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月刊

0439-8041

021-53060399 53069080

200020

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乙)社联大楼4F

学术月刊/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推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为宗旨,倡导学术探索与争鸣。在发扬哲、经、文、史优势的同时,加强对文化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及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主要反映国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发表海外作者的学术论文及各类学术短文和综述,报道学术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5-10页

    王船山的理气论

    吴震
    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气学、理学(道学)、心学三分构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一个基本预设。张载作为宋代道学的奠基者之一,开创了所谓"气学"传统,王船山的思想以重建道学传统为根本旨趣,丰富和推进了气学理论。船山理气论呈现的思想样态表明,船山是广义道学史上的人物,而非单纯的所谓"气学家"。船山学在本体论域,接受周敦颐的太极说及朱子的本体论诠释方法,以太极释张载的"太和",肯定太极即本体。在理气问题上,船山学在"天地之理气"的预设下,坚持理气不离、理气一体的立场,同时对朱子学的理气不杂说亦有肯定,提出"气不损益,理亦不杂"说,并承认相对于气而言,理有"秩序"义,因而在工夫上主张"以理御气",呈现出与理学工夫论相符的一面。船山学一方面坚持"理是气之理"的气本论立场,甚至认为心、性、天、理都必须"在气上说",另一方面又引出"诚"的观念,认为诚是气的本然之体,又是天之实理,而且诚是"极顶字",是不可用其他字"代释"的最高概念。船山学在宇宙论本体论问题上略显复杂的观点论述表明,其理气论在实质上仍属于气学形态。总之,船山学是对濂溪学、横渠学以及朱子学的继承和创新。

    王船山气本论太极理气一体

    现代性进程中人的有限性问题——基于法国现象学的视角

    杨大春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和利科对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一段文本的解读涉及现代性进程中人的有限性的提问法。要研究人的主体性,不可能不充分考虑人的有限性。人有其神性、心性和物性。人的有限性反映在三者之间的各种张力中,充分体现了我思与我能、无性与物性的辩证法。有必要清理人的有限性问题从早期现代哲学向后期现代哲学的演变,这同时涉及在前者中康德哲学与笛卡尔哲学之间的同中之异、在后者中利科哲学与梅洛-庞蒂哲学之间的异中之同。笛卡尔哲学承认有限理性但仍然追求无限理性;康德哲学用有限理性取代无限理性;梅洛-庞蒂哲学和利科哲学承认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进而以有限性取代有限理性。尽管利科哲学力主经由解释学的迂回,它始终都围绕梅洛-庞蒂哲学所说的本己身体展开,既克服了早期现代哲学对抽象无限性的追求,又没有像当代哲学那样把有限性等同于偶然性。

    现代性法国现象学有限性

    如何看待艺术作品中的唯物论倾向——阿多诺的审美理论及其启示

    王晓升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是要把握非同一的东西,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就是这个非同一的东西。但是把握这个非同一的东西就如同康德的认识论要把握"自在之物"一样会陷入幻相之中。艺术的真理内容表现在这种幻相之中。艺术作品中的唯物论是以幻相的形式出现的。因此,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与认识中的客体优先性是相反的,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表现为摆脱客体的自由。如果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表现为摆脱客体的自由,那么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恰恰变成了观念论。这种观念论表现在艺术中的唯我论上。艺术中的唯我论是必然的,但也是社会确立起来的,艺术中的自律性其实也是它的社会性。因此,艺术中的唯我论也能够走向唯物论。阿多诺过分强调艺术的自律性,强调内在的超越性,这也显示了他的唯物论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论向度。

