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证券违法违规信息的市场反应研究——基于行为模式的多维分析

    王瑞陈楚方先明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关于证券违法违规信息的市场反应研究主要聚焦在股票异常收益率方面,鲜有对违法违规行为模式和市场反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根据行为模式对A股上市公司2004-2018年证券违法违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研究,从异常收益率、换手率和波动性三个角度进行市场反应分析,并对市场反应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深入解读.研究发现,股票异常收益率与违法违规信息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换手率和波动性对于违法违规信息类别的反应差异明显,体现了投资者对违法违规信息的整体关注和行为模式的判断差异,验证了A股市场的异质信念问题.为提高证券市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推动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证券监管执法体系,推动投资者的理性预期和投资回报市场化.

    违法违规信息行为模式异常收益率换手率波动性

    基于过程视角的中国农民创业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研究方向

    芮正云史清华
    163-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转型背景下的农民创业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已成为创业研究的热点.学者们目前主要围绕创业意愿、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绩效等主题展开农民创业研究,在探讨这些变量相互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国内农民创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动态的整合分析框架.为此,本文基于创业过程视角,从创业构想、企业创建、企业成长三个阶段对现有农民创业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构建了基于农民创业过程的整合研究框架.结合以往文献研究的不足,本文指出,今后的农民创业研究有必要对农民的创业激情、创业拼凑能力以及企业家精神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农民创业创业过程视角创业构想企业创建创业成长

    青年卢卡奇的伦理思想

    刘际东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卢卡奇终生关注伦理主题.他理解和实践伦理生活的范式由青年时期的伦理思想奠定.青年卢卡奇的伦理思想关注个体在无家可归的时代处境中对超越意义的追求,具有指向实践的鲜明特点.青年卢卡奇伦理思想经历了“对现代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之双重伦理困境的分析”“基于‘孤独’心灵构建伦理生活方式”“基于‘善良’心灵构建伦理生活方式”和“基于‘第二伦理’原则构建伦理生活方式”等四个阶段.伦理思想塑造了青年卢卡奇对十月革命的理解,是他决定入党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是卢卡奇思想历程中的扬弃而非断裂环节.

    青年卢卡奇伦理思想心灵生活方式共产主义运动

    伊格尔顿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公共性

    文吉昌郭霖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格尔顿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突出了对公共性问题的关注,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理论可以与文学批评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的批判来构建新的文学批评话语和批评逻辑.文学批评的公共性将文学生产过程当作自己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研究作家对作品风格塑造的逻辑和方法来构建一种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既包含了传统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又包含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批判逻辑.通过融合多元化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伊格尔顿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构建新的文学批评秩序和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

    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公共性文学生产

    “符号态”视域下的克里斯蒂娃女性主体观

    焦宏丽刘成富
    18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融合多种人文学科尤其是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和图像诠释学,创造性地建构了独具个人色彩的“符义分析学”.她对真理女神与时间之父关系的解读、对“前俄狄浦斯阶段”女性主体的探讨、对犹太裔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奥地利儿童精神大师梅兰妮·克莱因和法国作家柯莱特等三位世界女杰的热情歌颂,处处闪耀着“符号态”视域下无可比拟的女权主义思想光芒.

    克里斯蒂娃女权前俄狄浦斯阶段符号态

    新媒体语境下的家庭话语与家庭伦理构建

    江雪华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家庭的话语方式,赋予家庭伦理构建新可能.在新媒体语境下,多元互动的话语表达方式推动了情感的再续,让家庭的伦理凝聚力得以自觉修复;自我意识突显的话语主体身份提升了子代的伦理地位,使家庭伦理话语权在代际得以传递;这种主动积极的整体话语环境促进了新时代家庭伦理文化实现以“数字反哺”为方式的新传承,使家庭伦理文化的传承拥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媒体话语家庭伦理文化传承

    依法治考:孙中山“考试权独立”思想

    邱静远
    19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试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国时期,以“考试权”为核心的考试制度就已被孙中山提到了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同等的地位,成为民国时期五权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选国家文官的制度设计,是孙中山法治思想的核心要旨之一.在当今,“考试权独立”思想对我国考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重新认识作为考试制度之法理基础的“考试权”的宪法意义,将促使我们制定出合理的教育考试法律,以规范行政机关的教育考试管理权,并保障公民的考试权利.探析民国时期的考试权思想及其法律化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教育考试制度中的法律关系,并对我国教育考试基本法的基本原则的确立有所助益.

    孙中山考试权独立考试制度考试法

    原初政党的现实困境:以中国社会党为考察对象(1911-1913)

    闾泽
    197-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动于1911-1913年的中国社会党,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政党政治的产物.中国社会党在当时试图使用和平的方式宣传与实践社会主义,不参加国会选举,而是以社会活动的方式吸纳党员,兴办公共事业.中国社会党践行的“主义+群众”的模式,借社会为平台推行社会改革,是日后第二次政党时代国共两党的行为模式的一部分雏形,因此可被称为现代中国的“原初政党”.然而,因为中国社会党理念和现实之间的种种龃龉,尽管其从一开始就尽力使主张贴近事实,但最终不仅大部分的计划都囿于现实无法进行,本身也日益成为危险的东西.

    中国社会党政党政治民初国会社会主义

    2019西方思想年度述评(上篇)

    刘擎
    20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造就了“近身的世界”,中美贸易摩擦并不意味着“脱钩”不可避免.美国在调整对华战略,但尚未达成“新共识”.美国国内的政治极化进一步加剧,可能陷入“政体分裂”的危险.欧盟在中美纷争的变局中摇摆不定,马克龙试图构想欧洲主体性的前景,英国脱欧的困境以及“德国问题”的重新浮现,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

    国际秩序中美关系欧美时局

    信息动态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