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脑血管病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脑血管病防治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心脑血管病防治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金宏义

双月刊

1009-816X

xnxgbfz@126.com

0571-87962132,0571-87987373-5182

310013

杭州市灵隐路12号浙江医院5号楼

心脑血管病防治/Journ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与讲座、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社区人群防治、综述、中西医结合、经验交流、护理园地、最新网上医讯等。欢迎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层健康管理规范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层健康管理规范编写组俞蔚毛威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规范规定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共同健康管理(简称"三高共管")的术语和定义、管理流程、管理内容、随访管理和效果评价.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等相关基层单位规范开展个体心血管病防控"三高共管"的健康管理服务.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血脂异常健康管理基层心血管病预防

    验前概率联合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在性别间的差异

    姚艳影杨慧惠窦杰高洁...
    15-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验前概率(PTP)联合运动平板试验(ETT)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及在性别间的差异.方法 连续入选 2019 年 6 月至 2023 年 4 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接收的疑诊CHD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每例入组患者的PTP并进行ETT检查,初步评估罹患CHD概率,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探讨PTP联合ETT对CHD诊断价值及在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548 例疑诊CHD患者通过CAG检查,381 例(69.53%)确诊CHD,其中男 221 例(58.01%),女 160 例(41.99%).以CAG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PTP联合ETT共诊断出 346 例CHD患者,总符合率为 90.81%,其中男 211 例,女 135 例;PTP联合ETT诊断男性患者敏感度为 95.48%、特异度 89.77%、准确度 93.85%、阳性预测值 95.91%、阴性预测值88.76%,与CAG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47).PTP联合ETT诊断女性CHD患者的敏感度84.38%、特异度 79.75%、准确度 82.85%、阳性预测值 89.40%、阴性预测值 71.59%,与CAG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580);PTP联合ETT诊断男性CH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女性患者.结论 PTP联合ETT对CH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对男性CHD患者的诊断效能优于女性患者.

    冠心病运动平板试验性别验前概率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吕天娇刘颖李凌燕张弘...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100 例,经过 4 周的药物洗脱后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治疗组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200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 5 mg/d、氢氯噻嗪 12.5 mg/d,对照组服用缬沙坦 80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 5 mg/d、氢氯噻嗪 12.5 mg/d,治疗 8 周.观察比较两组 24 h动态血压及诊室血压值、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夜间平均舒张压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4、-3.166、-5.521、-3.019、-4.325、-2.435、-6.042、-4.968,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1,P<0.05).治疗组24 h平均血压达标率为收缩压52%(26例)和舒张压82%(41例),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降压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可以提高血压控制率和起到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难治性高血压血压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自噬相关基因7水平与心功能、免疫炎症的关系

    许文娟王志为李德仲舒品源...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自噬相关基因 7(Atg7)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免疫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02 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Ⅳ级组(34 例)、Ⅲ级组(36 例)、Ⅱ级组(32 例).按照年龄、性别随机选择 10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清RF、Atg7、免疫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Pearson法分析RF、Atg7 与心功能、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评价血清RF、Atg7 水平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RF、Atg7 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72、15.973,均P<0.05);心功能Ⅳ级组和Ⅲ级组患者RF、Atg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高于Ⅱ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Ⅱ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组患者RF、Atg7、LVEDD水平高于Ⅲ级组患者,LVEF低于Ⅲ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RF与Atg7表达呈正相关(r=0.463,P<0.05);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RF、Atg7 表达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 6、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LVEDD均呈正相关,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RF、Atg7 水平预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95%CI=0.799~0.901)、0.843(95%CI=0.786~0.890),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 84.31%、86.27%,特异度分别为 89.00%、83.00%.两者联合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933(95%CI=0.889~0.96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25%、86.00%.结论 RF、Atg7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与患者心功能及免疫炎症密切相关.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因子自噬相关基因7心功能免疫炎症

    肝素结合蛋白、核因子κB亚基p65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苟涛金晓宇夏金明
    27-3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核因子κB(NF-κB)亚基 p65 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9 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脏骤停(CA)患者,经CPR后,将满足入选条件且存活超过48 h的CPR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1个月后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PC)分为预后良好组(CPC评分 1~2 级)和预后不良组(CPC评分 3~5 级),并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CA原因.同时,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ROSC后6 h、12 h、24 h、48 h五个时间点采集其外周血,监测CPR患者血清HBP、NF-κB亚基p65、NSE的变化,分析HBP、NF-κB亚基p65 及NSE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判断HBP、NF-κB亚基p65及NSE对CPR预后的影响.结果 最终共有 30 例患者CPR成功并存活超过48 h.其中预后良好组 11 例,预后不良组 19 例.预后不良组HBP、NF-κB亚基p65、NSE、APACHE Ⅱ评分较预后良好组升高,预后良好组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NF-κB亚基p65、NSE在CPR后分别在ROSC后6 h、12 h、24 h达到最高峰.血清HBP、NF-κB亚基p65、NSE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P、NF-κB亚基p65、NSE判断CPR预后AUC分别为0.871、0.579、0.802,敏感度分别为96.3%、81.1%、93.8%,特异度分别为91.1%、78.2%、97.8%,提示HBP、NF-κB亚基p65及NSE均可预测CPR患者预后的严重程度.HBP、NF-κB亚基p65、NSE联合预测CPR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和敏感度分别为0.953、97.7%,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CA患者CPR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损伤,HBP、NF-κB亚基p65及NSE可用于早期评估复苏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且三者联合价值更高.

