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赵心愚(兼)

月刊

1004-3926

028-85522071;8552257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4段16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注重民族问题和民族学方面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具体的普遍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

    张浩楠
    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通过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明确肯定了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另辟出一条非西方资本主义式的现代化新道路,以此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型.而从"具体的普遍性"出发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处于世界市场普遍联系的场域,在充分汲取西方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自身的特殊国情,成功开辟出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卡夫丁峡谷"的跨越,拓宽了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彰显出历史发展的"具体的普遍性".

    卡夫丁峡谷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市场特殊国情具体的普遍性

    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愿景与理性回归

    蒋立兵
    196-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响应数字中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内在诉求.相关教育主体期待通过创建新型数字化教育空间,打通基础教育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挖掘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赋能基础教育活动的变革与创新,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然而,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创新性教育变革,其中的技术与教育之间的交互作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数字技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了一条"鸿沟",技术赋能教育变革的效果未达到预期.研究发现,在探索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若干现实误区,诸如研究者和实践者对转型的价值认知存在差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实践发生偏移,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育人属性未能充分彰显,实践主体的数字胜任力培养"有化无转",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险治理明显缺位等.因此,有必要对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行理性审思:清醒认识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定位,调整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实践的重心,坚守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人本价值,锚定数字化转型下主体数字胜任力的培养,筑牢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风险防控的堤坝.

    基础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愿景现实误区理性回归

    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概念根基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李思佳
    204-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高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学生工作长期以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但在高等教育实践中,高校学生工作与其它相关工作之间的边界却比较模糊.本研究通过概念分析法,运用文氏图、概念地图等形式,对高校学生工作与临近概念的外延边界进行勘定,分析其内在基本特征,从而夯实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概念根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种概念,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工作的属概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为交叉概念.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在目标导向、工作属性、时间维度、组织管理上分别呈现出政治性与人本性融合、日常性与专业性并重、长期性与时代性兼具、分工性与合作性统一的基本特征.基于此,可从完善育人模式、构建评价体系、推进守正创新、优化协同机制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校学生工作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高质量发展

    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1993-2022年)——基于中英文期刊文献的分析

    薛熙明喇明清
    21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泸沽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典型代表.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梳理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的 126 篇中英文核心期刊文献发现,泸沽湖旅游研究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内对此研究经历了探索萌芽、快速增长和持续深化等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从对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摩梭文化保护问题的讨论,逐渐拓展到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社区治理、旅游真实性,以及乡村振兴、共享发展等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衔接的主题.英文文献则受到西方主流话语的影响,围绕旅游影响、身份建构和本土性研究等研究主题展开.当前研究主要依循"问题—机制—对策"的研究框架进行分析.未来泸沽湖旅游研究应重视理论本土化、推进跨学科交融、深化和创新研究主题、突出旅游促进人类文明互鉴和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泸沽湖旅游研究阶段研究主题研究展望期刊文献

    数字化的挑战与应对: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内涵、路径及策略——以俄罗斯高校图书馆为例

    刘振宇顾金玲
    223-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馆是知识传播、交流和文化的中心,高校图书馆要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数字技术已渗透到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要实现数字化转型,这决定了俄罗斯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竞争中的国家战略和发展方向.聚焦于数字化背景下的俄罗斯高校图书馆的转型过程,旨在探讨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内涵、路径,揭示俄罗斯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数字化背景下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转型内涵包括技术应用的智能化、服务功能的延展化、资源建设的数字化、管理培训的标准化.数字化背景下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转型通过优化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标准管理、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化水平来实现.在此过程中,俄罗斯高校图书馆正逐步从传统的信息存储场所转变为动态的知识交流中心,其职能亦得到显著扩展.俄罗斯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或能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启示与借鉴.

    数字化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转型知识服务

    我国省级数字政府政企合作的驱动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雷鸿竹汤志伟
    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健康发展,保障地方政府数字化运营的长期稳定,亟需深入探讨影响地方数字政府政企合作的驱动因素,以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通过扎根理论构建驱动省级数字政府建设中政企合作的理论模型,形成了"文化引领—政绩驱动—资源依赖—制度赋能"四维理论框架,展现了各驱动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中政企合作受到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涉及国家高位推动、政绩考核要求、价值理念导向、资源相互依赖和政策制度保障等方面.未来需要进一步坚持价值引领与绩效驱动的有机结合、发挥资源整合与合作协同效应和完善合作的制度保障与治理机制推动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

    数字政府政企合作驱动要素扎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