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

杜志敏

双月刊

1674-5086

swpuxuebao@yahoo.com.cn

028-83035295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刊出院内教师的科研成果为主体,也刊出部分来自现场关于油气勘探、油藏工程、钻采工艺及设备、油气井完井与保护、油田化学、油田地面工程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突出反映了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石油文摘PA等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LR-ANN算法的地应力场反演与裂缝预测

    张伯虎胡尧王燕陈伟...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页岩气储层埋藏深,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应力分布规律复杂,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反演区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提出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对川南长宁—建武区块的页岩气储层及周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并采用综合破裂系数法,对储层裂缝进行预测,划分裂缝发育区域.研究表明,基于多元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能准确反演区域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区的地应力以挤压应力为主,方向在NE115°左右.受构造运动产生的断层周边应力较为集中,易发育剪切裂缝,裂缝以发育和较发育程度为主.研究区在邻近龙马溪组底部的五峰组上段和构造大断层部位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研究成果对该区块完善页岩气开采的井网布置、压裂优化设计和套管损坏防治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多元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算法页岩气储层地应力场反演裂缝预测

    基于重加权L1的ATpV正则化叠前反演方法

    潘树林陈耀杰尹成苟其勇...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叠前反演能够准确获取地下储层介质的各类参数,是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重要技术之一.然而,地震反演是典型的病态问题,为了克服此问题,通常使用正则化约束目标函数,来减轻反演问题的病态性.但是正则化约束忽略了地层边界的振幅信息,使用重加权方法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问题,更好地恢复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加权L1的ATpV正则化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ATpV-L1方法),首次将重加权L1方法与ATpV方法结合,并引入到叠前反演中.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建立反演框架,对目标函数进行分块优化,有效提高了收敛速度.首先,介绍ATpV-L1方法,建立了基于ATpV-L1的叠前反演目标函数;然后,应用理论模拟数据对比新方法和ATpV方法反演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效果;最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 ATpV-L1方法的反演精度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ATpV-L1方法可以有效恢复反演结果的稀疏性,提高反演精度.

    重加权L1方法ATpV正则化叠前反演稀疏约束交替方向乘子法误差分析

    川东南页岩气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刘文革尹成陈康田发发...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因富含有机质、埋藏深度适中的特点,已成为国内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层位之一.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参数所表现出的各向异性及脆性特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勘探中的测井解释和地震"甜点"的预测.基于以上原因,在四川长宁双河、重庆华蓥山三百梯等野外地质露头剖面采集页岩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页岩的矿物成分及含量,在实验条件下研究围压和温度的变化对地震速度的影响,确定地震速度与矿物成分的关系,以及页岩各向异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川东南地区含气储层黏土含量对页岩各向异性和脆性的控制作用,并总结出各向异性参数变化的经验关系,从而为岩石物理建模、各向异性参数反演以及脆性评价等提供地质依据.

    页岩气储层龙马溪组岩石物理地震波速各向异性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双层靶体优选及效益评估

    罗静超闫建平石学文钟光海...
    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3 500 m)页岩气富集,为保障页岩气增产稳产的开发目标,需要实现龙一1亚段页岩气的立体动用.利用岩芯、测井及生产等资料,对研究区深层页岩气地层开展了储层特征、储层品质定量化评价及压裂高度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储层品质定量化评价和压裂高度模拟建立了一种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双层靶体智能优选及效益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龙一1亚段由深到浅整体物性变差,龙一11—龙一31小层以Ⅰ类甜点为主,龙一41小层以Ⅱ类甜点为主,厚度达40余米.2)深层页岩气储层水平井靶体智能优选方法可快速得到两套靶体优选的深度、甜点品质、压裂高度和水平井靶体效益评估Q值等信息.3)第一套靶体效益评估的平面优势区域与目前产量高的井区相符合,结合龙一41小层的靶体效益评估Q值和部分已建立第二套靶体水平井的实际产量,认为川南深层页岩气储层第二套靶体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和潜力,且明确了两套靶体平面上的优势区域,为深层页岩气储层双层靶体的规模化实现及产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深层页岩气双层靶体水平井储层品质压裂高度靶体优选

    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胡婷婷余海涛吴晨骁关键...
    5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成藏条件同玛湖凹陷相似,但储层基本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较为模糊,阻碍了该地区目的储层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岩芯观察、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物性等研究手段,对研究区上乌尔禾组分段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乌一段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普遍见片状片弯状喉道,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乌二段岩性以含砾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发育片状喉道,属于低孔中低渗储层.沉积和成岩因素为储层质量主要控制因素,沉积环境和凝灰质含量控制优质储层的分布和储集性能,成岩因素中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胶结和溶蚀作用造成储层物性进一步产生差异,异常压力对储层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以上因素造成乌二段孔隙结构较为复杂,储层质量相对较好.

