌XP132对健康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只6月龄白羽肉种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试验组白羽肉种鸡每日饲喂活菌数为1×109 CFU的唾液乳杆菌XP132发酵液,对照组饲喂PBS,连续饲喂4周后,基于16S rDNA测序方法,比较两组鸡肠道菌群发生的相对改变.结果表明,在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后,通过a多样性分析物种丰富度,试验组菌群丰富程度高于对照组.在菌群组成的属水平上,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的肉种鸡肠道菌群中,螺旋体科NK4A136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副拟杆菌属、罗氏菌属等有益物种丰度增加;在种水平上,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组的肉种鸡肠道菌群中乳杆菌、拟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类等有益物种丰度增加.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改变了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增加了有益菌菌群的物种丰度.

    肠道菌群唾液乳杆菌16SrDNA白羽肉种鸡

    干扰素调节因子敲减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猪伪狂犬病病毒增殖的影响

    付艺乾梁东阁王铭洋潘佳佳...
    410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揭示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 s)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shRNA技术构建敲减IRFl-9的PK15细胞系,并检测其敲减效率.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及滴度测定检测敲减IRF1-9后PRV的增殖情况;利用RT-qPCR技术检测PRV感染细胞后PRV-gB、IFN-β、ISG-15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RV感染细胞后gB蛋白的表达水平.敲减效率测定结果显示,PK15细胞中的IRF1-9 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降低;流式细胞术及滴度测定结果表明,敲减IRF1-9基因后有助于PRV的增殖;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证明,敲减IRF1-9基因后,PRV-g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提高;细胞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发现,敲减IRF1-9抑制PRV诱导的IFN-β、ISG-15以及IL-6 mRNA表达.综上所述,IRF1-9是PRV在PK-15细胞内复制的宿主限制因子.

    shRNA干扰素调节因子猪伪狂犬病病毒细胞炎性因子

    TSG101基因敲低对猪伪狂犬病病毒体外增殖的影响

    王梦迪王昱旻张震鲁秀香...
    4110-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使用慢病毒包装敲低技术构建敲低肿瘤易感基因(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的慢病毒质粒及稳转PK15细胞系,并验证该敲低细胞系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的影响.针对TSG101基因构建并筛选,成功获得重组慢病毒,用获得的重组慢病毒感染PK15细胞,并使用嘌呤霉素进行筛选,获得稳转敲低TSG101基因的PK15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对所构建的细胞系进行编辑效率检测;使用CCK-8法对筛选出的细胞系进行细胞活力及生长状况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以及子代病毒滴度方法验证该细胞系对PRV复制的影响;最后对PRV的吸附、进入以及复制阶段的试验探究敲低TSG101基因对于PRV感染有影响的阶段.结果表明,1)本研究所构建的细胞系中TSG101的表达明显降低,并将该细胞系命名为sh-TSG101细胞系;2)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敲低TSG101基因对细胞活性及生长情况无显著影响;3)使用PRV-GFP、PRV-QXX感染sh-TSG101,体外试验证明敲低TSG101对PRV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病毒的吸附、进入以及复制试验证明,敲低TSG101在PRV的复制阶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TSG101基因敲低的PK15细胞系,体外敲低TSG101能够显著抑制PRV增殖,为PRV等DNA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并为进一步探究TSG101调控PRV感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肿瘤易感基因101伪狂犬病病毒PK15细胞

    武汉地区犬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

    张诣徐婕宋晓愿周世伟...
    4121-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统计、调查武汉地区犬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品种、绝育情况、坏死灶数、出血灶数)并分析其与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性.临床收集犬乳腺肿瘤208例并统计品种、性别、年龄、绝育情况等临床信息,运用病理学方法进行组织学诊断后统计坏死灶和出血灶数,用SPSS27.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地区208例乳腺肿瘤患犬均为雌性,发病年龄1~15岁,平均发病年龄9.7岁,易发品种为贵宾犬和杂交犬,未绝育的犬更易发病.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乳腺肿瘤良恶比接近1∶1,其中,良性肿瘤高发类型为混合瘤和复杂瘤,恶性肿瘤高发类型为导管癌和混合癌,出血、坏死在恶性肿瘤中更加常见.经相关性分析可知患犬年龄与恶性肿瘤类型(P=0.016)、出血灶数(P<0.01)、坏死灶数(P<0.01)相关,出血灶数与坏死灶数(P<0.01)相关.年龄、坏死灶数和多灶性出血可作为犬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大的犬发生乳腺肿瘤时易出现坏死和出血,年龄、坏死灶数、多灶性出血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犬乳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出血坏死相关性分析

    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四烯雌酮固体分散体

    朱珍珍刘大虎杨升
    4131-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制备四烯雌酮(altrenogest,ALT)固体分散体,提高四烯雌酮的溶解度及其生物利用度,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聚乙烯吡洛烷酮K30(polyvinyl pyrrolidone k30,PVPK30)为药物载体,叔丁醇为冻干溶剂,冷冻干燥法制备四烯雌酮固体分散体.以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所得ALT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同步热分析法(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sis,TG-DSC)、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 电镜法(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方法来描绘其特性,并研究其在体外的溶出规律.结果显示,四烯雌酮固体分散体最优制备工艺为药载比1∶8,叔丁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80 min.固体分散体在pH为7.4的PBS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为原料药的5.91倍,1∶8混合物的3.65倍,固体分散体6 h体外累积溶出率为89.09%,ALT原料药和物理混合物的累积溶出率为32.94%、28.93%.综上所述,此方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够有效提高四烯雌酮原料药的溶解度.

