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汪寿阳

月刊

1000-6788

xtll@chinajournal.net.cn

010-62541828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刊。主要刊登有关系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工程在工业、农业、军事、教育、科研、国民经济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领域中的应用成果以及解决上述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介绍国内外研究情况、人物等的动态报道,科普性综述文章以及书刊评介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独立促销还是联合促销?电商平台自营产品与第三方产品促销策略

    陈建建冯楠冯海洋张晗悦...
    969-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商平台自营商家与第三方商家经常选择独立促销或者联合促销增加产品销量.与独立促销不同,以"跨店满减"为代表的联合促销活动一般由平台发起,但平台企业制定的联合促销力度所产生的成本由自营商家和第三方商家共同承担.考虑双边市场环境下不同促销模式的特点,构建三阶段博弈模型探讨佣金率、促销引起的市场扩张效应等因素对产品定价决策、最优联合促销成本分摊比例以及促销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且仅当平台的佣金率和联合促销成本分摊比例均较高或者较低时,联合促销情形下的产品原价和促销力度均高于其独立促销情形.当市场扩张效应较强时,消费者应该避免在促销活动期间购买产品.2)无论在垄断还是竞争情境下,当且仅当第三方卖家开展促销活动的成本较高,其市场扩张效应较弱且联合促销成本分摊比例适中时,平台企业和第三方卖家实施联合促销策略优于独立促销策略和非促销策略.3)在联合促销活动中,当佣金率较高时,第三方卖家将单独支付联合促销力度产生的成本;否则,联合促销成本由平台和第三方卖家共同承担,并且当佣金率较低时,平台支付的联合促销成本分摊比例随着市场扩张效应的增强而减小.

    双边平台自营产品联合促销策略市场扩张效应联合促销成本分摊比例

    考虑碳交易政策的零售商合作减排策略:融资减排或技术减排

    林强赵震铮霍宝锋林晓刚...
    986-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碳减排成为全球的目标与共识.然而,制造企业在碳减排时往往面临资金短缺或技术缺乏的难题,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减排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在碳交易市场和碳配额限制下,构建了由资金约束的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的合作减排决策模型,分析融资合作减排和技术合作减排时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利润及碳排放量,进而探讨了零售商如何根据自身利润和碳减排量选择合适的减排策略:融资减排还是技术减排.研究发现:①当零售商采用融资合作减排时,由于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得制造商存在破产风险,这将影响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及利润;而技术合作减排时制造商不存在破产风险,零售商的最优利润随碳减排成本系数的增大而减小.②当零售商基于利润选择减排策略时,如果制造商不存在破产风险,则零售商选择技术减排策略的前提条件是需求不确定性较小且减排成本差异较大;如果制造商存在破产风险,零售商选择技术减排策略的前提条件则是减排成本差异较大且初始碳配额较小.③当零售商基于碳排放量选择减排策略时,如果制造商不存在破产风险,零售商选择技术减排策略的前提条件是每单位初始碳排放量较小且减排成本差异较大或每单位初始碳排放量较大且减排成本差异适中;如果制造商存在破产风险,零售商选择融资减排策略的前提条件则是每单位初始碳排放量较小且减排成本差异较小.此外,拓展研究发现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并不会影响上述结论.

    低碳供应链碳交易融资减排技术减排资金约束

    碳市场如何影响火电行业碳减排——碳价格视角

    方德斌谢钱姣
    1003-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市场是火电行业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能否影响火电行业碳减排是亟需研究的问题.通过构建发电企业参与电碳市场交易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揭示了碳价格对火电行业碳减排"倒U"型影响的理论机理.基于此,建立考虑碳价格影响的双重差分模型,利用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碳市场对火电行业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碳市场促进了火电行业碳减排,但其影响有滞后效应;碳价与火电行业碳减排的"倒U"型关系具有稳健性.这为碳价驱动的火电行业碳减排提供了经验支撑,为碳市场制度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电力市场碳市场碳价格碳减排火电行业

