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成都地区0~14岁儿童手外伤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儿童手外伤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四川现代医院住院治疗手外伤的1 2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2例,女420例,年龄为(4.98±3.78)岁,年龄范围为0~14岁.对年龄分布、受伤时间分布、受伤场地分布、致伤原因构成、损伤类型构成等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结果 共纳入1 202例患儿,婴幼儿组(<3岁)占比最多(36.3%,436/1 202),初中组(12~14岁)占比最少(9.1%,110/1 202);3 月份发病率最高(11.6%,139/1202),11 月份发病率最低(6.6%,79/1 202);春季发病率最高(28.3%,340/1 202),秋季最低(22.3%,268/1 202);全天中18:00~19:59时段发病率最高(19.6%,236/1 202);家中是儿童手外伤发生的首要场地(71.0%,854/1 202);切割伤(38.9%,468/1 202)及挤压伤(29.4%,353/1 202)是主要的致伤原因,在切割伤中主要为刀具损伤(59.8%,280/468),在挤压伤中主要为门挤压(73.9%,261/353);手指是最主要的受伤部位(85.5%,1 028/1 202),其中末节损伤最常见(55.7%,573/1 028);离断伤(41.0%,493/1 202)及血管神经肌腱损伤(38.6%,464/1 202)为主要损伤类型,在离断伤中末节离断最常见(91.5%,451/493),本组患儿因离断毁损伤行截指手术共15例(1.2%,15/1 202).结论 儿童手外伤大多发生在家中,与刀具及门的相关性大,指尖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截肢(指)率低,总体预后较好.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重视家庭环境评估,特别是加强刀具的管控及采用保护门的装置可有效减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