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施荣

月刊

1001-506X

xtgcydzjs@126.com

010-68388406

100854

北京142信箱32分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收录,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它是面向高科技开发和应用的跨学科期刊,以传播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坚持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反映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两大领域的最新成就,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科学、军事系统分析、飞行器控制、雷达、光电探测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运筹学管理与决策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载双基雷达波束域杂波抑制方法

    杨艺琼吴建新梁毅
    1935-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阵元域杂波补偿和抑制算法在阵元数增加时运算量急剧增大,采用同时多波束接收的空域降维方案能够显著降低系统复杂度,但波束域的机载双基雷达杂波非平稳性给杂波抑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且波束域的补偿方法目前没有相关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波束域的机载双基雷达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通过构造一个距离空变插值矩阵,对不同距离门的回波数据做不同的插值处理,实现了波束域距离非平稳性补偿,针对补偿后的数据采用波束域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实现了有效的杂波抑制。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机载双基雷达波束域杂波补偿杂波抑制

    方位向调制干扰对高分宽幅多通道SAR的影响

    邢世其纪朋徽代大海冯德军...
    1946-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能够利用方位向多通道重构处理去除多普勒模糊,获得高分宽幅SAR图像。针对此特殊的多通道重构处理方式,研究了传统SAR方位向调制干扰对高分宽幅多通道SAR的影响,包括多普勒调制干扰和脉冲延迟转发干扰两种类型的方位向调制干扰方式,为高分宽幅多通道SAR干扰决策提供理论基础。理论分析指出,多普勒调制干扰信号经成像处理后将在方位向生成等间隔分布的虚假目标,并且幅度受与多普勒调制频率相关的正弦函数和匹配滤波损失联合调制;而脉冲延迟转发干扰信号在成像后将只有单个干扰目标出现,且目标的方位位置仅与延迟的脉冲数有关。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合成孔径雷达高分宽幅多普勒调制干扰脉冲延迟调制干扰

    随机数据丢包情况下组网雷达功率分配算法

    卓娅玲李响左磊胡娟...
    1957-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组网雷达系统中,由于节点间通信信号传播存在路径衰落等问题,雷达量测数据与资源调度数据的传输接收存在随机性。引入随机丢包变量,用以表征数据接收的随机性,建立丢包状态下组网雷达多 目标跟踪功率分配模型,推导了该模型多 目标跟踪误差期望下界,最终建立了总功率一定条件下,以最小化目标威胁度加权期望跟踪误差下界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通过凸优化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考虑随机丢包变量的功率分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多种场景下均能有效提高目标跟踪精度。

    多目标跟踪组网雷达复杂场景功率分配

    基于UCA-FDA雷达距离补偿的DOA估计方法

    李震何华锋周涛张鑫...
    1967-1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瓣欺骗式干扰给雷达在电子对抗中的应用带来了挑战。为了解决电子对抗中主瓣距离欺骗干扰的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基于均匀圆阵的频率分集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frequency diverse array,UCA-FDA)雷达,提出了 一种利用距离补偿的DOA估计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对雷达接收信号进行距离补偿,消除距离维度上的影响,并将角度联合导向矢量和处理后的协方差矩阵代入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从而获得目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此外,所提方法还增加了分辨来自同一方向的多个目标的功能,具有角度估计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适用低快拍情景的优点。仿真实验也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主瓣距离欺骗式干扰频率分集阵雷达均匀圆阵DOA估计

    装备体系可靠性概念、建模与预计方法研究

    陈志伟张罗庚方晓彤袁远...
    1975-1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器装备体系执行任务复杂多样,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装备战备完好性与效能。传统可靠性建模与预计方法未充分考虑装备体系组成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融合特征,难以满足现代化装备体系化和集群化需求。因此,分析给出装备体系可靠性相关概念,并提出了 一种基于广义有效OODA(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环的装备体系可靠性建模与预计方法。首先,对装备系统与体系可靠性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分析装备体系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和安全性概念内涵。其次,考虑装备体系节点异质性与连边有向性,建立资源与信息共享条件下的装备体系OODA网络模型。然后,考虑装备体系节点与通信链路的随机、蓄意攻击失效和重构策略,提出基于广义OODA环的装备体系可靠性建模与预计方法。最后,以100个无人机组成的无人装备体系为对象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进而提升其作战效能。

