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论坛
学术论坛

月刊

1004-4434

xslt@163.net

0771-5860201;5859278;5854760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路5号

学术论坛/Journal Academic Forum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刊物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寺思想性、学术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追踪学术前沿,倡导理论创新,关注社会动向,弘扬时代精神,努力为社会主议“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私人主体参与公共行政的实现路径

    李淮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私人主体参与执行行政任务是现代社会发展成熟的一种表征,其存在法律课予公法义务、法律授予行政权力、通过一般行政委托三种方式选择。其中,通过法律直接课予私人主体义务系由国家将其部分义务强制性地转嫁至私人主体;法律授予私人公权力则出现权力转移,私人主体能够以己之名对外行使权力,并自负其责;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委托不转移行政职权,私人主体也不具有独立性,包括业务委托、行政辅助以及专家参与等形式。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意识、系统思维,视情选择恰当路径,科学设定行政授权要件,准确把握不同路径的边界和效力,加强行政程序法治化建设,从而充分激发私人主体参与公共行政的实效性。

    私人主体行政任务法定义务法律授权行政委托

    国际舆论场域涉华议题的话语质量及"协商美德螺旋"研究

    关天如刘金波
    12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已全面重构国际传播的信息格局,跨国平台成为民众了解国际事务的核心渠道,也是政府汇聚民意的窗口与制定对外政策的依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关注世界在讨论中国"什么",也要了解民众在"怎样"讨论,亦即关注涉华议题在跨国平台上的话语质量。多元包容还是极化对立,文明礼貌还是野蛮粗暴,有理有据还是主观臆断,就事论事还是立场先行,这些要素决定国际舆论场中有关国际事务的讨论将涵养理解还是培育冲突。文章通过提出"国际议题话语质量指数",采纳机器学习方法,考察了国际问答平台上涉华议题的话语质量。研究表明,涉华议题呈现出较高程度的话题聚焦度、论证理性和文明性,但互动程度较低,排外情绪和国际主义都不明显。此外,高质量的涉华讨论会牵引出高质量的话语反馈。我国可从用户、平台规章、外宣媒体、技术四个角度出发,提升全球舆论场域中涉华讨论的话语质量,增强有效互动,推动以跨国平台涵养理解、文明与互谅。

    全球舆论场域话语质量涉华议题国际传播机器学习

    话语建构及风险防范:迈向数字时代的中华文明国际传播

    谢平安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传播作为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建构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当前,技术革新与信息生产的加速不断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在数字化语境下,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开创国际传播新局面,亟须做好跨文化内容阐释和话语表达,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契合时代需求的国际传播理念和目标。迈向数字时代,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不仅要与时俱进,深入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精髓;更要守正创新,对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话语内容及表达予以系统建构。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能力和传播生态建设,依托技术之能形塑"共叙群体"、拓展"知识蕴含"、增强"精准效能",才能展现出鲜明的创造效应。然而,数字技术在给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带来积极助益的同时,也容易生发价值失序、算法失当、监管失位等风险。为此,要积极探索防范风险挑战的恰切之道,从凝聚价值共识、强化技术规范、健全保障体系等维度着手,不断提升数字时代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实践效能。

    数字时代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跨文化阐释文明互鉴

    稿约

    《学术论坛》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