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与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兽医

石放雄

月刊

0529-5130

muyizz@njau.edu.cn

025-84395701

210095

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内

畜牧与兽医/Journal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畜牧、兽医类综合性期刊。主要探讨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与理论问题,介绍畜牧与兽医两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动态、新的科研成果和实验技术,推广畜牧生产经营、疾病防治和兽医卫生监督管理的典型经验,报道有关的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牛POLB基因核心启动子鉴定及转录调控分析

    吕世杰张格阳王香南冯亚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筛选牛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β,POLB)基因核心启动子并对调控该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进行预测和鉴定。以牛POLB基因CDS区上游1751bp序列为模板,构建5个包含不同截短长度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核心启动子,利用AnimalTFDB3。0预测核心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过表达转录因子后分析其对牛POLB基因的转录调控功能。结果:在牛肌肉原代细胞中,构建的5个截短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均具有转录起始活性,pGL3-151(-151~-1 bp)和pGL3-1351(-1 351~-1 bp)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pGL3-551(-551~-1 bp)(P<0。001,P<0。000 1),表明-151~-1 bp 和-1 351~-551 bp 为牛 POLB 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nimalTFDB 3。0 预测核心启动子区存在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的结合位点;在牛肌肉原代细胞中过表达转录因子SP1,能够显著降低POLB基因的转录活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POLB基因核心启动子转录因子SP1

    糯谷猪PRKAA1基因表达与肉用性状关联研究

    张雄史开志杨齐心周思旋...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掌握贵州糯谷猪胴体和肉质性状表型差异,分析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KAA1)基因mRNA表达量和肉用性状关联性。以糯谷猪为研究对象,分别对10月龄的9头去势公猪和10头母猪进行屠宰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糯谷猪背最长肌组织PRKAA1基因mRNA表达量,并与测定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去势公猪和母猪宰前活重分别为(94。78±8。75)kg和(93。10±9。23)kg,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母猪皮率和瘦肉率指标分别高于去势公猪21。91%和8。74%,且差异显著(P<0。05),肥肉率指标极显著低于去势公猪(P<0。01);关联分析发现,糯谷猪母猪背最长肌组织PRKAA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本研究分析了性别对糯谷猪肉用性状的影响,发现PRKAA1可作为调控糯谷猪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糯谷猪PRKAA1基因胴体肉质

    皮南杂交牛H1至H4代数量性状遗传分析及优种筛选

    杜瑞卿张志峰王建钦孙志和...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良皮南杂交牛的种质性能,选择2000-2020年20年间出生的H1(横交固定一代)至H4代14 030头牛进行选种育种培养,观察体重、体尺、外貌评分等36个个体表型性状指标,记录每头牛上三代亲缘关系;对获得数据经整理和检验后,进行选择指数(CBI)计算,对不同性别、不同分类(核心牛群和良种牛群)的群体进行正态分布概率遗传参数分析和判别分析筛选。结果:从H3代的核心母牛群和公牛群中筛选出28头各指标综合表现好的种子公牛和母牛,从H4代的核心母牛群和公牛群中筛选出56头各指标综合表现好的种子公牛和母牛;CBI指数大于116。40的有100头;核心公牛的表型值比核心母牛的表型值高,但是核心母牛的遗传力、选择系数R比核心公牛的大;同类型的牛群其一代比一代的遗传力大,核心牛群的遗传力均值在0。4~0。5;从H3和H4代核心牛群中选出的优秀种牛群,H4代选择系数R比H3代大。本研究结果对选种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选择系数R值增大说明所选的优秀种牛群下一代比本代在多个观察表型性状指标上可能有较大改善;本研究提出的群体正态分布概率遗传参数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在理论和实际效果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皮南杂交牛数量性状遗传分析选择指数遗传参数

    倡导健康养殖新理念 解读疫病防控新技术 欢迎订阅2025年《畜牧与兽医》ISSN 0529-5130,CN 32-1192/S

    19页

    地方槐猪和外来瘦肉型猪种9个关联突变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

    黄佳怡张玉宏许卫华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中国本土槐猪和引入瘦肉型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长白猪)在生长育肥相关基因MC4R和MSTN、脊椎数量相关基因NR6A1和VRTN、肉质性状相关基因PHKG1和PRKAG3以及病原感染相关基因SYNGR2和FUT1这8个基因9个SNP位点的遗传变异特征。利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原始文献对各位点进行有利等位基因判定,并制作各猪种在各位点有利等位基因和不利等位基因的百分比示意图。结果:槐猪在NR6A1基因突变位点存在一定多态性,有利等位基因频率为0。24,其他位点表现为单一基因型,其中,PHKG1、PRKAG3突变位点为有利等位基因,而在MC4R、MSTN、VRTN、SYNGR2和FUT1突变位点为不利等位基因;杜洛克猪在MC4R、NR6A1、VRTN、SYNGR2和FUT1突变位点有利等位基因占优,然而,PHKG1基因不利等位基因仍有一定的比例;大约克夏猪在MC4R、SYNGR2、NR6A1和VRTN基因突变位点有利等位基因占优,而其他位点为不利等位基因;长白猪在MC4R、MSTN、PRKAG3(p。Val249Ile)和SYNGR2这4个基因突变位点不利基因占优;杜洛克猪在VRTN基因、长白猪在MC4R基因突变位点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P<0。05)。以上结果为槐猪品种保护与利用以及瘦肉型猪种分子遗传标记选育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槐猪瘦肉型猪因果突变分子遗传标记