    装备体系有效OODA环OODA网络模型可靠性建模可靠性预计

    基于双重自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剩余寿命预测

    吴嘉俊苏春张玉茹
    1986-1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是产品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无法主动选择关键特征、难以高效提取大数据所蕴含的退化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STM网络的RUL预测方法,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筛选输入特征,以主动选取关键特征;采用双重自注意力机制分别从特征维度和时间维度完成权重自适应分配,使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主要特征和历史时间点;通过融合统计特征,以提高RUL预测精度。以航空发动机数据集为例完成案例分析,验证方法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基于复杂数据集的RUL预测精度。

    剩余寿命预测随机森林双重自注意力机制长短期记忆网络航空发动机

    基于有向网络的航空安全事故风险识别与评估

    张晗王强
    1995-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安全事故风险识别与评估问题,基于2019年航空安全事故,通过事件树分析方法分析风险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有向加权航空安全风险网络模型。面对航空安全风险传播的情况,引入传染病模型对航空安全风险网络风险传播进行建模,对风险事件进行排序以实现航空安全风险识别,提出了航空安全风险网络风险指标与航空安全事故发生风险指标,以评估航空系统安全风险。结果发现,能见度差、飞机系统故障、设备维护不足、违规操作、疲劳、资源配置不当、应急响应措施不当、飞行准备不足、教育培训不足等应当引起管理者的关注。

    航空系统航空事故网络建模传染病模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基于集成改进蚁群算法的作战环推荐方法

    李杰谭跃进
    2002-2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战环推荐是依靠优化算法从作战网络中为指挥员推荐最优的作战环,以对目标形成高质量打击。未来作战中的作战环推荐面临体系规模大、决策节奏快的特点。对此,提出了一种集成改进的蚁群算法,能够实现高效、高质的作战环推荐优化求解。首先,将作战环推荐问题转换为一种基于多仓库路径规划的数学模型。然后,针对原始蚁群算法前期收敛速度慢、算法参数对结果影响大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分别提出了 3种改进策略:基于边权重信息的信息素初始化、基于差分进化的蚁群算法参数自适应优化和基于遗传算子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升,并进行了集成改进。最后,在案例分析中对集成改进蚁群算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需要大幅提高耗时的情况下,优化结果要优于未集成改进的蚁群算法,且相比于原始蚁群算法提升效果显著。

    作战环推荐多仓库路径规划智能优化蚁群算法集成改进

    基于动态成本卷积的复杂产品批产路径优化问题建模与求解研究

    杨丽颖杨锐意崔新豪张思悦...
    2013-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复杂工艺路线的装备产品,其生产系统设计的待决策变量之间通常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对产品最终的批产成本产生着影响,构成了较为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卷积的复杂产品批产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复杂产品工艺路线的各节点均可能存在多种生产设计选项,在各选项对应着不同生产投入和批量效率的情况下,以最终交付产品的批产成本最小化为 目标输出生产系统设计和成本卷积路径。同时,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通过对模型中非线性成分实施可控精度线性化,将模型换化为可最优求解的线性模型。最后,针对某连续生产行业设计了小、中、大规模实验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求解效率。

    批产成本成本卷积路径优化优化模型

    基于改进STPA-DEMATEL的智能航电系统致因要素分析

    刘嘉琛董磊陈曦梁博尧...
    2023-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航电系统在非线性耦合运行场景下产生的预期功能安全(safety of the intended functionality,SOTIF)问题,提出一种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相结合的致因分析框架。首先,在定义系统级危险的基础上构建安全控制结构,识别其不安全控制行为并提取与智能化缺陷相关的STPA致因要素。接下来,引入毕达哥拉斯模糊加权平均算子和闵可夫斯基距离对传统DEMATEL方法进行优化,专家根据控制反馈回路对致因要素进行评价并计算其中心度与原因度。最后,分析STPA致因要素与SOTIF致因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给出关键致因要素的风险减缓措施。以单一飞行员驾驶(single-pilot operation,SPO)模式下的虚拟驾驶员助理系统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STPA-DEMATEL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关键致因要素,且能够克服专家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智能航电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智能航电系统单一飞行员驾驶系统理论过程分析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毕达哥拉斯模糊理论致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