    考虑消费者碳责任的家电产业"碳中和"路径研究

    储涛钟永光孙浩贾伟强...
    1018-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电产业的低碳转型是助力实现"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落实家电产业的"双碳"目标是一项涉及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系统工程.目前低碳转型政策主要集中于对生产供给侧和生产者的环境责任规范设计,对消费需求侧的碳减排问题关注不足,缺乏直接针对消费者的碳责任规制措施.为此,本文在考虑消费者碳责任的基础上研究供需协同的家电产业碳中和方案,提出建立以电价规制、环保积分制、押金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从需求侧着力引导供给侧绿色转型;建立消费者与政府、生产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三方协同推进家电产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探究不同演化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博弈系统存在三个演化稳定点,分别对应家电产业碳中和的三个阶段,其中,政府在产业低碳转型的起步和发展阶段起主导作用,市场机制驱动价值共创的成熟阶段为理想状态,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碳中和的必要路径;生产商的决策行为受消费者的策略选择影响,体现于消费行为的低碳转型倒逼生产端的绿色创新与清洁生产;个人碳积分、电价规制等激励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消费行为模式的转型升级,而环保押金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绿色消费意愿.基于博弈分析和系统仿真结果提出产业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并根据系统演化规律阐明家电产业碳中和的发展路径.

    家电产业碳中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绿色消费系统动力学

    增值税进项留抵下的增值税税率与企业资产配置优化

    李嘉明李毅博刘渝琳
    1034-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增值税进项留抵视角,考虑企业在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带来的税负效应和税收红利共享(或税负转嫁)效应下如何优化资产配置.税收红利共享(或税负转嫁)可影响以下价格组合:(ⅰ)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购买价格;(ⅱ)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含(增值)税购买价格;(ⅲ)含(增值)税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购买价格;(ⅳ)含(增值)税销售价格、购买价格.研究发现:1)销项税率下调:规模报酬递减下,企业会增多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减少投资金融资产,否则相反;2)进项税率下调:情形(ⅰ)下,规模报酬递增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低于附加税税率或规模报酬递减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高于附加税税率下,企业会增多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否则相反;情形(ⅱ)~(ⅳ)下,规模报酬递减时,企业会减少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增多投资金融资产,否则相反;3)增值税销、进项税率同时下调:情形(ⅰ)、(ⅲ)下,规模报酬递增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高于附加税税率时,企业会减少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增多投资金融资产;规模报酬递减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高于附加税税率时,企业会增多投资资本与劳动力.文章使用制造业等相关数据,模拟四种价格组合增值税税率与资产配置优化的关系以回证结论;文章也使用我国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实证结果也回证了结论.而在我国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行国情下,文章也从企业微观行为说明下调增值税税率的原因.

    增值税进项留抵增值税税率下调税收红利共享(或税负转嫁)销售、购买价格资产配置优化

    基于政府动态补贴区块链技术的闭环供应链决策与协调研究

    王玉燕高俊宏
    1053-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构建政府动态补贴区块链技术的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设计协调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动态补贴的作用,保障闭环供应链的运作.研究表明:1)消费者的溯源偏好会促进闭环供应链引入区块链技术;2)政府动态补贴会降低产品批发价格,对促进产品循环利用和提升区块链溯源水平有积极影响,闭环供应链系统及其成员的利润增加.当消费者的溯源偏好低于某一特定阈值时,政府动态补贴会促使产品零售价格降低;3)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系统利润更高,回收努力成本分摊契约协调使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收益达到双赢效果,通过非对称Nash均衡谈判能够实现契约协调后动态盈余收益的分配.本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闭环供应链企业引入区块链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动态补贴区块链闭环供应链协调Nash谈判

    供应中断风险下具有质量差异的产品组合定价与采购策略

    王军进张白羽刘家国
    1068-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质量的制造商品牌相比低质量的零售商自有品牌更易遭受供应中断的现象,构建一个零售商"订购+销售"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考虑产品质量、采购成本及供应稳定的三维异质性,探究制造商品牌+自有品牌产品组合的定价与采购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品牌无法交付时,若产品质量差异较大,与两种产品均交付的情况相比,零售商通常会降低自有品牌的销售价格,采购更多的自有品牌与更少的制造商品牌从而减轻供应中断风险的负面影响.随着供应不确定性的升高,零售商对自有品牌的订购量进一步增大,可能会出现自有品牌的库存现象;有趣的是,当产品质量差异较小时,零售商会围绕制造商品牌制定销售策略,面对更高的供应中断风险反而会增加制造商品牌的订购,通过提高自有品牌的销售价格,诱导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制造商品牌.

