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礼既与政治、伦理的体制相关,也以当然之则为内容.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考察三礼(《仪礼》《周礼》《礼记》),首先应当关注其中的规范性观念.作为规范系统,礼属于当然之则,涉及社会领域的不同方面:从日常生活到政治践行,从个体的饮食起居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几乎所有相关事宜,礼都提出了具体的规定.以规范为内容,礼包含目的意蕴,后者又以肯定人的存在价值为前提,与之相联系,礼(规范)既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指向合理社会秩序的建构,在这一意义上,"做什么"与"是什么"彼此交融.相应于人的行为(做事)过程,礼同时涉及手段,并以"如何做"为关注之点.从内容看,三礼对"如何做"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其中呈现的首先是行为的方式、程序.作为行为的规范,礼本身并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其存在关乎多重根据.从根本上说,礼乃是得之现实而又还治现实,其规范作用(当然之义)无法与实然和必然分离,但同时,礼又蕴含人的价值理想,从而有别于单纯的自然法则.礼的不同根据包含着实质的意义,其变通则体现了对规范形式的扬弃.广而言之,作为当然之则的礼难以回避实质与形式之辨.在礼与乐、礼与情、礼与理等关系中,礼的实质之维与形式方面得到具体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