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施荣

月刊

1001-506X

xtgcydzjs@126.com

010-68388406

100854

北京142信箱32分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收录,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它是面向高科技开发和应用的跨学科期刊,以传播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坚持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反映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两大领域的最新成就,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科学、军事系统分析、飞行器控制、雷达、光电探测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运筹学管理与决策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压缩感知的智能反射面信道估计

    刘刚李雨航杨庆鑫郭漪...
    2490-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稀疏度未知信道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首先,研究了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下信道的残差l2范数与输入的信道稀疏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 OMP算法恢复稀疏度未知信道的迭代终止条件;然后,提出了一种二阶段稀疏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在第一阶段估计信道稀疏度,在第二阶段增加或删减支撑集原子,最终使得恢复的信道向量误差最小。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已知稀疏度的OMP算法、稀疏自适应匹配追踪(sparsity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SAMP)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性能良好,鲁棒性强。

    智能反射面压缩感知稀疏自适应信道估计

    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

    杨颜冰雷菁赖恪
    2498-2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后5G及未来6G时代对通信系统可靠性及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的严苛要求,针对上行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提出了 一种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该方案在时域拓展码字位置,使得码字位置全填充且由其序号携带额外信息比特,并能通过改变码字位置数和序号调制阶数灵活调整系统的谱效。此外,设计了基于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的联合检测算法,并给出了合并码本设计准则。系统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序号调制方案,所提方案更好地兼顾了可靠性与SE,在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与鲁棒性方面都有优势。

    稀疏码多址接入频谱效率码字位置序号调制合并码本

    改进的可见光通信系统PTS峰均比抑制方法

    方智敬陈媛王俊杰
    2509-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非对称剪切正交频分复用(asymmetric-clipp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CO-OFDM)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中信号的高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问题,采用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方法,并结合二进制离散粒子群优化(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PTS峰均比抑制方法——DPSO-PTS方法。利用DPSO算法对加权的相位因子进行优化处理,选择最佳的相位因子组合来有效控制PAPR的范围,并对乘加权信息的子块进行求和,从而选择出最小PAPR对应的一组信号进行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互补累计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为 10-4 时,DPSO-PTS 方法的系统 PAPR 降低了 约 4 dB,且相较于传统PTS方法,系统的复杂度和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可见光通信非对称剪切正交频分复用峰均功率比离散粒子群优化-部分传输序列方法

    基于级联角度的AIRS辅助大规模MIMO系统波束跟踪方案

    马露洁梁彦李飞
    2515-2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反射表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可以通过提供额外的视线(line of sight,LoS)路径补偿传播损耗或解决阻塞问题,有效地提高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 Wave)通信系统的性能,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与传统的地面IRS相比,部署在无人机、热气球等空中平台上的空中IRS(aerial IRS,AIRS)结合了空中平台的高移动特性/旋转特性和IRS提供的优质链路特性,可以提供更广阔的信号覆盖范围。考虑到现实场景中用户的移动性,通信系统有必要实时调整波束成形以使波束对准移动用户。然而,AIRS不具备有源射频链,难以在AIRS处获取离开角和到达角,增加了波束跟踪的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具有时变信道的AIRS辅助mmWave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模型,结合基站端有源波束成形、AIRS的旋转角度和无源波束成形设计,提出了 一种基于级联角度的无迹卡尔曼滤波波束跟踪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同时AIRS的旋转特性对提升系统可达速率起着重要作用。

    空中智能反射面波束成形波束跟踪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毫米波

    基于MADDPG的多无人车协同事件触发通信

    郭宏达娄静涛徐友春叶鹏...
    2525-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典型的端到端通信策略不能决定通信间隔时间,只能在固定频率下通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事件触发变频率通信策略,以解决多无人车协同最小通信问题。首先建立事件触发架构,主要包含计算通信的控制器,并给出触发条件,保证满足条件时多无人车间进行通信,大幅度减少通信总量。其次,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ultiple 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MADDPG)算法对触发机制进行优化,提高算法收敛速度。仿真和实车实验表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在完成协同任务的前提下,多无人车系统中通信数据量降低了 55。74%,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事件触发通信深度强化学习协同围捕多无人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投稿须知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