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

杜志敏

双月刊

1674-5086

swpuxuebao@yahoo.com.cn

028-83035295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刊出院内教师的科研成果为主体,也刊出部分来自现场关于油气勘探、油藏工程、钻采工艺及设备、油气井完井与保护、油田化学、油田地面工程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突出反映了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石油文摘PA等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平井体积改造井距和簇间距优化研究

    马泽元胥云翁定为郭英...
    1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页岩油水平井最优井距和簇间距的工程问题,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储层地质特征,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流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簇间距条件下的复杂缝网扩展,依据全缝长频率分布优化井距.采用非结构化数值模型预测水平井的生产动态,确定产量最高的分段分簇方案.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采用缝长累积频率分布中P90值对应的缝长作为水平井井距,有助于提高复杂缝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簇间距缩小到3~5m时建议水平井井距为200 m左右;簇间距从15 m缩小到3m,支撑裂缝总表面积提高108%,同时体积改造程度提高142%;对于目标储层,簇间距从15 m缩小到3 m,投产3 a累产油量增加75.91%;采用3 m簇间距方案无法满足经济效益的需求,建议以5 m作为簇间距.

    体积改造长7储层井距簇间距页岩油

    海上油田"双高"阶段低效井综合治理研究

    王欣然王艳霞王晓超邓景夫...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X油田是渤海典型的化学驱结束后续水驱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及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为解决开发生产过程中低产低效井逐渐增多且治理难度逐渐增加的问题,对油田储层沉积微相、地层物性参数、剩余油挖潜历程、开发方式转变、注采井网调整、增产措施影响等因素开展研究,分析低效井成因主要包括储层条件导致含水突升、井网不完善导致能量下降、过筛管压裂后采油井出砂等.针对不同成因低效井开展了分类治理研究,提出了区域流场调整、分层系开发、防砂筛管补贴等治理措施.2020-2021年矿场实践表明,对X油田12 口低效井实施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单井平均高峰日增油达18 m3,预测治理有效期内将累增油21×104m3,该油田的低效井治理技术使油藏生产能力得到有效释放,为同类海上油田低效井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双高"阶段低效井成因分析分类治理矿场实践海上油田

    基于组合赋权的压裂作业入因失误概率研究

    陈波庞茜月樊春明邓丽...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裂作业强度大,环境恶劣,长时间枯燥的作业容易诱发人因失误,造成事故,分析压裂现场人因可靠性对于提升压裂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压裂现场情境因素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赋权模糊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以评估压裂现场人因失误概率.首先,通过对压裂现场的调研分析,结合压裂作业情境环境特点,基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建立了适用于评估压裂作业的一级共同绩效条件CPC 8个,二级CPC因子评估指标36个.其次,根据实际工况中各CPC对人的绩效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提出以差异系数法确定线性组合系数,基于序关系法与熵权法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主客观线性组合赋权.最后,利用本文方法分析四川某页岩气压裂作业现场人因失误概率,结果表明,较一般模糊CREAM方法,在不同情境环境下,随着情境环境水平的下降,组合赋权模糊CREAM方法对CPC评价数据敏感度更高,人因失误概率增加,并且变化速率加快,这与现场实际工况一致,为压裂现场的人因可靠性分析和人因失误概率量化结果优化提供了参考.

    压裂作业人因失误CREAM模糊理论组合赋权

    天然气流量次级标准装置计量性能核查技术

    彭利果何金蓬周刚万元周...
    14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用于贸易交接流量计流量量值溯源的高精度流量标准装置计量性能实时核查技术不完善问题,开展了天然气流量次级标准装置计量影响因素、实时核查技术指标与方法研究,研究中采用了k-means聚类等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创新提出天然气流量次级标准装置计量性能实时核查技术指标与核查方法.验证表明,采用组合涡轮工作标准表,组合实施一对一核查、多对一核查、多对多核查、总量核查,监控天然气发热量波动率、压力温度稳定系数、喷嘴间温差、喷嘴差压及涡轮工作标准表相对次级标准体积流量偏差及重复性共6项技术指标,能准确实时核查用于检定高准确度检流量计的次级标准装置的计量性能,实时监控流量计检定的过程质量、保证每台次流量计检定结果准确可靠.研究成果对于天然气流量标准装置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流量标准装置计量性能核查指标核查方法

    超深井套管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理论计算

    练章华万智勇宋琳赵朝阳...
    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疆某油田超深井井口套管悬重过大,造成卡瓦牙对套管外壁齿入损伤,且累计损伤导致卡瓦悬挂器套管断裂失效的事故频繁,提出了"卡瓦效应的拉伸极限载荷"来评价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部分套管的强度设计,具体为基于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分别建立了井口卡瓦悬挂器夹持套管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安全角度评价套管强度,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卡瓦悬挂器套管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更合理,但为更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应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进行评价,还得到在四通有限空间内,可以保证有较大的卡瓦效应拉伸极限载荷的最佳卡瓦半锥角为23°~25°,最佳卡瓦有效接触长度为135~145 mm.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卡瓦悬挂器井口套管的强度设计、各种安全施工作业等提供理论依据.

    深井超深井卡瓦悬挂器套管断裂力学模型拉伸极限载荷

    固液混合物振动筛分机理研究

    方潘陆小刚石双全彭欢...
    16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振动筛分技术是固液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钻井液固相控制、河道淤泥处理和煤矿脱水等领域.现有研究对固液混合物的振动筛分机理缺乏认识,限制了振动设备筛分效率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耦合法(CFD-DEM)研究了固液混合物振动筛分机理.首先,利用Hertz-Mindlin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引入湿颗粒之间的碰撞行为;其次,应用多孔介质描述了筛网的细孔特征;然后,运用动网格模拟了筛网的直线振动轨迹;最后,分析了固相颗粒物料的动力学特性和液相流动特性,并对比研究了振动系统的振幅和振动频率对固液混合物筛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振幅和振动频率可提高固液混合物筛分效率,但当振幅大于3.0 mm和频率大于22.3 Hz时,振动筛对固液混合物的筛分效率影响的敏感性减弱;振幅小于或等于3.0 mm和频率小于或等于22.3 Hz时,固液混合物振动筛分效率对振幅的变化最敏感,振动频率次之;固液混合物的透筛区域集中在筛网长度比小于20%的区域.

    计算流体力学多孔介质筛分机理数值模拟颗粒物料振动筛分

    铁钻工上卸扣的最大主动扭矩分析

    陆文红赵广慧李涛冯闯...
    17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铁钻工在上卸扣过程中管柱被咬伤和剥皮现象,从管柱抵抗钳牙咬入、切削和摩擦的角度,建立了铁钻工能提供的最大主动扭矩与夹紧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首先,对钳牙咬入管柱的过程进行了弹塑性计算和损伤失效分析,获得钳牙咬入深度;然后,通过齿形摩擦块与摩擦环的摩擦实验确定钳牙与管柱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并利用单齿切削管柱材料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得到切削力,由摩擦力和切削力确定铁钻工能提供的最大主动扭矩;最后,研究了钳牙的牙型角、齿顶宽和齿尖倒角对上卸扣扭矩的影响.为优化钳牙结构和作业参数、改进铁钻工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铁钻工牙板齿咬入深度金属切削最大主动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