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军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军医
西南军医

周厚永

双月刊

1672-7193

xnjyzz@163.com

028-86570488,0821-570488 570223(军线)

610083

成都市成都军区总医院内

西南军医/Journal 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in Southwest Chin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郑旭林蒋晓春陈拥军
    247-24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腺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胃肠道疾病,此外,Hp感染还可以引起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组以多种物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由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等组成,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MetS.Hp感染和MetS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最新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与MetS及其各组分之间有关.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 Hp感染与MetS及其组成部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幽门螺杆菌代谢综合征相关性

    早期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王万里马幸
    250-25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SAP并发IAH/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内科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行软式内镜下腹腔灌洗腹膜透析治疗,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腹膜刺激征评分、肠鸣音恢复情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同时检测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d的血清和腹水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腹水中淀粉酶的含量.结果 纳入研究40例患者中有37例(92.50%)痊愈,3例(7.50%)于治疗7 d后因发生胰腺坏死及感染转入外科进行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5.67±5.44)d.治疗后7 d患者的IAP、腹膜刺激征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患者的肠鸣音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各指标治疗前后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 d患者的血清和腹水中的TNF-α、IL-6及腹水中淀粉酶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各指标治疗前后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腹腔灌洗腹膜透析内镜治疗

    全身骨显像评估肺癌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变

    孙志勇周帅黄叶周后蓉...
    252-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着重观察通过全身骨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继发肥大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HOA)的诊断,评估HOA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其与肺癌的临床及病理类型的关系以及相关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最终确诊的2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全身骨显像资料.结果 通过识别全身骨显像特征性影像,即双侧胫骨骨皮质对称性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摄取增高,判断出其中25例患者(9.69%)为HOA.原发性肺癌患者当中,HOA组与非HOA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理及转移与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HOA患者当中,MDP摄取级别与阳性病灶分布范围有其自身特点,即胫腓骨皮质区域MDP摄取强度与阳性病灶区域累及范围广泛程度成正相关(r=0.830,P=0.001).部分患者(8/12)在手术治疗或放化疗后,HOA影像及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 HOA在原发性肺癌中并不少见,可通过全身骨显像的特征影像进行确诊,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改善.全身骨显像可对HOA与骨转移所致骨骼疼痛进行鉴别诊断,可通过对MDP摄取级别与阳性病灶分布范围的评估指导患者的随访.

    全身骨显像肥大性骨关节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亚甲基二膦酸盐肺癌

    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蒋凯郑伟刘达廖冬发...
    256-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邻椎发生再骨折的临床现象,探讨再次椎体成形术并结合密固达(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邻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患者共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VAS评分、ODI指数、Barthel指数等,了解患者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与脊柱功能障碍情况变化.结果 在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VAS(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但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VAS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DI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可以明显缓解再骨折患者的疼痛,促进胸腰椎功能修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邻椎骨折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子宫内膜搔刮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鲁珊常飞
    259-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对首次行IVF/ICSI-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852例新鲜周期首次行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是否行子宫内膜搔刮术,患者分为手术组(251例)和非手术组(601例),比较组间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体重指数、民族、不孕年限及不孕病因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分别为29.9%、46.6%、6.0%、4.3%、25.0%及36.7%,非手术组分别为34.6%、50.5%、4.6%、4.6%、31.0%及41.3%,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胚胎移植前子宫内膜搔刮术对首次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ET治疗的不孕女性妊娠结局无明显改善.

    子宫内膜搔刮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上颌窦穿通再种植远期疗效

    吴庆学陈建钢
    263-265,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上颌窦内提升穿孔与未穿孔病例种植术后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1例上颌磨牙区单颗牙缺失需内提升种植患者,将内提升时穿孔患者作为观察组(n=9),未穿孔患者作为对照组(n=12),两组均采用非翻瓣内提升种植术植入植体,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植体留存情况、植体周围骨量变化,并对两组冠修复3个月后主观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植体植入后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留存率均为100%,术后6个月新骨形成量和术后12个月植体周垂直骨吸收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冠修复后咬合不适、咀嚼功能主观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穿孔延期再种植和上颌窦未穿孔同期种植远期效果无差异.

