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李跃建

双月刊

1001-4829

Jxuebao@sina.com

028-84504004

610066

成都市外东沙河大桥侧

西南农业学报/Journal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和重庆六省市农科院、所,共同举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研究简报、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本刊立足于大西南、面向全国、分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反映西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热忱欢迎全国农业工作者投搞,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迁移路径与聚集特征

    唐世凯尚能飞刘丽芳何雨烨...
    2321-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其重心偏移趋势和迁移路径,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云南省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方法]基于云南省1980-202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获取过去40年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数据,综合运用耕地非粮化速度模型、重心模型、耕地非粮化标准差异椭圆方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云南省近40年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迁移路径与聚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40年来,云南耕地非粮化虽呈非均衡化发展态势,但其非均衡程度有降低的趋势,耕地非粮化最严重的区域集中在滇中城市群.1980年以来,昆明市、楚雄州和玉溪市耕地非粮化速度快于滇中其他地区和市州辖区.耕地非粮化重心空间迁移路径呈"旗帜"型形态,具体表现为先转向西南,随后转向东南,最后转向北方.云南省耕地非粮化空间聚集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低—低"型聚类主要集中在西南、北部和南部少数地区,而"高—高"型聚类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部;同时"高—高"和"低—低"聚类成为耕地非粮化空间特征演化的主要发展趋势.[结论]云南可耕地资源相对紧缺,耕地非粮化在时空格局上保留了不同程度的特征,存在时空转移路径分布的不平衡性,且耕地非粮化的时空聚集性突出.

    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迁移路径空间自相关云南省

    北京粮食生产时空特征及供给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陈俊红钟春艳宋玉芬
    2330-2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北京粮食生产时空特征,研究供给能力提升对策,对于持续提高北京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保障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国粮食安全做出首都贡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从北京粮食生产总量、结构、单产及效益四个方面分析北京粮食生产特征,深入探讨北京粮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北京粮食产业供给能力提升策略.[结果]①近13年来,北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呈先降后升趋势.北京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持续下降,粮食生产地位和作用均需加强.②北京的主粮品种玉米、小麦和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前三,粮食产品以原粮为主,粮食消费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粮食自给率较低.③北京粮食单产增幅较慢,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单产,不同作物单产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④北京粮食种植收益不高,土地租金和种粮补贴对粮食种植大户收益影响较大,北京的种粮收益低于毗邻的河北省,粮食生产的竞争力较差.[结论]制约北京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有:耕地面积小且质量不高、粮食新品种与技术成果转化不足、全产业链条缺失且三产融合乏力、产业支持政策不完善.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应从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品种更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完善粮食产业链条、优化粮食产业政策四方面提升北京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粮食产业生产特征供给对策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