    四烯雌酮冷冻干燥法固体分散体溶解度

    蒲公英甾醇对AFB1性肝损伤肉鸡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刘馨蔓周鸿缘桑锐葛冰洁...
    4141-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蒲公英甾醇对黄曲霉毒素B1(AFB1)性肝损伤肉鸡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将120只肉鸡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蒲公英甾醇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 BW)及阳性组(300 mg·kg-1水飞蓟宾).除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外,其余各组饲喂含有0.5 mg·kg-1 AFB1的日粮,连续喂养21 d建立肉鸡肝损伤模型,且每日在饮水中给予各组对应浓度的药物.试验期间记录各组肉鸡体重和采食量并计算料重比;通过试剂盒检测肉鸡血清中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含量;通过试剂盒检测肉鸡肝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RT-qPCR法和 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肉鸡肝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Kelch 样 ECH 关联蛋白 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血红素氧合酶 1(Heme Oxygenase-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 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蒲公英甾醇高剂量组在14、21 d可提高AFB1性肝损伤肉鸡的体重(P<0.05)并降低料重比(P<0.05);试验21 d后,蒲公英甾醇高剂量组降低AFB1性肝损伤肉鸡血清中肝功能指标 ALT(P<0.05)、AST(P<0.01)、GGT(P<0.01)、TBIL(P<0.01)和 ALP(P<0.01)的活性;蒲公英甾醇高剂量组抑制AFB1性肝损伤肉鸡肝中ROS和MDA含量(P<0.01),并提高SOD(P<0.01)、CAT(P<0.05)和GSH(P<0.05)活性;蒲公英甾醇高剂量组可上调AFB1性肝损伤肉鸡肝中Nrf2(P<0.05)、NQO1(P<0.01)和HO-1(P<0.05)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Keap1 mRNA(P<0.05)及蛋白表达水平.综上,蒲公英甾醇可通过调控Nrf2/Keap1信号通路抑制肉鸡肝中ROS、MDA的过量产生并提高抗氧化物SOD、CAT、GSH含量,增强肝抗氧化功能,且明显改善肝功能并提高其生长性能,从而对AFB1诱导所致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AFB1蒲公英甾醇肉鸡肝损伤氧化应激

    陈皮精油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干预作用

    刘玲史万玉李秀梅王明华...
    4153-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研究陈皮精油抗炎作用.通过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分泌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1β,J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化酶 2(cyclooxygenase 2,COX-2)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陈皮精油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含量,抑制iNOS、COX-2、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综上所述,陈皮精油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和表达,有效缓解由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陈皮精油抗炎LPSRAW264.7细胞

    一株鸡源唾液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育雏早期蛋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于秀菊胡燕姣刘佳悦王海东...
    4161-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从健康海兰褐鸡肠道中分离鉴定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育雏早期蛋鸡肠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细菌培养技术、16S rRNA测序和牛津杯扩散法,分离、筛选、鉴定可产细菌素的乳酸菌菌株,检测其对高温、pH和胆盐的耐受性;动物试验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兰褐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鸡,包括对照组(C)、低剂量唾液乳杆菌CL09组(L)、中剂量唾液乳杆菌CL09组(M)和高剂量唾液乳杆菌CL09组(H),研究该乳酸菌菌株对育雏早期蛋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周期为21 d.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可产细菌素的革兰阳性菌,结合16S rRNA鉴定结果将其命名为唾液乳杆菌CL09,该菌的无细胞上清液可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的生长.该菌的耐受温度为60 ℃,具有耐酸、耐胆盐的特性.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灌服唾液乳杆菌CL09可以增加雏鸡体重和免疫器官重量;H组十二指肠、空肠的隐窝深度变化最为显著,L和M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且H组十二指肠绒毛呈"波浪形";M和H组肠道干细胞标记基因Lgr5和Bmi1表达水平升高极显著(P<0.001);H组的黏膜屏障基因Zo-1和Ocln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极显著(P<0.01);M组潘氏细胞标记性基因Lyz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L、M和H组的杯状细胞标记基因Muc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源自健康海兰褐鸡肠道的唾液乳杆菌CL09,通过促进雏鸡肠道干细胞分化为潘氏细胞和杯状细胞,增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从而增大肠道的黏膜面积.该菌具有调节育雏早期鸡肠道健康的良好特性,可作为益生菌的备选菌株.

    蛋鸡唾液乳杆菌肠道健康绒毛高度隐窝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