    上颌窦穿孔再种植远期疗效

    穴位贴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用药及选穴规律分析

    罗钦汤善宏马鑫卢晋...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用药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3月期间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发表的穴位贴敷治疗IBS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用药及选穴做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90篇文献,涵盖98味中药及29个腧穴.最常用贴敷药物为肉桂、吴茱萸、丁香、白术、白芥子、白芍,高频药物主要归属温里药、理气药和补益药.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分3个小聚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干姜/吴茱萸-肉桂、白芥子-细辛-延胡索常配伍使用;最常用腧穴为神阙、天枢、脾俞、中脘、足三里、关元,高频腧穴主要归属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多属特定穴之背俞穴、募穴.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神阙穴常单独使用,关元-天枢、中脘-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脾俞-胃俞多配伍,肝俞-胃俞-气海-肾俞-关元多联合应用.结论 临床运用穴位贴敷治疗IBS常用温补、理气之中药,贴敷于神阙穴、俞募穴,从肝脾肾论治.

    穴位贴敷肠易激综合征数据挖掘

    四个年龄组健康习服汉族男性中青年与世居藏族男性中青年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王玲谢慎威
    271-273,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4个年龄组健康习服汉族男性中青年和世居藏族男性中青年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正常值范围,为缩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易感人群范围提供帮助.方法 取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健康体检的人群,共计1073例,其中健康习服汉族男性665例,世居藏族男性408例,按年龄分为20岁年龄组(17-22岁)习服汉族青中年男性551例,世居藏族青年中男性229例;30岁年龄组(27-35岁)健康习服汉族59例,健康世居藏族中青年男性141例;40岁年龄组(36-45岁)汉族28例,藏族22例;50岁年龄组(46-55岁)汉族27例,藏族16例.取清晨空腹血2 mL送检查血常规检测,比较同一年龄组汉藏族数据间的差异,分析比较汉藏族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同一民族内比较四个年龄组血常规检测值的差异,分析其随年龄的增长RBC、HGB、HCT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 20岁年龄组健康习服汉族与世居藏族的WBC、RBC、HGB、HCT、MCHC、PDW的均值差异明显(P<0.05).30岁年龄组习服汉族青年男性与藏族比较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PDW的均值差异明显(P<0.05);40岁年龄组汉族中青年男性与藏族比较RBC、HGB、MCV的均值差异明显(P<0.05);50岁年龄组汉族中青年男性与藏族比较的RBC均值差异明显(P<0.05).汉族内四个年龄组比较:WBC、RBC、HGB、HCT、MCV、MCH、PLT、MPV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藏族内四个年龄组比较: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MPV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健康习服汉族男性青年与世居藏族青年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红细胞系统增生,主要是RBC、HGB、HCT的增加,这可能与高原缺氧有关.同种族不同年龄段之间发现均以30岁年龄段RBC、HGB、HCT为最高,其后逐渐下降.提示我们30岁年龄组(27-35岁)应为重点关注入群.

    高原习服高原红细胞增多

    卫生士官高原通道火线救治能力需求分析

    祁海林
    27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原通道作为一种特殊地域,自然环境恶劣,伤情特殊、高原病及心理疾病多发,卫生士官是火线救治的最前沿和基础力量,特殊作战环境对其火线救治能力提出更多需求,笔者对此需求和能力构成进行初步的分析.

    卫生士官高原通道救治能力

    外军战区军人健康监控系统

    韩世新
    277-27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的战区官兵健康监控系统,可以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反馈指导伤病救治和疾病控制,提高战区官兵健康水平,为卫勤指挥控制及医疗救治提供信息支撑,维护和提升部队战斗力.本文简要介绍了北约战区健康监控系统的概念、作用,与部队健康保护、卫勤信息情报的关系,健康监控的程序等,并分析了对我军战区健康监控及卫勤组织指挥的借鉴启发.

    外军北约部署健康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