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大阅是中国古代帝王操练、检阅军队的一项军事礼仪,在国家政治、军事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立足于具体的时空背景,对明代大阅特征进行考察,以求厘清明人对"大阅"的认知情况,并以此重新甄别明代大阅的形态、文本与实践的演变,以及在明代军、政中,大阅活动的作用、历史意义等.通过研究可知,明代大阅在文本上长期阙如,至隆庆时,礼臣远稽古礼,结合当时实际而制定.洪武、永乐时,大阅活动主要在战争过程中举行,军事性突出,然已出现"行礼"的自觉;宣德时,出现巡边阅视,其功能表现为一种武力威慑;正统、天顺、成化时,近郊西苑阅武发展,其规模与隆重程度减弱,振兴军事的功能有限;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九十余年,大阅陷入停滞;隆庆、万历时,大阅上升至制度层面,走向鼎盛.大阅在明代被视为一种军事活动而非礼仪,但其"行礼"的色彩却不断增加,且与军、政息息相关,至万历九年,明廷举行最后一次大阅,大阅伴随明中后期改革的终止而不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