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脑血管病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脑血管病防治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心脑血管病防治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

金宏义

双月刊

1009-816X

xnxgbfz@126.com

0571-87962132,0571-87987373-5182

310013

杭州市灵隐路12号浙江医院5号楼

心脑血管病防治/Journ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与讲座、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社区人群防治、综述、中西医结合、经验交流、护理园地、最新网上医讯等。欢迎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QRS-T波额面电轴偏转角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复律效果的预测价值

    王秋燕魏传尧
    51-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QRS-T波额面电轴偏转(fQRS-T)角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复律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27 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复律,且于接受药物复律后 24 h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心房颤动复律情况将其分为复律未成功组和复律成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药物复律效果的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fQRS-T角度对住院期间心房颤动复律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127例患者中共 94 例患者复律成功(复律成功组),33 例患者未复律成功(复律未成功组),复律成功组的年龄小于复律未成功组,P波时间短于复律未成功组,fQRS-T角度小于复律未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8、4.026、18.2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波时间、fQRS-T角度均是影响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效果的因素(OR=1.212、1.094、1.131,均P<0.05);ROC曲线显示,fQRS-T角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药物复律效果的AUC为 0.952,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 87.2%,fQRS-T角度的截断值为 98.2°.结论 fQRS-T角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药物复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当角度>98.2°时心房颤动复律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阵发性心房颤动胺碘酮QRS-T波额面电轴偏转角度心电图

    静脉血栓患者新型血栓标志物水平纵向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刘浩王素珍王祥金梁学刚...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患者新型血栓标志物水平纵向分析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纳入同期就诊的 100 例非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治疗期间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复合物(t-PAI-C)水平;对比病例组抗凝不同时间血栓标志物水平;对比病例组出血前和出血后血栓标志物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新型血栓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D-二聚体、TAT、PIC、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5.229、4.032、8.314、9.439,P<0.05);治疗 7 d病例组D-二聚体、PIC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后,D-二聚体、PIC、TAT、t-PAI-C均较治疗 7 d和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出血后新型血栓标志物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OR=1.007,95%CI=1.004~1.011)、TAT(OR=1.671,95%CI=1.215~2.153)、PIC(OR=7.068,95%CI=1.053~47.467)以及t-PAI-C(OR=1.164,95%CI=1.017~1.331)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且基于上述影响因素绘制的ROC曲线显示新型血栓标志物联合诊断的AUC=0.988 高于单一项检测的AUC(P<0.05).结论 新型血栓标志物对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静脉血栓新型血栓标志物出血诊断价值

    CT评估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价值

    闫兴利李建桥马新安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低灌注强度比值(HIR)评估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90 例经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SPECTS、HIR、低灌注区参数[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90 例经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48例(53.33%)患者预后不良,纳为不良组,其余42例(46.67%)预后良好,纳为良好组.不良组患者年龄、术后 7 d NIHSS评分、MPV水平、ASPECTS评分<8分、HIR≥0.4 人数占比以及低灌注区rTTP高于良好组,低灌注区rCBF、rCBV低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11.626、31.137、21.224、9.737、8.601、4.310、6.638、6.03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后 7 d NIHSS评分、MPV水平、ASPECTS<8 分、HIR≥0.4、低灌注区rTTP、rCBF、rCBV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OR=1.068、2.302、3.851、2.225、3.006、2.215、1.962、2.407,P<0.05).结论 年龄、术后 7 d NIHSS评分、ASPECTS、HIR、低灌注区参数、MPV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大血管闭塞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血管内治疗

    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死亡焦虑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文静陈玲李琨白引珠...
    62-6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焦虑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中文版五级死亡焦虑量表、SF-12生存质量量表及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患者展开调查,使用分层回归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焦虑得分为(7.90±3.12)分,其中以压力与痛苦维度(0.59±0.20)分最高,情感维度(0.49±0.16)分最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死亡焦虑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485,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及急慢性疼痛是患者死亡焦虑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死亡焦虑变异的 22.7%;除人口学资料外,生理功能、疼痛及情绪对角色的影响可解释患者死亡焦虑变异的 14.9%.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合理评估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焦虑现况,并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情绪体验.

    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焦虑影响因素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