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交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常延廷

月刊

1000-8284

xsjl@chinajournal.net.cn

0451-82808211

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中宣街20-6号

学术交流/Journal Academic Exchange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刊登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学术论文,注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信自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然样态

    张波任艺璇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信自强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精神特质,是对当下发展状态的事实描述和对未来朝向的前景展望,现实性和超越性的辩证特质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然样态,表征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当呈现的基本样态和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向.按照关系揭示—价值表现—路径探索的分析思路,自信自强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事实层面要义嵌合、特质相通、场域互构、效能交叠,构成理解二者内在关系的内在理据.在应然层面,自信自强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方向定位、主体塑造、精神力量和价值立场,进一步阐明了二者表征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实然层面,从建设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优质精神食粮、掌握思想文化主动、涵养自信自强精神四个维度提供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自信自强表征关系内在理据促进路径

    新发展阶段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刘洋
    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正式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发展阶段,这不仅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阶段性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构想的基本内核,结合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和时代要求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依然需要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入手,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依托新发展格局,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实践创新以人民为中心

    技术向善:人工智能大模型伦理风险识别及治理路径

    李子浩李天云
    3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人类社会的交互提升到空前水平,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转型优化,但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存在的伦理风险及其防范治理路径仍有待认知和深化探究.正确把握和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伦理风险识别及治理路径有利于为政策制定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聚焦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伦理风险领域,选取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风靡以来全球范围内13 个具有代表性的伦理事件进行整体性分析,可识别、归纳出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存在的虚假/错误信息风险、心理诱导风险、隐私泄露风险、歧视偏见风险和不良内容风险五类伦理风险,应加强对不同风险类型生成规律及其溢出效应的理论认知,并从技术路径、监管路径、认知教育路径和国际合作路径提出治理对策.

    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路径技术向善

    个人数据信托的发展困境与制度设计

    李智周智皓
    4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数据信托在理论实践上存在发展瓶颈,但数据信托在数据保护与共享上的优势不容忽视.国内外相继出台政策与试点,稳步推进数据信托产业的发展.个人数据信托制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信托标的,以建构在个人数据类型化基础上的数据信托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助力.个人数据信托规制的核心在于数据信托合同,数据主体与企业之间的合同以电子化、格式化为标准,以信义义务保障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通过实施征收数据税与完善机构服务等激励方式,保障信托机构的长久运营.去中心化的数据信托管理方式可成为未来数据信托发展的新趋势,在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流通的基础上,助力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

    数据信托制度设计信义义务

    数据经纪服务的法律规制

    闫志开
    5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经纪服务在数字市场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也引发了多重风险,亟待加以规制.数据经纪服务的兴起是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和国家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展壮大缘于中立性、专业性与商业性带来的独特优势,但也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法益保护带来了风险.在此领域,美国行业规制为主模式和欧盟法律规制为主模式各有特色.综合考虑数据经纪服务的正负效应,应树立发展与安全相结合、合法与合理相结合、市场基础与政府主导相结合、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相结合的规制理念.当前,我国应尽快建立数据经纪服务规制体系,一方面建立核心制度,通过法律明确数据经纪人的概念、法律属性、权利及义务;另一方面完善配套制度,建立政府专门监管制度,赋予用户特有权利,细化行业自律制度.

    数据经纪数据经纪人数据中介数据服务数据要素数据市场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法回应

    丁玉翠刘思霖
    7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新时代社会法研究及发展提供最新的理论范式.我国社会法应当立足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建设的时代任务和发展趋势,在厘清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社会法内在关系的前提下,聚焦于深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社会法体系建设与现代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坚持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共存"、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共谋"、发展成果与利益分配"共享"、数智治理与社会保障服务"共生"等科学合理的社会法价值取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多支柱的家庭保障体系、加快劳动与民生领域重点立法、将新业态劳动关系纳入社会保障、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数智化赋能,从而进一步发挥社会法的整体效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社会法价值取向实践回应

    新时代分配制度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

    严金强褚奕雄
    8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动力结构优化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关注,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新时代分配制度改革间存在密切关联.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为出发点,从分配制度改革层面关注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作用的研究数量较少,亟待更深入探索.由于现实分配问题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维度上对新质生产力构成阻碍,国家与市场必须形成合力,立足于公平和效率统一、全面和精准兼顾的原则,切实推进新时代分配制度改革,从完善基本收入分配制度的根本路径、构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和自由要素市场的助推路径、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路径和加大收入调节力度的安全路径入手,保障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

    新质生产力分配制度改革生产力生产关系共同富裕

    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构建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潘家栋储昊东
    10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构建是释放数据要素最大化价值的重要路径.数据资源持有权奠定数据要素初始价值切割的依据,数据加工使用权推动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数据产品经营权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增值,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构建促使数据要素直接与经济价值相挂钩.从当前实践来看,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构建仍需围绕企业主体性、标准一致性、制度统筹性等内在要求,着力破解权属明确、隐私保护、评估定价、高效流通等方面的难题.为此,构建数据要素交易市场需要迭代升级数字技术为高效流通提供支撑,统一数据产品标准为估值定价提供条件,构建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为明确权属提供路径,完善法规监管体系为保护隐私提供保障.

    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构建理论逻辑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

    苗俊玲厉桂源
    11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县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县域新型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共同富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3-2021 年河北省 118 个县(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环京津核心功能区与冀中南功能拓展区更加显著.门槛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非线性.以产业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时,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先上升后下降,存在明显的倒U型特征.

    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同富裕异质性门槛效应

    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驱动机制与策略选择

    张平商晨阳
    13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居民获得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关键衡量指标,也映射着社区治理的健全水平和实际效果.基于社会质量理论和开放式问卷访谈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社区居民获得感的驱动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社区管理服务(0.412)、基础设施及环境(0.265)、邻里关系(0.239)、社区党建引领(0.177)、群众参与(0.134).因此,应当着力优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及环境,创新邻里关系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拓展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

    社区居民获得感社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