    艺术作品唯物论观念论阿多诺

    人工智能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洪永淼史九领
    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治理方式。人工智能在创造巨大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一度引发人们的恐慌和对科技伦理的焦虑。为此,需要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可以系统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价值论、就业市场、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权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经济全球化、社会伦理与社会治理等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为妥善处理和规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人工智能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沈坤荣周铃铃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基础制度是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制度保障。近年来,中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但在数据要素的学理性研究、数据基础制度重点领域相关规则与机制建设、数据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和推动制度落地的物质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短板。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深入开展数据要素的学理性研究、分类推进规则细化与机制落实、拓展数据治理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加强制度落地的支撑保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据基础制度

    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服务收益与交易生态

    江涛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整体业态,是由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各种经济业态构成的,而维系或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则是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服务收益与交易生态。如何看待数据资产构成,如何理解其交易效应与服务收益之间的现实关联,如何解读数据交易生态对交易效应与服务收益的影响,无疑是建构数字经济理论必须作出的诠释。鉴于相关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可考虑在解析数据资产构成以及数据资产交易效应和服务收益关联的基础上,对数据交易生态的综合场景展开研究。该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需要有一条贯穿其中的分析主线。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说的基础上,以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作为分析主线,可以描绘出一幅数据交易生态形成和发展的图景。通过分析交易效应和服务收益的关联,对现实的数据交易生态综合场景展开描述,力图从交易层面对建构数字经济理论大厦做出一些边际贡献。

    数据资产数据交易效应数据服务收益数据交易生态

    天性、机运与制度化的德性——马基雅维利的机运—德性论题再考察

    刘训练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基雅维利的机运—德性论题中,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德性与行为处事模式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政治行动者的天性是连接二者的中介。他关于天性不容易改变的命题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就个体而言的;就整个政治共同体而言,倡导某些特定的德性与行为处事方式却是可能的和必要的。作为秩序良好之共和国的范例,罗马通过贵族的竞争等基本的宪制安排推动了"德性的制度化",将个人的德性扩展为结构化的德性,从而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实现德性对机运的克服。只有从这个视角出发,才能理解马基雅维利对西庇阿的独特评价。同时,从个人的德性到制度的德性,马基雅维利开启了从古典政治哲学到现代政治思想的转折。

    马基雅维利机运—德性天性制度化的德性西庇阿

    论罗尔斯自由的优先性

    谢常青张今杰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尔斯所提出的"正义"观念,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正义观,即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有人都享有同样的平等自由权,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去追求幸福、尊严和福利,每个人都享有基本的自由权利。罗尔斯认为正义就是在社会中建立一种最基本的自由体系,而社会自由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自由的优先性问题。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提出了对自由优先性三个方面的辩护论证,即自尊论、良心平等自由论和利益层次论,不过罗尔斯的三层论证并没有赋予基本自由以词典式优先。康德式自律观念的利益层次论重建,为正义原则提供了一种建构主义的解释。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对正义原则进一步展开论证,政治自由主义的论证方式明显已经受到黑格尔影响而逐渐偏离了康德,黑格尔哲学为罗尔斯构思正义理论提供了体系框架。不容置疑的是,罗尔斯的现代自由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完全超越了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为民主立宪社会稳定提供一定合理解释的理论。

    罗尔斯政治正义基本自由优先性

    论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制度体系

    熊丙万何娟
    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快建设"高效、公平、安全"的数据要素市场,有必要在准确理解"数据二十条"作出的政策指引基础上,将其及时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法律制度体系。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应着眼于各组数据生产与流通关系,具体到特定关系中确定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数据财产权归属,落实数据要素产权的结构性分置政策。数据流通服务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在于明确数据交易所、数据服务商和登记机构的功能定位、职能分工和运行机制。数据交易合同规则要考虑数据交易方式的多样性,重点解决交易标的之合法性、定价机制、让渡权属的确定规则和衍生数据的归属规则等问题。数据收益分配制度建设不仅需要更系统地明确信息来源主体的法定在先权益,还应构建明确的数据合理使用制度和强制缔约规则,并注重公共数据范围界定的合理性与开放利用机制的公平性。

    数据产权数据流通交易数据登记数据交易合同数据公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