    日粮添加不同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江李品郭时惠马文强...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2只330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单因子设计,根据实际产蛋率近似原则随机分为大豆油组(对照组)、猪油组和棕榈油组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不同油脂添加量均为2%。试验周期为8周,记录采食量、蛋重、产蛋数,计算料蛋比,检测鸡蛋品质、蛋黄脂肪酸组成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结果:在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猪油、棕榈油均极显著降低平均蛋重(P<0。01),极显著增加料蛋比(P<0。01),添加棕榈油极显著增加平均产蛋率(P<0。01)。在蛋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猪油、棕榈油对蛋品质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蛋黄脂肪酸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猪油、棕榈油都显著降低蛋黄花生烯酸(C20:1)、二十一烷酸(C21:0)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P<0。01);添加猪油极显著增加蛋黄油酸(C18:1n-9(t9)、C18:1n-9(c9))含量(P<0。01),显著增加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P<0。05);添加棕榈油极显著增加蛋黄饱和脂肪酸(SFA)(P<0。01),显著增加肉豆蔻酸(C14:0)含量(P<0。05),显著降低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P<0。05)。在血浆生化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猪油和棕榈油极显著降低血浆碱性磷酸酶浓度(P<0。01),显著降低血浆葡萄糖浓度(P<0。05);添加棕榈油极显著升高血浆谷丙转氨酶浓度(P<0。01)。综上,日粮添加猪油和棕榈油可显著降低平均蛋重,显著增加料蛋比,添加棕榈油可显著提高平均产蛋率;添加猪油和棕榈油可显著改善蛋黄脂肪酸组成并显著降低血浆碱性磷酸酶和葡萄糖浓度,添加棕榈油可显著升高血浆谷丙转氨酶浓度。

    油脂蛋鸡蛋品质蛋黄脂肪酸血浆生化指标

    不同产蛋期鸡舍环境颗粒物对小鼠致病损伤研究

    蒲劼张诚崔欢陈召亮...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舍颗粒物可对畜禽和养殖场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蛋期蛋鸡舍内环境颗粒物对小鼠的致病损伤效应。分别采集产蛋前期(17~30周)、产蛋高峰期(31~50周)和产蛋末期(大于50周)鸡舍内的环境颗粒物样品,制成悬液通过滴鼻途径侵染BALB/c小鼠。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产蛋前期组、产蛋高峰期组和产蛋末期组,通过分析小鼠吸入不同产蛋期鸡舍内环境颗粒物后体重、肺指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对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小鼠肺组织损伤情况。结果:随着产蛋周期的推移,空气颗粒物对小鼠的致病损伤效应逐渐增强,产蛋末期组肺指数在试验处理后第7天显著增加(P<0。001),为对照组的1。73倍;肺部病理切片显示,相较于对照组,产蛋高峰期组肺泡壁明显增厚,产蛋末期组肺部病理愈发加重,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较,产蛋末期组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趋势一致。研究结果对了解蛋鸡舍内环境颗粒物对蛋鸡与养殖人员的健康影响具有指导意义,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产蛋期颗粒物肺部病理致病性养殖人员

    猪调节性T细胞分子标记物FoxP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蒋丹林佳琦胡鹏程郭博伦...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淋巴细胞,通过抑制各种效应性淋巴细胞来诱导自身免疫耐受。FoxP3是CD4+CD25+Treg细胞重要的转录因子,对其分化发育和功能维持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联合FoxP3抗原可以更好地识别CD4+CD25+Treg细胞。为了制备出特异性的猪Treg细胞表面标记物FoxP3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选择抗原性较强的基因编码片段,构建了 FoxP3抗原表位区段(1~840bp)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并纯化后,用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筛选能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结果:筛选到了 5株效价较高的FoxP3单克隆抗体产生细胞(F4B9、F4A9、F1E12、F1A11和F4A10),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识别内源性和外源性FoxP3蛋白,且能稳定地分泌抗体,为定性或定量检测猪Treg细胞以及验证Treg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Treg细胞FoxP3抗体制备单克隆抗

    BNIP3L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镉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闻双全王亮方兰袁燕...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线粒体自噬受体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互作用蛋白3样(BNIP3L)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镉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调控作用,利用RNA干扰技术建立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BNIP3L基因沉默模型,并经10 μmol/L镉处理12 h,Western blot检测BNIP3L、帕金森氏蛋白2(Parkin)和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NIP3L与线粒体标志蛋白TOMM20共定位,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自噬体数目,FITC Annexin 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经镉处理12 h后,BNIP3L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BNIP3L与TOMM20共定位增加,沉默BNIP3L极显著抑制镉致Parkin线粒体转位(P<0。01),抑制镉致细胞内线粒体自噬体形成,极显著促进镉致caspase-9、caspase-3激活和神经元凋亡(P<0。01)。结果表明,BNIP3L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可抑制镉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

    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BNIP3L线粒体自噬凋亡

    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vscH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

    田珅李婉君曹钰莹许立慧...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作为该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在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scH位于T3SS1基因座中,功能未知。为探究vsc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副溶血弧菌POR-1菌株的基础上构建vscH缺失株ΔvscH及回补株CΔvscH,比较各菌株在生物被膜形成、细胞毒性等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3SS1效应蛋白的分泌量及其在HeLa细胞中易位量;通过GST-Pull Down试验鉴定与VscH相互作用的T3SS1相关蛋白。结果:与POR-1菌株相比,缺失株ΔvscH在生长性能上无明显差异,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同时对HeLa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下降;vscH基因的缺失使效应蛋白VopR、VopS和胞外针结构蛋白VscI的分泌显著减少,同时使VopR和VopS在HeLa细胞内易位量显著下降;GST-Pull Down试验发现VscH与一种位于T3SS1的ATP酶VscN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表明,vscH基因影响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参与T3SS1介导的毒性作用,同时对T3SS1效应蛋白的分泌和易位发挥重要功能。

    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vscH分泌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