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规范保护目的理论改造传统过失归责路径

    沈奕含王飞跃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行为人违反前置规范但因外部因素介入而发生异常结果的场合,能否将结果归责于违反前置规范行为的问题是过失犯成立与否的关键.在传统过失归责路径存在缺陷及客观归责论不适宜整体移植的情况下,以规范保护目的 理论对传统过失归责路径进行改造,是解决过失归责问题的可行方案.规范保护目的 理论旨在对过失归责进行目的 性限缩,其下位的构成要件保护目的 和注意规范保护目的 有着截然不同的来源、功能,同时存在决定和分担的关联.在该改造的具体操作中,构成要件保护目的 对客观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通过注意规范筛选的方式进行规范确定,注意规范保护目的 充当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后置规则对其进行补充限制.改造后的过失归责方案兼具正面判断和目的 限定双重机能,不仅能够克服传统过失归责路径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更能够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上突显层次感和条理性.

    过失归责客观归责论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构成要件保护目的

    论《安全生产法》对运营性道路交通事故的适用

    李遐桢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并非意味着在法律适用中,特别法完全排斥一般法的适用,而是指两者在同一事项上出现不一致的规定而又不能同时适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2条第2款并非意味着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应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而排除《安全生产法》的适用,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求道路运输企业既要遵循《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特殊性规范,同时也要遵循《安全生产法》的一般性规范.由过错导致的运营性道路交通事故同属《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安全生产法》的调整范围,因此既是道路交通事故,又具有生产安全事故的属性,故对于该交通事故应同时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安全生产法》,分别追究驾驶人员的"交通肇事责任"与交通运输企业的"生产安全责任".

    特别法与一般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

    民法典时代公司解散清算制度的困境及化解——兼谈公司法修改中公司清算制度的完善

    龚鹏程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法》及《公司法解释(二)》有关公司解散清算制度的规定,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讨论的内容.《民法典》虽然基于我国国情确立了双轨制的公司解散清算模式,但存在清算责任主体不明、职责不清、权利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公司解散清算制度的有效实施带来了阻碍.部分域外国家关于公司解散清算中义务人确定、责任承担等相关规范值得借鉴.借助公司法修改的契机,现有规范需要在明确责任主体、厘清各方权责、化解权利冲突等方面作出改进,以建立更符合国情、更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公司解散清算制度.

    民法典解散清算清算责任公司法问题与完善

    区域立法的程序价值、特征与创新原则

    林海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区域立法作为国家法治结构和立法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客观存在的价值是具有程序性意义的.基于区域立法现象产生的客观时空要素与事项内容等方面的特定性,分析与理解其具有的程序价值和特征,不仅对于区域立法的具体实践,而且对于推动区域间立法协调和完善国家法治建构的总体制度框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区域立法程序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立法体系和实践的制度创新探索,也具有指导参考的作用.

    区域立法程序价值程序特征制度创新

    关联交易:概念确立、规范定位及制度创新

    冯占省
    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联交易作为公司法的一个重要制度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亟待进一步理论化、规范化和体系化.究其原因,在于现行公司立法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模糊态度,而建立在股权控制基础之上的传统公司法理论亦难以有效应对现代日益复杂的公司运营环境.因此,需要厘定"关联交易"与"关联关系"基本概念,以跨领域跨部门思维定位关联交易的部门法归属及法律位阶.在公司法视野下,关联交易的本质应该是"交易"而非"关联",应针对实际关联状态进行类型化制度设计,以有效应对公司集聚与实际控制下的关联交易问题.在部门法视域下,税法、反垄断法、证券法对关联交易的规制设计也应以公司为基础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实现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一体化.在司法实践中,应推行类案制度,明确关联交易正当性的具体标准,建立层级化分类体系.

    关联交易关联关系法律规制公司法

    朱熹意义上的福祉对称性探析

    赵妍妍
    18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熹对《大学》"明明德""亲民"的诠释蕴含着一种福祉对称主张.这种主张揭示了他人内在、外在福祉与关注者自身内在、外在福祉之间的一体两面关系.厘清朱熹意义上的提升他人内在福祉之理论内涵及其实践路径,有助于辨明"我是为你好"这一日常语言在主体中立的福祉观语境下蕴含的道德关切,并为回应西方伦理学关于福祉对称性的争论及其面临的利己主义质疑提供思想资源.

    福祉对称性主体中立明明德新民

    王艮的"途之人皆明师"与全民教育

    舒丽娟周群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儒学言师甚谨不同,平民思想家王艮基于"百姓日用即道"的理论背景和"大成学"的社会理想,提出了"途之人皆明师"的命题.这一命题堪称全民教育的极致之论,体现了王艮的经世情怀.善,是王艮体认的师道核心,是"途之人"为师的可能条件.即事明理,是施教的主要途径.王艮对师道的创新性泛化,倒逼全民为学,复活了儒学的现实基因.师的泛化,为冲破传统创造了条件,诱发了晚明李贽等挺立主体精神的社会思潮的兴起.

    王艮道德教育新儒学"大成学"

    严译《美术通诠》及其英文原著

    皮后锋
    198-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学者倭斯弗1897年出版《批评原理》一书,旨在简要梳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流变;1900年又在此书基础上增删而成《文学批评》一书,纳入"圣殿启蒙丛书"出版.1906年初,严复担任中英文《寰球中国学生报》双月刊主编及总撰述,其后选译倭斯弗《文学批评》前三章《艺术》《文辞》《古代鉴别》,并附加案语,连载于该刊第3、4、5-6期.严复此译乃是基于对美育重要地位以及中国美育缺位之严重恶果的认识,从国族生存竞争的高度极力提倡美术教育.严复为突出"美术"教育主题,在翻译时离开原著书名另拟书名《美术通诠》.这一特殊处理方式,导致学术界近二十年来未能从其中译书名入手找到其英文原著,成为严复译著中的一个特例.

    严复倭斯弗《批评原理》《文学批评》《美术通诠》

    "旧派文人"胡怀琛与白话新诗

    李婷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的旧派文人胡怀琛作为一名南社成员,却对新文学表现出极大热情,在白话新诗理论建设、白话新诗教育及白话新诗创作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及以后的长时段里,学界囿于其"旧派文人"身份,对于他在新文学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鲜少提及,甚至故意遮蔽.而其被遮蔽的具体原因,既有他旧文学派别的社会背景,也因为他本人对古典文学的狂热与执着,当然也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发生之际新旧文坛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有关.站在新文学运动百年后的今天,应该摒弃偏见,客观公正地评价胡怀琛等"旧派文人"在新文学建设方面的贡献,还原新文学运动发展初期的原生状态.

    旧派文人胡怀琛新文学建设白话新诗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与民众政治认同

    孙景珊
    21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根据地民众高度自觉的政治认同,这与中国共产党当时卓有成效的政治动员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动员过程中,基于中国革命的现实境遇,对民众进行政治启蒙、政治教育,并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培养和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政治行为能力,使其具有国家与民族意识,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乡村社会管理.通过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革命资源,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与政治合法性.

    抗战时期政治动员政治认同