    上乌尔禾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沙湾凹陷准噶尔盆地

    胆碱基DES在EOR及CCUS中的应用与展望

    白佳佳陈掌星康毅力陈明君...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共晶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具有低饱和蒸气压、不易燃、不易爆、无毒、易降解、电化学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DES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DES中的氢键网络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协同驱油作用.关于DES与常用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二者复配体系提高采收率(Enhanced Oil Recovery,EOR)机理尚不明确.在全面分析归纳总结胆碱基DES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探究了 DES及其与阴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EOR机理,揭示了 DES吸收二氧化碳机理,提出了 DES在稠油油藏、低渗透油藏EOR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中的应用建议.研究结果对DES在EOR和CCUS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氯化胆碱基深共晶溶剂化学驱氢键提高采收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水合物快速生成技术及装置

    葛坤魏皓琦王佳琪张昕宇...
    7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体水合物技术在天然气固态储运、海水淡化和CO2封存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合物快速生成是制约水合物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对水合物快速生成的研究起步较晚,水合物反应器研制发展尚未成熟,生成速率达不到工业要求.如何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实现水合物的快速生成是实现气体水合物技术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分析了制约水合物快速生成的影响因素;回顾了各类水合物快速生成装置的结构和原理,从传质传热角度解析了各类反应器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几点建议:对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装置加强改进,逐步扩大规模;结合高科技装备,构建新型反应器;构建一个标准的反应器评价体系.

    水合物快速生成传热传质反应器

    南缘深层高温高压井出砂临界压差预测研究

    马都都蒋贝贝刘涛吴越...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层超高压水平井出砂预测困难且针对性研究较少,难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控砂和防砂措施,油田产量和经济效益受到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井筒内流体流动、高温差下井壁岩石的应力变化、流体渗流效应、地应力在井壁上的复杂分布、地层压力衰竭及水侵因素对出砂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南缘深层高温高压井出砂临界压差的预测模型.分析表明,高生产压差是深井出砂的主导因素;高产造成的井筒与地层的温差会在井壁产生应力,影响井壁稳定性;生产后期地层孔隙压力下降会增大井筒周向应力,地层水侵会降低岩石强度,两者均会增大出砂风险;采用南缘实例井进行出砂压差验证后结果较吻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深层高温高压井出砂临界压差预测和合理生产压差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深层油藏压力衰竭水侵井周应力出砂压差

    浅海高压立管涡激振动及疲劳特性分析工艺

    姜玉峰徐万海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东海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开发成本较低的自升式平台将得到广泛应用.立管所在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其结构长度与直径比值较大,在海流作用下会发生涡激振动.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对高压立管涡激振动响应进行预报,并基于DNV规范,根据S-N曲线法对结构疲劳进行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求解.研究重点关注顶张力对立管的涡激振动及疲劳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顶张力会影响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并进一步改变结构的疲劳寿命,影响结构安全性.

    自升式平台高压立管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尾流振子有限差分法

    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葛嵩袁辉于志刚李新妍...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水调配是油田实现注水井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目前,涠洲海域多采用裸眼射孔完井,注水管柱为桥式偏心管柱或同心集成管柱,注水层位平均4~6层.井眼轨迹复杂,狗腿度大,需要依靠钢丝作业投捞水嘴完成调配,作业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且占用井口影响高产井作业.为提高智能化和精细化,设计了非插入式液压分控注水管柱以及配套的液压控制智能注水工具,可依靠地面控制系统完成地面智能在线测调.建立配水器水嘴模型,通过实验确定摩擦系数,精确描述流量压力关系,提高分注精度.通过管柱设计和管柱摩阻计算,在涠洲6-13油田A6井进行了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应用,实现了液压精细分控,突破了温度高、井眼轨迹复杂、井深大的应用难题,测调效率提高了 90%,分注精度达到油藏指标的95%.

    水嘴优化智能注水涠洲油田液压分控测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