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军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军医
西南军医

周厚永

双月刊

1672-7193

xnjyzz@163.com

028-86570488,0821-570488 570223(军线)

610083

成都市成都军区总医院内

西南军医/Journal 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in Southwest Chin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赵国宁祝希泉梁学军徐东杰...
    20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伴有幻听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至高频刺激组(31例)、低频刺激组(29例)和伪刺激组(3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高频和低频刺激组分别给予10 Hz、1 Hz rTMS辅助治疗,伪刺激组给予伪刺激,观察期为4周.应用听幻觉量表(auditory hallucinations rating scale,AH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影响.结果 治疗前,三组间AHRS总分、MMSE总分、MoCA总分及MoCA各因子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AHR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频刺激组的AHRS总分更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MMSE总分和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高频刺激组的MMSE总分和各因子分(除语言复述和阅读理解)、MoCA总分及各因子分(除复制立方体和重复句子)均高于低频刺激组和伪刺激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rTMS改善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效果优于高频rTMS,而高频rTMS治疗认知障碍的效果优于低频rTMS.

    精神分裂症幻听认知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偏头痛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相关性:一项基于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

    陈星宇陆文婷胡伟尚倪夕秀...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偏头痛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关于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肠易激综合征发病风险的观察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0项研究,其中2项队列研究,2项病例-对照研究,6项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患IBS的可能性约为非偏头痛患者的2.38倍(OR=2.38,95%CI:[1.92-2.96],P<0.01),提示偏头痛可能是IBS的风险因素.结论 偏头痛可能是IBS发病的风险因素,有必要在偏头痛诊疗过程中加强对IBS的预防.

    偏头痛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发病风险优势比

    脂肪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闫静川王洪涛贾艳慧白晓智...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培养上清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影响,探讨ADSCs促进血管发生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ADSCs,提取培养上清,与普通培养基1∶1混合后,作为实验组HUVECs的条件培养基.对照组使用普通条件培养基.使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法观察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Ⅰ,Ang Ⅰ)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4和48 h实验组细胞迁移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实验组跨膜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表达VEGF,Ang 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SCs培养上清促进体外培养的HUVECs增殖、迁移,机制可能与ADSCs培养上清促进HUVECs的VEGF、Ang Ⅰ表达相关.

    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发生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付娟陆俊宋倩姜朝丽...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NF-κB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重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3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15);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口服(或管喂)、灌肠治疗;采集血液标本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第0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淀粉酶(AMY),并采用ELISA法测定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核因子κB(NF-KB)]含量.结果 与同组入院时(第0天)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第3天、第7天AMY、TNF-α、IL-8、NF-κB含量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可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AMY含量,减少TNF-α、IL-8等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NF-κB信号通路

    电离辐射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增殖以及Ano1蛋白表达的影响

    陈诣佳胡笑宇刘希杨文生...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电离辐射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以及电离辐射后GIST中Ano1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方法 实验细胞为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株(GIST-T1),实验分组为未照射组、2 Gy照射组、5 Gy照射组、7 Gy照射组,观察时间点分别为照射后1 d、2 d、3 d、4 d、5 d.通过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后GIST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以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电离辐射后GIST中Ano1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GIST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急性照射后,生长受到抑制,且有凋亡表现,Ano1蛋白的表达出现了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随着照射剂量增加,Ano1表达下降的程度越大、到达谷值时间越短,且Ano1的表达恢复速度越慢.结论 GIST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程度和细胞凋亡率与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呈依赖关系,Ano1蛋白的表达出现了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提示Ano1可能是GIST的放疗靶点.

    胃肠道间质瘤放疗电离辐射Ano1蛋白

    医务人员对辅酶Q10的认知和临床使用的网络调查研究

    杨霜康超时皎皎胡吉蕾...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对辅酶Q10的认知情况以及辅酶Q10在医院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汇总2020年12月31日以前已经正式发表的辅酶Q10的临床应用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发布网络问卷,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以答题总分排名前50人(15%)为优秀,前50至150人(30%)为良好,后182人(55%)为较差.答题优秀者全部来自三级医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答题优良率为67.44%,中级职称医务人员答题优良率51.3%,初级职称医务人员答题占36.94%.医师答题优良率为51.44%,护士答题优良率为39.5%,药师答题优良率为44.44%,技师答题优良率为71.43%,营养师答题优良率为40%.结论 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及高职称的医师对辅酶Q10的整体情况掌握较好,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和护士对于辅酶Q10的认识较不足.

    辅酶Q10医务人员认知临床应用

    重庆市日平均气温与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

    李继志祝中华刘仁英
    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日平均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方法 收集重庆市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按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种与类型,进行分层抽样,随机选取2506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日平均气温、年龄、性别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较多发于1月、12月、11月,占比总病例数40.44%,较少发于8月、7月、6月,占比11.81%.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因温度变化发病死亡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年龄≥65岁患者因温度变化发病死亡的风险较高.女性患者因温度变化发病死亡的风险较男性患者高.全年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时间趋势的自由度为6/年时,全年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有关,全年日平均气温在滞后1 d、5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气温降低1℃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增加0.07%和0.15%.春季时间趋势的自由度为6/年时,春季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有关,春季日平均气温在滞后2 d、5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气温降低1℃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增加0.04%和0.11%.夏季时间趋势的自由度为6/年时,夏季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有关,夏季日平均气温在滞后1、5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气温升高1℃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增加0.01%和0.08%.秋季时间趋势的自由度为6/年时,秋季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有关,秋季日平均气温在滞后1、5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气温降低1℃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增加0.06%和0.17%.冬季时间趋势的自由度为6/年时,冬季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有关,冬季日平均气温在滞后1、5 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气温降低1℃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增加0.19%和0.59%.结论 日平均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应建立日平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于冬季提高风险意识.65岁以上女性患者应注意防控相关疾病.

    重庆市日均气温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时间序列滞后效应

    MELD评分在终末期肝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雪汤善宏张勇
    23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末期肝病模型(end-stage liver disease model,MELD)是主要应用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清肌酐和血清胆红素这三个客观实验室指标来评价终末期肝病的系统.终末期肝病并发症多,预后差,临床死亡率高,MELD评分系统对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帮助选择治疗方式并预测患者生存率尤为重要.本文就MELD评分对终末期肝病的临床应用进展及优缺点做一综述.

    MELD评分终末期肝病

    外泌体源性mi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龚婷王正根
    237-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外泌体是由正常或癌变细胞的细胞膜衍生的囊泡,大小在30nm-150nm不等,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等,释放入各种体液,如功能性细胞外液(血液、淋巴液及组织液等)、尿液、母乳、唾液和胆汁中.外泌体微小RNA(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miR)作为肿瘤基质-肿瘤细胞间信号交流的重要媒介,几乎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生物学过程,是一类有希望的肿瘤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就外泌体miRNAs在CR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直肠癌外泌体微小RNA

    人腺病毒感染防治进展

    徐磊李国强
    24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已有超过70种基因型,在全球普遍流行.儿童、新兵等集体居住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易感,可表现为无症状或致命性病变的临床事件,其主要导致呼吸道、胃肠道、角膜结膜及泌尿道感染,免疫低下者可引起持续感染.另外,腺病毒作为病毒载体在科研界已被广泛运用.近年,世界各地腺病毒暴发流行与重症感染屡屡发生,给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腺病毒的病毒学、致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防治进行综述.

    腺病毒流行病军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