    心肺复苏肝素结合蛋白核因子κB亚基p6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初始剂量静脉铁剂治疗前后炎症、氧化应激的变化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顾铜张健美方倩李慧妍...
    31-3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不同初始剂量静脉铁剂治疗前后炎症、氧化应激的变化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8 月至 2019 年 8 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行MHD治疗的 15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静脉铁剂用量的不同分成高剂量组(每月 400 mg蔗糖铁,78 例)和低剂量组(每月 200 mg蔗糖铁,80 例).两组用药 2.5 个月后所有患者均 1 次/2 周静脉滴注 100 mg蔗糖铁,维持此方案24 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12 个月及 24 个月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指标,观察两组 3 年内MACE发生情况,并通过ROC分析有关指标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 12 个月及 24 个月两组Hb、SF、TSAT水平及血清CRP、IL-6、TNF-α、MDA、MPO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4 个月,两组Hb、SF、TSAT水平及血清CRP、IL-6、TNF-α、MDA、MPO水平均较治疗 12 个月增高,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 12 个月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MACE发生率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05).MACE组血清IL-6、MDA水平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2、8.584,P<0.05).MACE组血清SOD水平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5).血清IL-6、SOD、MDA水平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41、0.691、0.887,敏感度分别为 57.80%、64.40%、84.40%,特异度分别为 81.40%、69.00%、79.60%.结论 静脉铁剂200 mg/月和400 mg/月两种给药方法均可有效纠正MHD患者铁缺乏,均加重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况;血清IL-6、SOD、MDA水平可预测MHD患者MACE的发生.

    静脉铁剂维持性血液透析炎症氧化应激心血管事件

    室性心动过速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施滔俞东霞史嘉然王兴祥...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性心动过速(VT)是心脏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药物疗效有限.近年来,随着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导管消融技术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发展,临床中VT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目前,非药物治疗成为了临床治疗VT的主要手段,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指南共识,围绕这一治疗手段的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室性心动过速非药物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管消融

    高血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维生素D缺乏共病研究进展

    冯展暴一众余利芳饶远权...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较多,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间存在关联,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高血压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与骨骼代谢、钙磷平衡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近期研究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维生素D的补充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就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共病机制进行综述.

    高血压幽门螺杆菌血清维生素D共病治疗策略

    专科医联体模式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管理的效果观察

    王爱停李振华向春燕顾磊...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专科医联体模式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的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7 月治疗和跟踪管理的 189 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既往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5 月管理的 232 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专科医联体模式下专科-全科联动进行规范化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口服抗凝药物依从性、抗凝药物达标率以及不良事件(脑卒中、出血、全因死亡)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线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抗凝药物的服药依从性及抗凝效果的达标率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1、4.541,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1,P<0.05).结论 专科医联体模式可提升患者抗凝药物使用依从性,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专科医联体区域协同医疗心房颤动抗凝脑卒中

    心脏粘液瘤患者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周天志易芳鲁旭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粘液瘤临床特征及其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2020 年 8 月期间在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心脏粘液瘤患者 37 例,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粘液瘤中预测价值,并观察心脏粘液瘤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37 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疑似心脏粘液瘤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 33 例心脏粘液瘤,2例二尖瓣狭窄,2例为缩窄性心包炎.33例心脏粘液瘤患者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25例(75.76%),心悸、胸闷 22 例(66.67%),疲乏 8 例(24.24%).心电图检查 30 例显示异常;实验室检查存在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升高等非特异性表现.经ROC曲线分析,超声检出心脏粘液瘤蒂位置的正确率为 93.94%,诊断心脏粘液瘤AUC为 0.970,95%CI=0.917~1.000,敏感度为 93.9%,特异度为 100.0%.在超声影像特征中,能够清晰显示巨大团块、活动固定、基底宽的瘤蒂位置及粗细.结论 心脏粘液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粘液瘤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心脏粘液瘤超声心动图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