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货币的类型化及其法律意义

    赵磊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下各式各样的数字货币应运而生,它们在底层技术、治理结构、储备资产等方面有所不同,须借助类型化的思维予以区分.根据信用基础的不同,实践中存在的数字货币可分为虚拟货币(Bitc-oin 为代表)、商业数字货币(Libra 为代表)、数字法定货币(DCEP 为代表)三种类型.对上述三种数字货币我国应该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制思路:严格管制虚拟货币,谨慎观察商业数字货币,大力发展数字法定货币,并结合物权法、合同法等相关规定,在未来立法中,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将其纳入现行法律框架之中.

    数字货币信用基础虚拟货币商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的刑法挑战及应对

    邢爱芬付姝菊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集技术、法律、金融等于一体的复合产物,至少包含货币本身、合同或交易、个人信息等内涵,蕴含的法益更加丰富.数字人民币型犯罪侵害的法益众多,涉及多种犯罪:货币类犯罪、财产类犯罪、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类犯罪及其他犯罪,归罪难度提高.这给我国刑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刑法应在货币定义上做出调整,将数字人民币囊括在内,并严格区分其内涵与外延;另外,应单独设立"侵犯数字人民币罪",以实现对新生事物的回应,助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经济数字人民币网络犯罪法条竞合刑法规制

    新气象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构建的新思考

    杨立华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公共管理学,首先要弄清特色、风格、气派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在结合中国古今文论,辨析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和气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发展了评价作品、研究和构建学科、学术的新气象论,指出气象是综合了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等诸要素的更为整合性的概念,意为作品、研究、学科、学术等在整体上所形成的内外合一的总体性景象,而精神则是其核心要素、支柱和灵魂.之后,基于大视域俯瞰法,通过与中国历史、特别久远的未来以及其他国家的大时空的比较分析,本文指出"共和气象、人民精神"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公共管理学构建的整体和核心目标,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

    中国特色公共管理气象共和气象人民精神

    地方领导干部政策注意力配置"失灵"现象及其治理

    燕阳杨竺松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行政运作体现了领导重视的重要性,由领导关注而形成的政策注意力深刻影响着政策的设计与执行.通过对省市两级地方党委书记上任后议题关注的测量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地方领导干部的注意力配置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体现了当代中国将经济社会发展统一于党的领导之下的体制特征和制度优势.但是,受制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地方官员容易产生政策议题的"策略性偏好"、议题关注的"碎片化"和"不连续"等注意力配置"失灵"现象,这给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亟待通过加强宏观战略规划的引领示范、提高决策者的注意力管理能力、改革干部考核体制机制等途径加以应对和治理.

    政策注意力领导干部制度优势高质量发展

    需求分化与政策执行的阻力传导——基于教育减负政策执行阻力的扎根分析

    刘太刚曾艳清余小豆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执行的研究尽管繁多,但是在"关键影响因素、阻力的源头、阻力的传递机制"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上缺乏具有整合力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需求溢出理论,借鉴扎根理论的方法论,通过对与"教育减负"相关的重要政策文本和2018年以来的重要媒体报道做内容分析,理解四类关键行动者的"需求"和"行为".研究发现,关键行动者的需求处于分化的状态,政策在满足部分需求的同时,抑制了其他需求,导致这些需求持续地向公共领域溢出,形成了政策阻力.本文提出的"政策执行阻力的动力传递链"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和延展性,可作为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分析框架.

    政策阻力需求分化需求溢出教育负担

    制度形塑:高质量就业结构的转向

    郭冉
    14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质量就业结构的转型受到宏观和微观层面制度因素的双重影响.通过对政策文本以及调查数据中制度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2011-2021年我国就业质量整体上呈现波动中增长的态势.宏观层面,制度性因素通过政策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等因素对就业质量进行调节,就业质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微观层面,制度性因素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体现于横向影响和纵向影响两点.横向来看,体制内工作的就业质量整体较高,其优势体现于就业稳定性和强度.体制外的私营企业收入较高,可弥补稳定性的不足,进而提升就业质量.纵向来看,制度因素通过或隐或显的方式对就业质量的不同纵向层级发挥了不同作用.在政策层面,需根据就业质量的动态变化和影响机制的异质性采取灵活的政策供给方式.此外,鼓励灵活就业、壮大新职业群体是促进更加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基础.

    高质量就业制度形塑就业结构转向

    房地产市场调控助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研究

    董凯葛扬
    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着重探讨房地产市场调控助力共同富裕的传导机制及政策选择.研究发现,房地产市场调控与共同富裕之间密切相关,房地产市场调控可以通过财富分配、消费挤出、通货膨胀、自增强循环以及金融加速器等方面影响房地产市场运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激发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应牢牢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着力建立多层次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健全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以及推进房地产调控制度的改革完善.

    房地产调控财富分配财产性收入共同富裕

    论我国集团仲裁制度的构建

    唐力赵以
    164-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仲裁法在解决民商事群体性纠纷时面临困境,有必要嵌入集团仲裁规则予以解决.集团仲裁的启动,需解决仲裁条款解释问题.当仲裁条款对集团仲裁表示"沉默"时,可授权仲裁庭作出解释,原则上应视默示为同意;集团仲裁的路径,以集团拟制为突破口.为避免加入制和退出制存在的弊端,可采用混合制,适当赋予集团仲裁申请人"集团自拟权";集团仲裁的实施,需解决集团代表人产生问题.为及时启动集团仲裁并确保代表人的充分代表性,可采取仲裁庭委任和集团成员选任并用的方式产生代表人;集团仲裁的效率,受制于司法审查的限度.为确保集团仲裁的连贯和高效,人民法院应遵循司法审查最低限度原则,在集团仲裁启动前和裁决后方可应当事人申请进行审查.

    集团仲裁群体性纠纷"沉默条款"解释集团代表人司法审查

    高空抛物刑事责任的类型化界定

    陆俊杰
    174-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屡禁不止的高空抛物现象,刑法应当及时跟进.相关司法意见和《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高空抛物罪的规定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社会的需求,但在认定高空抛物案件的刑事责任时仍须进行类型化判断.通常而言,日常生活中高空抛物侵害的法益并非完全相同,未必都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法实践应当慎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基于类型化的分析,应当拓展有关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犯罪的适用,并善于用竞合论妥当评价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明确纵容者、房屋出租者、物业怠于履行防范义务等相关主体的刑事责任边界,形成系统的认定高空抛物的归责体系.

    高空抛物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

    科技伦理治理的法治化路径——以基因编辑技术的规制为例

    石佳友刘忠炫
    18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编辑等新兴科技引发的科技伦理风险正在对一部分传统社会秩序予以解构和重塑,科技伦理治理是应对此种新型风险的时代范式.法治化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旨在推动其他社会规则向法律制度的转变,保障治理的规范性.法治化过程需要实现"伦理与法律""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利益平衡.科技伦理治理的法治化强调对伦理问题的全过程治理,风险预防是主要目标,应当在治理前端构建伦理风险监测机制,在治理中端强化伦理审查与监管机制.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法治化的首要目标,制度供给是推进治理的核心路径,应当制定科技伦理基本法,加强科技重点领域的专项立法,并治理后端建构和落实相关的法律责任机制.

    科技伦理法治基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