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李跃建

双月刊

1001-4829

Jxuebao@sina.com

028-84504004

610066

成都市外东沙河大桥侧

西南农业学报/Journal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和重庆六省市农科院、所,共同举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研究简报、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本刊立足于大西南、面向全国、分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反映西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热忱欢迎全国农业工作者投搞,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重气象要素的贵州省西部区域烤烟单叶重模型研究

    夏晓玲李想刘涛曾莉萍...
    1850-1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气象要素对烤烟单叶重的影响,并构建基于多重气象要素的贵州省西部区域烤烟单叶重模型.[方法]根据贵州省西部烟叶种植区域2010-2021年分区县气象要素和大田烤烟单叶重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4种人工智能和统计学算法,分析近12年贵州省西部烟区烟叶单叶重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气象要素与烤烟单叶重的关系,构建多重气象要素与烤烟单叶重模型并验证.[结果]近12年贵州省西部烟区下部叶的单叶重平均为6.25 g,中部叶为9.95 g,上部叶为10.81 g;中部叶单叶重的变化不大,而下部叶和上部叶总体呈逐渐增重趋势.运用4种人工智能和统计学算法建立基于烟叶生长关键时期4个气象要素(成熟期气温、旺长期雨量、大田期日照时数和大田期可用时段,以下简称四要素)和3-9月逐旬气象要素(多要素)单叶重模型;模拟2010-2021年逐年单叶重发现,虽然建模时BP神经网络算法模拟准确率最高,但模拟实际单叶重时基于多要素的逐步回归算法模型模拟效果最优,相比其他模型可很好地模拟出各叶位逐年单叶重的峰值和谷值,随机森林算法次之.[结论]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对贵州省西部地区烤烟单叶重模拟效果较好,建立烤烟单叶重预测模型时考虑预测气象要素的代入,可为烟叶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烤烟单叶重气象要素单叶重模型机器学习

    绵羊LEP、LEPR基因多态性与体况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焦文静梁龙海拉提·卡斯刘宜勇...
    1862-1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特克赛尔×哈萨克杂交(特哈)母羊瘦素(Leptin,LEP)、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其与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测序技术筛选LEP和LEPR第18外显子中的错义突变,用KASP分型方法进行SNPs分型,并将分型结果与其BCS关联分析.[结果]①在特哈母羊LEP基因上共发现1个SNPs位点,即rs1093355763,在特哈母羊LEPR基因上共发现3个SNPs位点,即rs428867159、rs412929474和 g.2770G>A,均属于外显子错义突变,rs428867159 和 rs412929474 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0),rs1093355763 和 g.2770G>A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均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P≤0.05).②rs1093355763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中,特哈母羊哺乳中期时CA基因型的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下同).rs428867159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中,特哈母羊产羔期时TT基因型的BCS显著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g.2770G>A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中,特哈母羊妊娠120 d时GA基因型的BCS显著高于GG基因型,特哈母羊断奶期时GG基因型的BCS显著高于GA基因型.特哈母羊妊娠120 d时GA基因型的体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结论]LEP和LEPR基因中rs1093355763、rs428867159和g.2770G>A位点可以作为特哈母羊BCS和体重的分子标记应用于绵羊育种.

    BCSLEP基因LEPR基因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赤水乌骨鸡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遗传和起源分析

    吴芸李盼盼闫吉美黄锡阳...
    1871-1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赤水乌骨鸡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特点,为赤水乌骨鸡的种质资源评估,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及测序技术对60只赤水乌骨鸡的Cytb基因进行全长序列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分析.[结果]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143 bp,碱基T、C、A和G的平均占比分别是24.1%、36.4%、27.5%和12.0%.Cyt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共有13个突变位点,均为颠换,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96,核苷酸多样性(Pi)是0.001 91,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2.180.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在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序列的9种单倍型中Hap3和Hap2为优势单倍型.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9种单倍型与红色原鸡5个亚种Cyt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Hap1与GGS12聚为一类,Hap2与GGM1聚为一类,Hap6、Hap7和Hap3聚在一起,与GGM3形成一个小分支,Hap8和Hap9与GGS3、GGS4和GGM2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Hap4和Hap5则是自成一支.[结论]赤水乌骨鸡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可能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和原鸡印度亚种(Gallus gallus murghi).

    赤水乌骨鸡mtDNA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低盐环境中红螯螯虾生长的影响

    许明珠李世才董兰芳李恒慧...
    1876-1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红螯螯虾在低盐(1.5‰)养殖条件下的蛋白质营养需求,为低盐水体规模化养殖红螯螯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6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即26.83%(D1)、29.71%(D2)、32.59%(D3)、35.42%(D4)、38.37%(D5)和41.09%(D6)的等能饲料,以初始体重为0.41±0.01 g的红螯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养殖56 d,分析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低盐养殖环境中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低盐养殖环境中,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对存活率、水分和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对各组红螯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趋势为先升后降,D3处理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D3~D6处理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D1和D2处理.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高蛋白质水平组(D5和D6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之相反,虾肌肉粗脂肪含量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呈负相关,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持续增长,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肌肉中共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EAA)、2种半必需氨基酸(HEAA)、8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饲料蛋白质水平在29.71%~41.09%的各组氨基酸总量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结论]低盐养殖环境中,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标准,红螯螯虾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为36.09%,以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比(WDAA/WTAA)为评价标准,红螯螯虾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为30.96%.

    红螯螯虾低盐环境蛋白质水平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氨基酸含量

    昆虫激素对家蚕不同组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杨大平范永慧胡昌雄唐芬芬...
    1883-1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ucosaminidase,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为深入解析家蚕GlcNAcase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射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测定6、12、18、24和48 h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中肠、表皮和丝腺中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在JH处理组,家蚕幼虫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在12 h便开始显著增高,在18、24和48 h持续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0E处理组,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仅在24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20E处理组和JH处理组,脂肪体组织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相似,在6、12和18 h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24和48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经20E或JH处理后,中肠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6和12 h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18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在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20E处理后,表皮GlcNAcases活性在12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8和24 h持续显著高于对照组,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JH处理后,表皮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12、18和24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丝腺组织中的GlcNAcases活性在20E处理12 h开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随后酶活性持续增强,在18和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48 h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JH处理12 h GlcNAcases活性开始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8 h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24和48 h持续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对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中GlcNAcases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在表皮和丝腺组织中,20E能促进并激活GlcNAcases的活性,而JH则抑制其的活性.这提示GlcNA-cases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发挥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并且不同激素对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效果亦存在差异.

    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家蚕β-N-乙酰葡萄糖苷酶酶活性

    平衡计分卡联合层次分析法研究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

    向冰张俊林周军曾静...
    1888-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首次联合运用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普遍适用于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运用财务、内部运营、产出效益、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构建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计分,构建判断矩阵确定相应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得分.[结果]对研究对象A单位连续4年的数据计算分析发现,A单位的财务和产出效益2个维度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47.63%和38.51%,而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2个维度所占权重较低,分别为19.15%和13.47%.权重分布显示A单位对科研经费和科研产出较为重视.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A单位2023年发展情况较好,但还需要强化经费预算执行率、科研创新平台、专利、科技服务、新品种培育等,才能更好实现科技投入的效率和质量.[结论]与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相比,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不仅融入了非财务指标维度,还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能够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对目标对象开展更加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使科技投入效能和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科研预算绩效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