    质量差异供应中断制造商品牌自有品牌定价与采购

    模数驱动的智能武器装备作战建模方法

    朱智杨松王涛王维平...
    1083-1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仿真建模作为一种模型驱动的机理建模,一直是武器装备系统采办、设计和评估等工作的主要手段.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数据驱动的数据建模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从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模数驱动三个方面对武器装备作战建模方法进行概述,分析单独使用仿真建模或数据建模在应对当前武器装备作战建模工作的不足,提出一种模数驱动的数字化建模方法.该方法核心是模数驱动架构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功能决策树表示作战行为模型,对于行为模型中的决策环节,基于深度强化学习训练和嵌入数智Agent.通过构建弹道导弹突防过程中的多目标分配场景,对比仿真实验显示,采用智能网络决策比传统基于规则脚本的目标命中率有显著提高.

    模数驱动行为建模效能仿真深度强化学习

    基于特征差异增强的工程装备知识跨项目多源域迁移学习研究

    徐进赵慧祺张泽慧刘盾...
    1097-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装备智能化是发展智能建造的重要基础,项目知识是工程装备智能化的知识源泉,因此,工程装备知识跨项目的有效共享与利用是实现智能建造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强工程装备知识的跨项目利用效率与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差异增强的多源域迁移学习框架.该框架利用混合深度神经网络提取源项目的通用时空特征表示,基于项目相似度度量筛选可迁移源项目,通过所设计的特征差异增强方法挖掘多源域的域特殊特征表示并进行集成,在避免负迁移的同时实现工程装备知识的跨项目有效转移.本文使用多个隧道工程项目的数据进行了实验,在六个盾构设备姿态预测知识转移任务的两个预测目标上,该框架相较于基线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平均提升度分别为86.48%、117.01%,并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情景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新框架可以挖掘多个源域项目的特性知识并整合其共性知识,通过集成多源域迁移学习的知识来提高知识利用率,为大型工程装备知识的跨项目转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提升施工项目的知识管理与智能建造水平.

    工程项目项目知识转移工程装备知识多源域迁移学习深度学习

    线上线下渠道中考虑消费者反展厅现象的定价和广告策略

    何向李莉朱星圳张华...
    1114-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消费者的反展厅现象(即线上逛店、线下购买)已普遍存在于消费者跨渠道购物行为中.本文建立了一个由线上和线下商家组成的双寡头市场,在该市场中两位商家同时销售搜索型产品或体验型产品,以此为基础探讨反展厅现象对线上商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定价和广告对策.通过对均衡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搜索型产品而言,消费者是否出现反展厅现象与消费者在线上购买产品所产生的隐私成本有关:当隐私成本处于较高水平时,消费者会出现反展厅现象;对于体验型产品而言,消费者是否出现反展厅现象还与消费者与线下商品的匹配概率相关;2)不论商家销售哪种类型的产品,反展厅现象的出现均会减少线上商家的收益与产品定价,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线下商家的收益.此外,线上商家对搜索型产品的定价随着更高的单位旅行成本、更低的线上搜索成本和更低的隐私成本而增加;对体验型产品的定价还会随着消费者与线下商家中产品的匹配概率下降而提高;3)线上商家可以通过投放定向广告来应对反展厅现象,缓和市场竞争并提高线上商家的收益.同时,我们还得出一个反直觉的结论,即当线上商家在定向广告上的投资成本高于一定阈值时,线下商家也会获益于定向广告;4)最后,我们对比了定向广告对搜索型产品和体验型产品在应对反展厅现象时的不同表现,发现当隐私成本相对较低时,定向广告更能提高体验型产品的收益;当隐私成本相对较高时,定向广告更能提高搜索型产品的收益.

    反展厅现象竞争性定价定向广告隐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